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举 课程标准|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 地理信息系统(G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的概念。2掌握遥 学习目标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弄清“3S”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其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夯实基础 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2.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硏究中的应用:资源调査、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 国土开发规划等 (2)大众化应用: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遥感(RS) 概念:人们在航空器(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 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主要环节 目标物一般电一[感器收遥感地面系统思业图件、统计数字 3.原理: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4.在区域分析中的作用: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 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 (1)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 (2)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3)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举 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学习目标 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的概念。2.掌握遥 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弄清“3S”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其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2.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 国土开发规划等。 (2)大众化应用:GPS 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遥感(RS) 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 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主要环节 目标物 ―――――――→ 物体辐射和 反射电磁波 传感器 ――→ 收集 传输 遥感地面系统 ――→ 信息处理 信息分析 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3.原理: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4.在区域分析中的作用: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 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 (1)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 (2)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3)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
3.特点: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速度和时间,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 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4.应用: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2.简要程序 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3.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 (2)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建立能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 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3)对区域内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以及经济和社会条 件进行更为精确的分析、评价。 (4)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 判断】 1.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技术。(√) 2.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来处理任何数据。(×)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地理信息技术 (1)遥感获取地理信息数据 (2)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 (3)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2.数字地球 (1)概念: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 系统。 (2)作用: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进行整合,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 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思考】“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3S”技术仅仅是数字地球的部分支撑技术,数字地球还包括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 数字地球不能简单说是“3S”技术的综合
3.特点: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速度和时间,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 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4.应用: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2.简要程序 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3.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 (2)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建立能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 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3)对区域内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以及经济和社会条 件进行更为精确的分析、评价。 (4)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 判断 1.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 GIS 技术。( √ ) 2.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来处理任何数据。( × )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地理信息技术 (1)遥感获取地理信息数据。 (2)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 (3)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2.数字地球 (1)概念: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 系统。 (2)作用: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进行整合,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 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思考 “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 “3S”技术仅仅是数字地球的部分支撑技术,数字地球还包括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 数字地球不能简单说是“3S”技术的综合
知识归纳 概念 全球特点 组成 应用 概念 信息 数字地球 应用 互动探究 启迪思维探究重点 探究点一遥感(RS) c探究导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物体和物体的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电磁波特性,卫星传感器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 的反射和物体自身发射的电磁波,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把电磁辐射转换成图像,经过处理, 提取物体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和物体的状态,这就是遥感工作的基本原理。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与实地测绘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答案监测的范围大、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受地面的限制较小 2.遥感为什么能应用于农业病虫害的监测? 答案农作物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植被的表现形式不同,不同性状的植被所反射和辐射 的电磁波不同,遥感的传感器就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电磁波 3.请拟列出卫星遥感技术的三个应用领域及相关的课题名称 序号应用领域 课题名称 例灾害监测长江流域洪水动态分析 答案 序号应用领域 课题名称 例灾害监测长江流域洪水动态分析 资源调查野生藏羚羊种群数量及分布 环境监测 太湖的污染监测
