本套同步使用于河大版语文(上) 目录 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12 第2课皇帝的新装… 第3课金鸟 第4课牛郎织女… 第5课小溪流的歌 第一单元测试题……………9 第6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2 第7课拣麦稳… s14 第8课爸爸花儿落了 第9课童年 18 第10课童稚记趣………… 20 第二单元测试题……………21 第11课送董邵南序… 24 第12课父亲的谜语… 第13课我的母亲……… 第14课合欢树 第15课麦琪的礼物 第三单元测试题…… 期中测试 37 第16课春 40 第17课济南的冬天 43 第18课秋颂… 45 第19课四季交响曲… 第20课与朱元书……… 49 第四单元测试题 s50 第21课<<论语>十则… 第22课为学… 54 第23课论读书 56 第24课我的“长生果”……… 第25课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59 第五单元测试题 61 第26课悬崖边的树 第27课根· 第28课露……………… 第29课木兰诗…………68 第30课陌上桑… 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一次月考卷…………… 第二次月考卷 第三次月考卷 80 第四次月考卷… 83
本套同步使用于河大版语文(上) 目录 第 1 课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2 第 2 课 皇帝的新装…………………………………………………………4 第 3 课金鸟…………………………………………………………………6 第 4 课牛郎织女……………………………………………………………7 第 5 课小溪流的歌…………………………………………………………8 第一单元测试题……………………………………………………………9 第 6 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2 第 7 课拣麦穗………………………………………………………………14 第 8 课爸爸花儿落了………………………………………………………17 第 9 课童年…………………………………………………………………18 第 10 课童稚记趣…………………………………………………………20 第二单元测试题……………………………………………………………21 第 11 课送董邵南序………………………………………………………24 第 12 课父亲的谜语………………………………………………………26 第 13 课我的母亲…………………………………………………………28 第 14 课合欢树 ……………………………………………………………30 第 15 课麦琪的礼物………………………………………………………32 第三单元测试题……………………………………………………………33 期中测试……………………………………………………………………37 第 16 课春…………………………………………………………………40 第 17 课济南的冬天………………………………………………………43 第 18 课秋颂………………………………………………………………45 第 19 课四季交响曲………………………………………………………47 第 20 课与朱元书…………………………………………………………49 第四单元测试题…………………………………………………………50 第 21 课<<论语>>十则…………………………………………………53 第 22 课为学……………………………………………………………54 第 23 课论读书……………………………………………………………56 第 24 课我的“长生果” …………………………………………………57 第 25 课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59 第五单元测试题…………………………………………………………61 第 26 课悬崖边的树……………………………………………………64 第 27 课根…………………………………………………………………65 第 28 课露…………………………………………………………………67 第 29 课木兰诗…………………………………………………………68 第 30 课陌上桑…………………………………………………………69 第六单元测试题…………………………………………………………70 第一次月考卷……………………………………………………………74 第二次月考卷……………………………………………………………77 第三次月考卷……………………………………………………………80 第四次月考卷……………………………………………………………83
期末测试……………… 参考答案………………………………91 第一单元 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学习目标 1、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背诵这三则神话。 第一课时练习 积累整合 1填空(3-5按原文填空) (1)《女娲补天》是一篇-(体裁),和女娲相关的另一个传说是 (2)《夸父逐日》选自 “逐日”是-之意。“夸父 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 (3)火滥炎而不灭--。 (4)猛兽食颛民 (5)女娲游于东海, 2给下列字注音。 女娲()滥炎()颛民()鸷鸟() 夸父()柘木()淫水涸()溺而不返( 以堙于东海() 思考与探究 (一)阅读本科的三则神话,完成下列各题。 女娲补天的故事表现了“人定胜天”的主题,试试看你能否在 文中找出那些句子表现这一主题? 古代神话故事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请你谈谈对《夸父追日》的 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的理解。 3、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如果精卫真把东海填平,世界会怎么样? 你最喜欢三个主人公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复,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 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 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1、给下列字注音
期末测试…………………………………………………………………87 参考答案…………………………………………………………………91 第一单元 第 1 课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学习目标 1、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背诵这三则神话。 第一课时练习 一、 积累整合 1 填空(3-5 按原文填空) (1)《女娲补天》是一篇--------(体裁),和女娲相关的另一个传说是 ---------------------。 (2)《夸父逐日》选自--------------- “逐日”是-----------之意。“夸父 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 ----------------------- 。 (3)火滥炎而不灭 ------------------------- 。 (4)猛兽食颛民 ----------------------------- 。 (5)女娲游于东海,------------- ,------------------------ 。 2 给下列字注音。 女娲. ( ) 滥.炎( ) 颛.民 ( ) 鸷.鸟 ( ) 夸父. ( ) 柘.木( ) 淫水涸.( )溺.而不返 ( ) 以堙.于东海 ( ) 二、 思考与探究 (一) 阅读本科的三则神话,完成下列各题。 1、 女娲补天的故事表现了“人定胜天”的主题,试试看你能否在 文中找出那些句子表现这一主题? ---------------------------------------------------------------------------------------- 2、 古代神话故事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请你谈谈对《夸父追日》的 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的理解。 --------------------------------------------------------------------------------------------- ------------------------------------------ 3、 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如果精卫真把东海填平,世界会怎么样? --------------------------------------------------------------------------------------------- ------------------------------------ 4、 你最喜欢三个主人公中的哪一个? 为什么? --------------------------------------------------------------------- (二)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复,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 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_水。苍天补,四极正, 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1、给下列字注音
