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穆旦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穆旦
穆日 ■穆旦(1918-1977,1918年2月24日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 原名查良铮1929年考入南开中学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考入清 华大学1940年毕业留校任教1942年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抗 日前线担任翻译官.1945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探险队》.1948年 赴美国进入芝加哥大学读英美文学,1951年获硕土学位1953年 归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教授,翻译岀版了普希金,雪莱等诗 集.1958年受到不公正对待被迫停止教学,下放到图书馆工 作.1977年2月26日在天津病逝1979年冤案平反
一、穆旦: ◼ 穆旦(1918—1977),1918年2月24日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 原名查良铮.1929年考入南开中学,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考入清 华大学,1940年毕业留校任教.1942年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抗 日前线,担任翻译官.1945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探险队》.1948年 赴美国进入芝加哥大学读英美文学,1951年获硕士学位,1953年 归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教授,翻译出版了普希金,雪莱等诗 集.1958年受到不公正对待被迫停止教学,下放到图书馆工 作.1977年2月26日在天津病逝.1979年冤案平反
二、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1938—1948):(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 国新诗》。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內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 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 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 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 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 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二、九叶诗派: ◼ 九叶诗派(1938—1948):(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 国新诗》。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 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 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 ◼ 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 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 ◼ 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在寒冷腊月的夜里》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风扫着北方的平原 方的田野是枯干的,大麦和谷子已经推进村庄, 月尽竭了,牲口憩息了,村外的小河冻结了 在古老的路上,在田野的纵横里闪着一盏灯光, 厚重的,多纹的脸 他想什么?他做什么 在这亲切的,为吱哑的轮子压死的路上 风向东吹,风向南吹,风在低矮的小街上旋转 木格的窗子堆着沙土,我们在泥草的屋顶下安眠 家的儿郎吓哭了,哇—吗—吗—从屋顶传过屋顶, 他就要长大了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一样地打鼾, 这样大岁月这样悠久 我们不能够听见,我们不能够听见。 火熄了么?红的炭火拨灭了么?一个声音说 我们的祖先是己经睡了,睡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 所有的故事已经讲 只剩下了灰烬的遗留 在我们没有安慰的梦里,在他们走来又走去以后 在门口,那些用旧了的镰刀, 锄头,牛轭,石磨,大车 静静地,正承接着雪花的飘落 1941年2月
三、《在寒冷腊月的夜里》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风扫着北方的平原, 北方的田野是枯干的,大麦和谷子已经推进村庄, 岁月尽竭了,牲口憩息了,村外的小河冻结了, 在古老的路上,在田野的纵横里闪着一盏灯光, 一副厚重的,多纹的脸, 他想什么?他做什么? 在这亲切的,为吱哑的轮子压死的路上。 风向东吹,风向南吹,风在低矮的小街上旋转, 木格的窗子堆着沙土,我们在泥草的屋顶下安眠, 谁家的儿郎吓哭了,哇——呜——呜——从屋顶传过屋顶, 他就要长大了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一样地打鼾, 从屋顶传过屋顶,风 这样大岁月这样悠久, 我们不能够听见,我们不能够听见。 火熄了么?红的炭火拨灭了么?一个声音说, 我们的祖先是已经睡了,睡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 所有的故事已经讲完了,只剩下了灰烬的遗留, 在我们没有安慰的梦里,在他们走来又走去以后, 在门口,那些用旧了的镰刀, 锄头,牛轭,石磨,大车, 静静地,正承接着雪花的飘落。 1941年2月
课后思考题 对比:从句式、调子和意象的选择等角度 艾青《黎明的通知》与穆目《在这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1、句式:艾青的诗歌语句十分流畅,朴素而平实,诗句承载的意义不密集; 穆旦的诗歌行中断句较多,修饰语也很奇特和复杂,意义密集。 2、意象的选择:艾青的诗多用暖色调的意象;穆旦的诗多用冷色调的意象, 给人以曲折、粗砺、沉重、冷硬的感觉。 3、调子:艾青的诗基调激昂、轻快,带有一定的沉重感;穆旦的诗在调子 上则显得低沉、缓慢,背后又蕴藏着深厚的温情,体现了诗人思想情感 的复杂
对比:从句式、调子和意象的选择等角度 艾青《黎明的通知》与穆旦《在这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1、句式:艾青的诗歌语句十分流畅,朴素而平实,诗句承载的意义不密集; 穆旦的诗歌行中断句较多,修饰语也很奇特和复杂,意义密集。 2、意象的选择:艾青的诗多用暖色调的意象;穆旦的诗多用冷色调的意象, 给人以曲折、粗砺、沉重、冷硬的感觉。 3、调子:艾青的诗基调激昂、轻快,带有一定的沉重感;穆旦的诗在调子 上则显得低沉、缓慢,背后又蕴藏着深厚的温情,体现了诗人思想情感 的复杂。 课后思考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