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 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幼年丧父,家境贫困,读书刻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 中进士,后以右正言(谏官)充任知制诰(主管给皇帝起 草诏令)。由于上疏为先后被排挤岀朝的杜衍、范仲淹、 韩琦、富弼等名臣分辩,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又知扬州、 颍州,再回朝廷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晚年曾任枢密副 使、参知政事(副宰相)等高官,死后追赠太子太师、谥文 欧阳修继承唐代韩愈“文以载道”的精神, 发扬唐代古文运动传统,被公认为北宋中期的 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史传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尤以散文对后世影响最大,是“唐宋八大家” 下而我们学习他的《秋吉》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 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幼年丧父,家境贫困,读书刻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 中进士,后以右正言(谏官)充任知制诰(主管给皇帝起 草诏令)。由于上疏为先后被排挤出朝的杜衍、范仲淹、 韩琦、富弼等名臣分辩,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又知扬州、 颍州,再回朝廷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晚年曾任枢密副 使、参知政事(副宰相)等高官,死后追赠太子太师、谥文 忠。 欧阳修继承唐代韩愈“文以载道”的精神, 发扬唐代古文运动传统,被公认为北宋中期的 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史传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尤以散文对后世影响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 一,下面我们学习他的《秋声赋》
背景 此赋写于1059年秋,此时作者已53 岁,进入了人生的秋天了,尽管这时他已 位望通显,嘉祐三年己加龙图阁直学士, 权知开封府,但他的人生理想实现了多 少,他自己是清楚的.在二十多年的宦 官生涯中,他几次被贬,历尽宦海沉浮, 棱角已经消磨殆尽,所以他对秋天的季 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 种背景下产生的
背景 此赋写于1059年秋,此时作者已53 岁,进入了人生的秋天了.尽管这时他已 位望通显,嘉祐三年己加龙图阁直学士, 权知开封府,但他的人生理想实现了多 少,他自己是清楚的.在二十多年的宦 官生涯中,他几次被贬,历尽宦海沉浮, 棱角已经消磨殆尽,所以他对秋天的季 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 种背景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