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力学单位制(教案) 教材分析 在初中阶段,物理量单位的学习是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之 前面关于IN的规定给学生的印象总好像是有些随意。尤其是牛顿、 帕斯卡、安培、伏特、焦耳、瓦特等单位的规定。使得学生感动物 理太复杂。事实上,只有把单位制放在整个物理学框架中加以认识, 并且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经历了充分的学习过程后才能体会物理 量单位的命名和使用规则。体会到其中对一些单位进行规定的合理 性和方便特征。 物理学单位中,有很少几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就是基本 单位。在进行了这种选定之后,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就是根据它的定 义式,有所选择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共同确定的。 国际单位制的建立和使用,不仅方便了国际间的交流,也逐渐 成为科学研究中计算和运用的一种规范约束。中学生应该注意学习, 逐步习惯,在记录、表达和计算中规范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2.使学生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
4.4 力学单位制(教案) 一、 教材分析 在初中阶段,物理量单位的学习是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之一。 前面关于 1N 的规定给学生的印象总好像是有些随意。尤其是牛顿、 帕斯卡、安培、伏特、焦耳、瓦特等单位的规定。使得学生感动物 理太复杂。事实上,只有把单位制放在整个物理学框架中加以认识, 并且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经历了充分的学习过程后才能体会物理 量单位的命名和使用规则。体会到其中对一些单位进行规定的合理 性和方便特征。 物理学单位中,有很少几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就是基本 单位。在进行了这种选定之后,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就是根据它的定 义式,有所选择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共同确定的。 国际单位制的建立和使用,不仅方便了国际间的交流,也逐渐 成为科学研究中计算和运用的一种规范约束。中学生应该注意学习, 逐步习惯,在记录、表达和计算中规范使用。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2.使学生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
3.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 化 4.通过学过的物理量了解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 2.了解度量衡的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 的爱国主义情操 3.让学生了解单位制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关系 4.通过一些单位的规定方式,了解单位统一的重要性,并能运 用单位制对计算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3.单位制 难点: 统一单位后,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 四、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物理量单位的学习是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之 上一节关于1N的规定使学生感到困惑。通过单位制的学习,让学生 了解单位制、单位统一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3.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 化. 4.通过学过的物理量了解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 2.了解度量衡的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 的爱国主义情操. 3.让学生了解单位制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关系. 4.通过一些单位的规定方式,了解单位统一的重要性,并能运 用单位制对计算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 三、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3.单位制. 难点: 统一单位后,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 四、 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物理量单位的学习是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之一。 上一节关于 1N 的规定使学生感到困惑。通过单位制的学习,让学生 了解单位制、单位统一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通过预习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 的三个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单位换算的方法。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 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査、总结疑惑 检査落实知道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 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展示姚明的图片 师:大家都认识这个人吧 生:认识,姚明 师:姚明在当代应该是身高很高的人了,他的身高是多少? 生:2.26m 师:大家如果经常看NBA介绍时会发现姚明的身高并不是说成2.26m, 而是怎样介绍的呢? 生:我记得好像是几英尺几英寸,具体数值记不清了. 师:1英尺等于0.3048m,1英寸为2.54cm.大家如果不记得的 话可以重新计算一下,姚明的身高是英寸7.4147英尺,88.9763英
六、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通过预习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 的三个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单位换算的方法。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 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 七、 课时安排:1 课时 八、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知道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 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展示姚明的图片 师:大家都认识这个人吧. 生:认识,姚明. 师:姚明在当代应该是身高很高的人了,他的身高是多少? 生:2.26m. 师:大家如果经常看NBA 介绍时会发现姚明的身高并不是说成2.26m, 而是怎样介绍的呢? 生:我记得好像是几英尺几英寸,具体数值记不清了. 师:1 英尺等于 0.304 8m,1 英寸为 2.54 cm.大家如果不记得的 话可以重新计算一下,姚明 的身高是英寸 7.4147 英尺,88.9763 英