攫()冀()狡()济() 2、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1)废--(2)滥--(3)济 (4)涸 3、女娲为什么要补天?(用文中原句回答) 4、女娲补天的过程中,做了那四件事?(用自己的话回答) 5、在中国历史上真有女娲这个人吗?为什么要写她? 第二课时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盘古开天辟地 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在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 闷得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 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 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一一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 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 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 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变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竞有多长呢?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长。这巍巍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 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 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 倒下了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息变成风和云,他的声 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 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 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林,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了都变成闪 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 1、本文紧紧围绕一个变″字在描述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请分别概括每一次变″ 给宇宙带来的结果? 2、盘古是一位神话了的人。阅读本文,找出那些地方是把它当作人来写,哪些地 方又是把他当作神来写? 3、这篇神话是按宇宙起源的历史为顺序加以编排的,为什么前面两次用过了十万 八千年”的确数,而第三次却写道”又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代”作概数呢? 4、从文中看出盘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5、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
攫 ( )冀( )狡( )济( ) 2、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1)废 ------- (2)滥 ------(3)济 -----------(4)涸--------------- 3、女娲为什么要补天?(用文中原句回答) ---------------------------------------------------------------------------- 4、女娲补天的过程中,做了那四件事?(用自己的话回答) ------------------------------------------------------------------------ 5、在中国历史上真有女娲这个人吗?为什么要写她? ---------------------------------------------------------------------- 第二课时 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盘古开天辟地 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在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 闷得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 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 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 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 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 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变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长。这巍巍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 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 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 倒下了。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息变成风和云,他的声 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 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 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林,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了都变成闪 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 1、 本文紧紧围绕一个“变”字在描述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请分别概括每一次“变” 给宇宙带来的结果? —————————————————— 2、 盘古是一位神话了的人。阅读本文,找出那些地方是把它当作人来写,哪些地 方又是把他当作神来写? ———————————————————————————— 3、 这篇神话是按宇宙起源的历史为顺序加以编排的,为什么前面两次用“过了十万 八千年”的确数,而第三次却写道“又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代”作概数呢? ———————————————————————————— 4、 从文中看出“盘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 5、 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 ————————————————————————————————
第2课皇帝的新装 学习目标 1、故事的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并分析童话中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 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愚妄。 第一课时练习 积累整合: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 国的 他的一生创作了160 多篇杰出的童话作品,包括 2、给下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钦差()愚蠢() 头衔( 骇人听闻() 滑j )bi()下忙l()xun()章 3、解释下列词语 (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求药的人,都看不见衣服 称职 (2)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骇人听闻 (3)“这布是华丽的!精妙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看。 随声附和 、思考与探究 1、本文的线索是“新装”请在下面横线上各填一个动词,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2、全文是围绕一个“骗”字来展开情节的,那么文中的人物是怎样围绕“骗” 字来活动的呢?请用一个动词来填充 骗子骗一一皇帝 大臣骗 百姓骗 小孩 骗 3、评价人物,请试着把下面空格补充完整 个 的皇帝。 此 的大臣 的小孩儿 4、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阅读课文“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 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两位诚实的官员指着那架织布机违心称赞布料的原因是: (2)、句子“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可见骗子怎样的性格? (3)、如果说皇帝的官员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官职和地位,因而不敢轻易说真话 的话,那么普通百姓又是因为什么呢?
