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专用的MO接口(6学时) ②知识概述 第一节键盘接口(4学时) 第二节LED显示接口(2学时) 第三节CRT显示接口(4学时) 诗算样接 退出
第九章 专用的I/O接口(6学时) 退 出 第一节 键盘接口(4学时) ☺ 知 识 概 述 ☺ 第二节 LED显示接口(2学时) 第三节 CRT显示接口(4学时)
第一节键盘接口(4学时) 9.1.1键盘与键盘接口原理 根据键盘功能的不同,通常把键盘分成两种基本 类型: 编码键盘:这种键盘内部能自动检测被按下的键, 并提供与被按键功能对应的编码(如ASC码 EBCDIC码等),以并行或串行方式送给CPU。它使 用方便,接口简单,但价格较贵。 编码键盘:这种键盘只简单地提供行列矩阵的 键盘,而按键的识别和键值的确定、输入等工作全靠 软件完成。 诗接以 退出
第一节 键盘接口(4学时) 9.1.1 键盘与键盘接口原理 退 出 根据键盘功能的不同,通常把键盘分成两种基本 类型: 编码键盘:这种键盘内部能自动检测被按下的键, 并提供与被按键功能对应的编码(如ASCII码、 EBCDIC码等),以并行或串行方式送给CPU。它使 用方便,接口简单,但价格较贵。 非编码键盘:这种键盘只简单地提供行列矩阵的 键盘,而按键的识别和键值的确定、输入等工作全靠 软件完成
、去抖动 1.抖动:一般每个键在按下和松开时,都会经历短时间 的抖动才达到稳定接通或稳定断开,因此在脉冲的开 头和末尾部位总要出现一些如图91所示的毛齿波 2.去抖动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1)软件延时法 2)硬件消抖法 、防串键 1.串键:指多个键同时按下时,或前面键没释放又 按下新的键时产生的问题 2.解决串键带来的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 1)双键锁定 2)N键连锁 诗接以 退出 9.1.1
9.1.1 退 出 一、去抖动 1.抖动:一般每个键在按下和松开时,都会经历短时间 的抖动才达到稳定接通或稳定断开,因此在脉冲的开 头和末尾部位总要出现—些如图9.1所示的毛齿波。 2. 去抖动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1)软件延时法。 2)硬件消抖法。 二、防串键 1.串键:指多个键同时按下时,或前面键没释放又 按下新的键时产生的问题。 2. 解决串键带来的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 1)双键锁定 2)N键连锁
三、按键识别及键码产生 1.行扫描法 采用行扫描法识别键码的矩阵键盘的硬件结构如图92 所示。其程序的流程图如图9.3所示。见程序。 2.行反转法 这种方法要求与行线和列线连接的接口,CPU既可写 又可读。因此在图9.2所示电路中使用8255的PA口和PB口 分别作为行线和列线的输入输出口。 3.行列扫描法 行列扫描法的硬件结构与图9.2类似。其方法是通过计 数译码,使各行依次输出低电平,其余全部为高电平,读 列线。然后用同样的办法,依次向列线扫描输出,读行线 诗接以 退出 9.1.1
9.1.1 三、按键识别及键码产生 1. 行扫描法 采用行扫描法识别键码的矩阵键盘的硬件结构如图9.2 所示。其程序的流程图如图9.3所示。见程序。 2. 行反转法 这种方法要求与行线和列线连接的接口,CPU既可写 又可读。因此在图9.2所示电路中使用8255的PA口和PB口 分别作为行线和列线的输入输出口。 3. 行列扫描法 行列扫描法的硬件结构与图9.2类似。其方法是通过计 数译码,使各行依次输出低电平,其余全部为高电平,读 列线。然后用同样的办法,依次向列线扫描输出,读行线。 退 出
9.1.2PC机键盘及接口电路 PC系列键盘与主机的连接如图94所示。键盘采用16行 8列矩阵结构,其中键盘内部由键盘由单片机、译码器、 16行×8列的键开关矩阵和16/20字节的先进先出(F|FO) 队列四大部分组成。 、PC机键盘 1.PC机键盘采用行列扫描法识别按键及产生键码, 其扫描电路如图9.5所示。 CNT64~CNT01接至8048的7位数据线,如图96所 小 2.8048通过程序实现与PC键盘接口的串行数据传送, 数据格式如图97所示。 现能款 退出
9.1.2 PC机键盘及接口电路 PC系列键盘与主机的连接如图9.4所示。键盘采用16行 8列矩阵结构,其中键盘内部由键盘由单片机、译码器、 16行8列的键开关矩阵和16/20字节的先进先出(FIFO) 队列四大部分组成。 一、PC机键盘 1. PC机键盘采用行列扫描法识别按键及产生键码, 其扫描电路如图9.5所示。 CNT64~ CNT01接至8048的7位数据线,如图9.6所 示。 2. 8048通过程序实现与PC键盘接口的串行数据传送, 数据格式如图9.7所示。 退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