寸。三个身高值数字不同是因为选择了不同的 生:单位 师:可见表示一个物理量的大小,不仅要明确数值,还要明确单位. 《三国演义》上说张飞身高9尺.按照现在的计算方法,张飞的身高 应该是多少? 生:三尺是1m,张飞的身高应该是3m.看起来张飞要比姚明高 很多。 师:并不是张飞比姚明高,而是古代的尺和现代的尺不一样.在 我国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王肃 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 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尺,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 至清末(约公元1911年)的2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竞由1 尺相当于0.2309m到0.3558m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 多媒体介绍 在古代,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的尺度作为计量单 位.在遥远的古埃及时代,人们用中指来衡量人体的身长,认为健 美的人身长应该是中指长度的19倍.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各个历 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仅以长度为例,欧洲曾以手掌的宽 度或长度作为长度的计量单位,称为掌尺.在英国,1掌尺相当于 7.62cm而在荷兰,1掌尺却相当于10cm.英尺是8世纪英王的 脚长,1英尺等于0.3048m.10世纪时英王埃德加把自己大拇指
寸。三个身高值数字不同是因为选择了不同的…… 生:单位! 师:可见表示一个物理量的大小,不仅要明确数值,还要明确单位. 《三国演义》上说张飞身高 9 尺.按照现在的计算方法,张飞的身高 应该是多少? 生:三尺是 1 m,张飞的身高应该是 3m.看起来张飞要比姚明高 很多。 师:并不是张飞比姚明高,而是古代的尺和现代的尺不一样.在 我国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 3 世纪初)王肃 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 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尺,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 221 年) 至清末(约公元 1911 年)的 2 000 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 1 尺相当于 0.230 9m 到 0.355 8m 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 多媒体介绍 . 在古代,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的尺度作为计量单 位.在遥远的古埃及时代,人们用中指来衡量人体的身长,认为健 美的人身长应该是中指长度的 19 倍.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各个历 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仅以长度为例,欧洲曾以手掌的宽 度或长度作为长度的计量单位,称为掌尺.在英国,1 掌尺相当于 7.62 cm 而在荷兰,1 掌尺却相当于 10cm.英尺是 8 世纪英王的 脚长,1 英尺等于 0.304 8 m.10 世纪时英王埃德加把自己大拇指
关节间的距离定为1英寸.1英寸为2.54cm.这位君王又别出心 裁,想出了“码”这样 个长度单位.他把从启己的鼻尖到伸开手臂中指末端的距离—91 cm,定为1码.到了1101年,亨利一世在法律上认定了这一度量单 位,此后,“码”便成为英国的主要长度单位,一直沿用了1000多 年.在我国亦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 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 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尼,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至清 末(约公元1911年)的2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1尺相当于 0.2309m到0.3558m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讨论与交流] 单位的不统一会造成什么样的困难? 参考答案:单位的统一有利于各个国家之间、一个国家各个地区 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可以促进科学文化尽快地发展,使全 球人类能够共享光明,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 (自学总结) (投影问题) 什么是基本量,什么是基本单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都有哪些, 分别对应什么物理量? 2.什么是导出单位?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导出单位?借助物理
关节间的距离定为 1 英寸.1 英寸为 2.54cm.这位君王又别出心 裁,想出了“码”这样 一个长度单位.他把从启己的鼻尖到伸开手臂中指末端的距离——91 cm,定为 1 码.到了 1101 年,亨利一世在法律上认定了这一度量单 位,此后,“码”便成为英国的主要长度单位,一直沿用了 1 000 多 年.在我国亦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 3 世纪初) 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 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尼,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 221 年)至清 末(约公元 1911 年)的 2 000 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 1 尺相当于 0.230 9 m 到 0.355 8m 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讨论与交流] 单位的不统一会造成什么样的困难? 参考答案:单位的统一有利于各个国家之间、一个国家各个地区 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可以促进科学文化尽快地发展,使全 球人类能够共享光明,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 (自学总结) (投影问题) 1.什么是基本量,什么是基本单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都有哪些, 分别对应什么物理量? 2.什么是导出单位?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导出单位?借助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