第 2 课 皇帝的新装 学习目标: 1、 故事的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解并分析童话中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 3、 认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愚妄。 第一课时练习 一、积累整合: 1、《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____国的_____。他的一生创作了 160 多篇杰出的童话作品,包括____、____、____等。 2、给下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钦.差 ( ) 愚蠢.( ) 头衔.( ) 骇.人听闻( ) 滑 jī( ) bì( )下 忙 lù( ) xūn( )章 3、解释下列词语。 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求药的人,都看不见衣服。 称职:__________ ⑵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骇人听闻:___________ ⑶“这布是华丽的!精妙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看。 随声附和:____________ 二、思考与探究 1、本文的线索是“新装”请在下面横线上各填一个动词,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 __新装――__新装―――__新装――__新装――___新装 2、全文是围绕一个“骗”字来展开情节的,那么文中的人物是怎样围绕“骗” 字来活动的呢?请用一个动词来填充。 骗子__骗――皇帝__骗――-大臣__骗―――百姓__骗―――小孩 __骗__ 3、评价人物,请试着把下面空格补充完整。 一个_____的皇帝。 一些_____的大臣。 一个_____的小孩儿。 4、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阅读课文“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 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两位诚实的官员指着那架织布机违心称赞布料的原因是:______ ____。 (2)、句子“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可见骗子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如果说皇帝的官员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官职和地位,因而不敢轻易说真话 的话,那么普通百姓又是因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本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皇帝的形象? (5)、大家听到了小孩子的真话后,表现他们胆小怕事的两处地方是什么? (6)、小孩子为什么说真话?这给我什么启示? (7)、想象一下皇帝听到议论之后的反应,请写下来。不少于60字。 (8)、众目睽睽之下,皇帝竟然光着身子在街上游行,然而竟没有人敢指出来, 最后还是一个孩子说出了真相。如果当时你也在旁边观看游行,你会怎么说? 第二课时练习 (二)猪王照相 猪王觉得自己的嘴唇太厚,每次照相时,他都要想方设法挡住嘴。照相主要 是照脸,而嘴又恰好在脸上。照脸不照嘴,这对摄影师来说,真是一大难题, 猪王换了不计其数的摄影师 最令猪王满意的一张照片是这样构思布局的:猪王正在阅读一本书,书恰到 好处地挡住了猪王的嘴。而猪王优美的眼睛,则突出地体现在照片上。猪王的眼 睛是天生的三眼皮一一双眼皮再加一道。世界上流行双眼皮,要不怎么有人不惜 动刀使用武力获得双眼皮呢!猪王将这张照片定为自己的领袖标准像,悬挂在猪 家族的千家万户。 这天,幕僚呈给猪王一张报纸 报载:厚嘴唇成为当今美容新潮。女性纷纷加厚自己的嘴唇,她们请美容师 往她们的嘴唇里注射一种叫做“固胶原”的液体,以使嘴唇凸厚起来。另据报道, 单眼皮最近开始受到世人的青睐 猪王急传摄影师 摄影师携带各种摄影器材火速进宫。 猪王吩咐重拍他的领袖像 要求是突出嘴,遮挡眼睛。 摄影师给猪王戴上一副墨镜,又利用光线极力突出猪王嘴唇的厚度 猪王对自己新的领袖像非常满意,他命令幕僚们去千家万户更换他的领袖 像,还要求将他的旧领袖像全部销毁 位幕僚建议将猪王的旧领袖像保存起来,他认为几年后世界上又会时兴薄 嘴唇和多层眼皮,他还说地球上的生物就是通过这样来回折腾着玩获得生命的乐 趣的。 幕僚的进谏使猪王陷入沉思,他突然觉得这不叫话。生命的真正乐趣应该是 不随波逐流。 猪王决定照一张全身裸体像,把自己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暴露无遗,不管是 丑还是美何况今天丑明天就是美,今天美明天就是丑。自己就是自己。以不变应 万变。 当摄影师按下快门时,猪王感到痛快
(4)、本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皇帝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大家听到了小孩子的真话后,表现他们胆小怕事的两处地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6)、小孩子为什么说真话?这给我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7)、想象一下皇帝听到议论之后的反应,请写下来。不少于 6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众目睽睽之下,皇帝竟然光着身子在街上游行,然而竟没有人敢指出来, 最后还是一个孩子说出了真相。如果当时你也在旁边观看游行,你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练习 (二)猪王照相 猪王觉得自己的嘴唇太厚,每次照相时,他都要想方设法挡住嘴。照相主要 是照脸,而嘴又恰好在脸上。照脸不照嘴,这对摄影师来说,真是一大难题。 猪王换了不计其数的摄影师。 最令猪王满意的一张照片是这样构思布局的:猪王正在阅读一本书,书恰到 好处地挡住了猪王的嘴。而猪王优美的眼睛,则突出地体现在照片上。猪王的眼 睛是天生的三眼皮——双眼皮再加一道。世界上流行双眼皮,要不怎么有人不惜 动刀使用武力获得双眼皮呢!猪王将这张照片定为自己的领袖标准像,悬挂在猪 家族的千家万户。 这天,幕僚呈给猪王一张报纸。 报载:厚嘴唇成为当今美容新潮。女性纷纷加厚自己的嘴唇,她们请美容师 往她们的嘴唇里注射一种叫做“固胶原”的液体,以使嘴唇凸厚起来。另据报道, 单眼皮最近开始受到世人的青睐。 猪王急传摄影师。 摄影师携带各种摄影器材火速进宫。 猪王吩咐重拍他的领袖像。 要求是突出嘴,遮挡眼睛。 摄影师给猪王戴上一副墨镜,又利用光线极力突出猪王嘴唇的厚度。 猪王对自己新的领袖像非常满意,他命令幕僚们去千家万户更换他的领袖 像,还要求将他的旧领袖像全部销毁。 一位幕僚建议将猪王的旧领袖像保存起来,他认为几年后世界上又会时兴薄 嘴唇和多层眼皮,他还说地球上的生物就是通过这样来回折腾着玩获得生命的乐 趣的。 幕僚的进谏使猪王陷入沉思,他突然觉得这不叫话。生命的真正乐趣应该是 不随波逐流。 猪王决定照一张全身裸体像,把自己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暴露无遗,不管是 丑还是美何况今天丑明天就是美,今天美明天就是丑。自己就是自己。以不变应 万变。 当摄影师按下快门时,猪王感到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