探究点一 遥感(RS)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物体和物体的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电磁波特性,卫星传感器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 的反射和物体自身发射的电磁波,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把电磁辐射转换成图像,经过处理, 提取物体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和物体的状态,这就是遥感工作的基本原理。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与实地测绘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答案 监测的范围大、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受地面的限制较小。 2.遥感为什么能应用于农业病虫害的监测? 答案 农作物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植被的表现形式不同,不同性状的植被所反射和辐射 的电磁波不同,遥感的传感器就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电磁波。 3.请拟列出卫星遥感技术的三个应用领域及相关的课题名称。 序号 应用领域 课题名称 例 灾害监测 长江流域洪水动态分析 ① ② 答案 序号 应用领域 课题名称 例 灾害监测 长江流域洪水动态分析 ① 资源调查 野生藏羚羊种群数量及分布 ② 环境监测 太湖的污染监测
核心归纳 遥感技术的应用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作用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 通过分析遥感图像,划定蕴 矿产资源|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 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遥感技术“发现”矿产 调查 通过解译遥感图像,用图像处理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 生物资源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 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 和灾/环境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及时了解环境变化,使 环境 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害监 大气污染等 灾害监测/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 有利于防灾减灾 、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工程建设及规划 大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城市 合理规划商业网点等 规划、路网 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农作 农业方面的应用 发展精准农业 物长势监测 ◎跟踪训练 (2018福建省宁德市期末)下图为“青藏高原洛扎地区1980~2017年冰川面积减少百分 比与坡向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 面积减少百分比(%) 研究时段内,该地区冰川面积减少百分比最大的坡向为(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遥感技术的应用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作用 资源 调查 矿产资源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 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 遥感技术“发现”矿产 通过分析遥感图像,划定蕴 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生物资源 通过解译遥感图像,用图像处理 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 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 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环境 和灾 害监 测 环境监测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 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 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等 可以及时了解环境变化,使 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灾害监测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 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工程建设及规划 大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城市 规划、路网 合理规划商业网点等 农业方面的应用 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农作 物长势监测 发展精准农业 (2018·福建省宁德市期末)下图为“青藏高原洛扎地区 1980~2017 年冰川面积减少百分 比与坡向关系图”。读图完成 1~2 题。 1.研究时段内,该地区冰川面积减少百分比最大的坡向为( )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若要快速获取当地冰川面积变化信息,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ⅤR技术 答案1B2.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西南坡面积减少百分比最高,约23y%。第2题,RS技术是借助 传感器来接收遥远的地物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从而获得遥感影像,主要应用于资源勘查和 灾情监测,故A正确。GPS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应用于定位和导航;GIS技术主要用来处 理和地理位置有关的数据;VR技术指虛拟现实技术 探究点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探究导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浓雾协助英法联军创造了“九日奇迹”。1940年5月24日,德军以“闪电战”攻 破马奇诺防线,把40万英法联军包围在法国的敦刻尔克海滩上。从26日至31日都是大雾天 气,浓厚的云雾笼罩在海峡上空,加上油库燃烧形成的黑烟,使德军战斗机找不到轰炸目标。 到4日上午,英法联军共撤出346万人,有人说是浓雾创造了奇迹。 材料二据有关报道,第二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方点燃巴格达周围浇灌石油的战壕来阻 碍美军军事行动,但美专家指岀烟雾对美军使用的卫星制导导弹没有任何影响。 材料三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许多美国飞行员在被击落后能得以生还,人们常常惊羨于美 国人的神奇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同样是烟雾,为什么能阻滞德军的袭击,而不能对美军的轰炸产生影响? 答案“二战”时的德军飞行员依靠人眼的视力发现目标,一旦有低层烟雾出现,人会看不 清地面的物体。而第二次海湾战争中,因为美军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GPS),能提供精密的 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因而 不受烟雾的影响 2.在材料三中美军是如何确定飞行员的位置并组织救援的? 答案美国人用的是GPS技术。因为当时多国部队是跨国界、跨地区作战,对地理环境相当 陌生,仅依靠地图的作用是有限的,正是因为有了手持型GPS接收机的帮助,才使许多美国 士兵得以生还 3.GPS提供了哪些信息使其能应用于导航? 答案GPS可提供精准的定位信息即经度、纬度和海拔
2.若要快速获取当地冰川面积变化信息,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RS 技术 B.GPS 技术 C.GIS 技术 D.VR 技术 答案 1.B 2.A 解析 第 1 题,读图可知,西南坡面积减少百分比最高,约 23%。第 2 题,RS 技术是借助 传感器来接收遥远的地物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从而获得遥感影像,主要应用于资源勘查和 灾情监测,故 A 正确。GPS 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应用于定位和导航;GIS 技术主要用来处 理和地理位置有关的数据;VR 技术指虚拟现实技术。 探究点二 全球定位系统(GPS)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浓雾协助英法联军创造了“九日奇迹”。1940 年 5 月 24 日,德军以“闪电战”攻 破马奇诺防线,把 40 万英法联军包围在法国的敦刻尔克海滩上。从 26 日至 31 日都是大雾天 气,浓厚的云雾笼罩在海峡上空,加上油库燃烧形成的黑烟,使德军战斗机找不到轰炸目标。 到 4 日上午,英法联军共撤出 34.6 万人,有人说是浓雾创造了奇迹。 材料二 据有关报道,第二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方点燃巴格达周围浇灌石油的战壕来阻 碍美军军事行动,但美专家指出烟雾对美军使用的卫星制导导弹没有任何影响。 材料三 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许多美国飞行员在被击落后能得以生还,人们常常惊羡于美 国人的神奇。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同样是烟雾,为什么能阻滞德军的袭击,而不能对美军的轰炸产生影响? 答案 “二战”时的德军飞行员依靠人眼的视力发现目标,一旦有低层烟雾出现,人会看不 清地面的物体。而第二次海湾战争中,因为美军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GPS),能提供精密的 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因而 不受烟雾的影响。 2.在材料三中美军是如何确定飞行员的位置并组织救援的? 答案 美国人用的是 GPS 技术。因为当时多国部队是跨国界、跨地区作战,对地理环境相当 陌生,仅依靠地图的作用是有限的,正是因为有了手持型 GPS 接收机的帮助,才使许多美国 士兵得以生还。 3.GPS 提供了哪些信息使其能应用于导航? 答案 GPS 可提供精准的定位信息即经度、纬度和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