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与公共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创新理论与公共管理 深程英文名称:Innovation Theory and Public Management 深程号:405031092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春 总学时:36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 学分:2 先修误程:无 面向对象:公共管理类 开课院/部(室/所):政管学院/教学部行政管理研究所/教研室 一、课程教学目标: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 求,要求高校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有专门课程群。《创新理论 与公共管理》是面向全校尤其是公共管理类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行政管理的通识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强调理论性,系统学习“创新学”的基础知识一一创新的历史演化、创新过程、创 新系统、创新主体、创新与全球化问题等: 2、构建对创新的总体框架性理解,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理解国家创新、产业 创新和企业创新 3、注重创新理论与公共管理学科相结合,掌握公共管理创新、政府治理创新、创新战 略与政策等概念本质: 4、建立创新管理与战略的全球视野,通过国际比较分析,全面理解中国自主创新战略: 5、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创新理论研究方法,培养大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的创新思 维。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科技创新基础知识、经典 创新理论及战略,了解创新学的基本概念,建立创新理论与公共管理的学科联系,培养大学 生的创新思维,为公共管理、电子政务和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创 新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理论教学:36学时 知识单元1:课程导论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课程大纲:计划、定位、学法。 2.基本概念:创新、公共管理、国家创新体系(NS)、科学技术。 3.创新的学科特征与框架性理解。 学习目标: 1. 了解课程定位、整体架构和学习计划
《创新理论与公共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创新理论与公共管理 课程英文名称: Innovation Theory and Public Management 课程号:405031092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春 总学时:36 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6 学时;实验学时:0 学时) 学分:2 先修课程:无 面向对象:公共管理类 开课院/部(室/所):政管学院/教学部行政管理研究所/教研室 一、课程教学目标: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 求,要求高校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创新理论 与公共管理》是面向全校尤其是公共管理类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行政管理的通识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强调理论性,系统学习“创新学”的基础知识——创新的历史演化、创新过程、创 新系统、创新主体、创新与全球化问题等; 2、构建对创新的总体框架性理解,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理解国家创新、产业 创新和企业创新; 3、注重创新理论与公共管理学科相结合,掌握公共管理创新、政府治理创新、创新战 略与政策等概念本质; 4、建立创新管理与战略的全球视野,通过国际比较分析,全面理解中国自主创新战略; 5、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创新理论研究方法,培养大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的创新思 维。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科技创新基础知识、经典 创新理论及战略,了解创新学的基本概念,建立创新理论与公共管理的学科联系,培养大学 生的创新思维,为公共管理、电子政务和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创 新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 理论教学:36 学时 知识单元 1:课程导论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课程大纲:计划、定位、学法。 2. 基本概念:创新、公共管理、国家创新体系(NIS)、科学技术。 3. 创新的学科特征与框架性理解。 学习目标: 1. 了解课程定位、整体架构和学习计划
2.掌握创新、公共管理、NS、科学技术等基本概念。 作业: 学生分组 知识单元2:创新的历史演化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三次产业革命及影响 2.英德美日崛起的历史、组织、制度、技术、国际环境分析 学习目标 1.运用“历史方法”,理解创新的历史演化与模式变迁。 2.通过国别比较,了解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过程。 作业: 1历史上,英德美日的技术创新如何促进了国家繁荣 三次产业革命创新的不同特征和社会条件是什么 知识单元3:创新过程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科学、技术和创新的概今辨析 2.科技创新过程Vs。政府运转方式 学习目标: 理解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关系 了解创新过程中的三个子过程与政府作用: 作业: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关系? 2.政府为什么要支持科技发展和创新过程? 知识单元4:创新系统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创新系统方法的产生、发展和优缺点。 2.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功能、活动和边界。 学习目标 从总体上理解创新系统的三个层次 掌握国家创新系统、产业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的概念和区别。 作业: 1.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如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理解创新系统? 2.不同的国家创新系统在那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知识单元5:创新主体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创新主体的构成。 2.各种创新主体的特征和创新活动。 学习目标:
2. 掌握创新、公共管理、NIS、科学技术等基本概念。 作业: 1. 学生分组。 2. 确定报告选题。 知识单元 2:创新的历史演化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三次产业革命及影响。 2. 英德美日崛起的历史、组织、制度、技术、国际环境分析。 学习目标: 1.运用“历史方法”,理解创新的历史演化与模式变迁。 2.通过国别比较,了解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过程。 作业: 1. 历史上,英德美日的技术创新如何促进了国家繁荣? 2. 三次产业革命创新的不同特征和社会条件是什么? 知识单元 3:创新过程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科学、技术和创新的概念辨析。 2. 科技创新过程 Vs. 政府运转方式。 学习目标: 1. 理解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关系。 2. 了解创新过程中的三个子过程与政府作用。 作业: 1.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关系? 2. 政府为什么要支持科技发展和创新过程? 知识单元 4:创新系统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创新系统方法的产生、发展和优缺点。 2. 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功能、活动和边界。 学习目标: 1. 从总体上理解创新系统的三个层次。 2. 掌握国家创新系统、产业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的概念和区别。 作业: 1. 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如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理解创新系统? 2. 不同的国家创新系统在哪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知识单元 5:创新主体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创新主体的构成。 2. 各种创新主体的特征和创新活动。 学习目标:
