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性 越冬代成虫在第一茬苜蓿上,多在茎秆下部离地面10cm处产 卵。3龄以上幼虫在叶上暴露取食,严重影响苜蓿干草和种籽的产 量。在苜蓿孕蕾期与成虫大量产卵期相一致的地区,苜蓿受害最为 严重。 一年生苜蓿地,象虫发生较轻,随着苜蓿生长年限的增加,其 发生数量愈来愈大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方法 >早割:受害严重时,可提早收割并低割,留茬不超过4-5cm,割 下的苜蓿尽快运出田外,以消灭幼虫和卵。 >轮作:作干草用与作种子用苜蓿应交替进行,一般将第二茬首 蓿留作种用,以减少危害
2、化学防治 >为保护传粉昆虫,应避免在花期喷药,早上6前,晚上传粉 昆虫不活动的时间施药。 >秋后最后一茬苜蓿收割后,在茬地上施药,以降低越冬虫口。 >防治指标:幼虫每昆虫网8-10头,或植株的芽和叶子受害率达 25%-30%,应采取防治措施。 施药方法:50%马拉硫磷1500~2000倍液: 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 50%可湿性西维因400倍液
二、苜蓿籽蜂 属膜翅目,广肩小蜂科。 分布:新疆、甘肃、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区。 寄主植物:有紫花苜蓿、天蓝苜蓿、黄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 草木樨、沙打旺、紫云英、鹰嘴豆、百脉根、骆驼刺和棘豆等。 籽蜂幼虫在种子内蛀食,对留种苜蓿为害相当严重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蜂体长1.2mm,全体黑色。胸部特别隆起,刻点粗大, 无光泽。腹部末端侧扁,腹板呈梨形。雄虫体长1.4~1.8mm, 腹部 末端圆形。 卵 长卵圆形,长0.04mm,宽0.02mm,一端具细长的丝状柄, 为卵长的2-3倍。卵白色,有光泽,半透明。 幼虫体长2mm,无足,初龄幼虫绿色,老龄为白色。 蛹为裸蛹,复眼红色,处化蛹为白色,后变为乳黄色,羽化时变 为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