1.了解各种创新主体一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 2.掌握创新主体的分类、特征和主要创新行为。 作业: 1.联系实际,分析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2。为什么技术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你认为企业创新的瓶颈问题有哪些? 3.阅读材料:OCD《中国创新政策研究报告》:P97-112. 知识单元6:创新与全球化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 理解创新的网络化和国际化趋势。 2. 了解创新网络的五个发展阶段。 3.学习全球创新网络(G1N)以及英德美日创新经验。 学习目标: .2 了解创新网络的本质、作用和发展阶段 构建创新研究的国际视野,得出全球创新网络(GN)对中国的启示和展望 作业: 1.如何理解创新网络的作用? 2.全球创新网络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3.阅读材料:《件津创新手册》P58-81 知识单元7:企业创新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中外案例引发的思考。 2.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3. Open Inn 4. 开放式创新的启示与局限 学习目标 1.掌握企业创新、技术创新、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的定义。 2.理解开放式创新的思想意义。 作业: 比较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有哪些不同? 知识单元8:产业创新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产业创新理论介绍 2.不同产业的创新特点分析 学习目标 1. 掌握三次产业结构的划分。 2.理解不同产业的创新特点不同(如:制造业、服务业)。 作业: 1,问题与思老:如何理解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理论? 2. 阅读材料:吴金希。创新生态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其政策含义).科学学研究,2014
1. 了解各种创新主体——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 2. 掌握创新主体的分类、特征和主要创新行为。 作业: 1. 联系实际,分析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2. 为什么技术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你认为企业创新的瓶颈问题有哪些? 3. 阅读材料:OECD《中国创新政策研究报告》:P97-112. 知识单元 6:创新与全球化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理解创新的网络化和国际化趋势。 2. 了解创新网络的五个发展阶段。 3. 学习全球创新网络(GIN)以及英德美日创新经验。 学习目标: 1. 了解创新网络的本质、作用和发展阶段。 2. 构建创新研究的国际视野,得出全球创新网络(GIN)对中国的启示和展望。 作业: 1. 如何理解创新网络的作用? 2. 全球创新网络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3. 阅读材料:《牛津创新手册》P58-81. 知识单元 7:企业创新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中外案例引发的思考。 2. 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3. Open Innovation。 4. 开放式创新的启示与局限。 学习目标: 1. 掌握企业创新、技术创新、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的定义。 2. 理解开放式创新的思想意义。 作业: 1. 比较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有哪些不同? 2. 开放式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知识单元 8:产业创新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产业创新理论介绍。 2. 不同产业的创新特点分析。 学习目标: 1. 掌握三次产业结构的划分。 2. 理解不同产业的创新特点不同(如:制造业、服务业)。 作业: 1. 问题与思考:如何理解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理论? 2. 阅读材料:吴金希. 创新生态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其政策含义[J]. 科学学研究, 2014
321:44-50,91 知识单元9:国家创新 参考学时:2学 学习内容 中目 追赶和学习的艰苦探索 2.世纪之交的困惑与挑战。 3.自主创新战略及成就」 4.挑战及改革方向 学习日标 理解创新型国家的定义 2. 了解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成就、挑战及改革方向。 作业: 1.分析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所面临的桃战。 2.阅读材料:柳卸林.基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36(118-27 知识单元10:公共管理创新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从公共管理到公共治理 2.关于创新概念内涵的再思考。 从公 共治理到国家治理现代化 学习目标 1.了解由公共管理向公共治理的转变 2.掌握公共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概念内涵。 3。创新内涵和外延的再思考及启示 作业 y 公共治理与公共管理有何区别 阅读材料:薛澜。顶层设计与泥泞前行: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公共管理学 报,2014,11(4:1-6,139. 吴金希.“创新”概念内涵的再思考及启示意义.学习与探索,2015,(4小:1-5. 知识单元11:创新2.0与政府2.0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内容: 1. 创新2.0的定义和特征 2.创新2.0下的政府2.0. 学习目标: 1.掌握创新2.0、政府2.0的含义和演化过程。 3 理解政府治 理创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健 作业: 1.企业管理与政府管理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显著区别?你还知道哪些企业的管 理模式对政府有借鉴意义? 2.阅读材料:石亚军。当前推进政府职能根本转变亟需解决的若干深层问题心.中国 行政管理,2015,(6:8-20
32(1):44-50, 91. 知识单元 9:国家创新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中国追赶和学习的艰苦探索。 2. 世纪之交的困惑与挑战。 3. 自主创新战略及成就。 4. 挑战及改革方向。 学习目标: 1. 理解创新型国家的定义。 2. 了解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成就、挑战及改革方向。 作业: 1. 分析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所面临的挑战。 2. 阅读材料:柳卸林. 基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1): 18-27. 知识单元 10:公共管理创新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从公共管理到公共治理。 2. 关于创新概念内涵的再思考。 3. 从公共治理到国家治理现代化。 学习目标: 1. 了解由公共管理向公共治理的转变。 2. 掌握公共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概念内涵。 3. 创新内涵和外延的再思考及启示。 作业: 1. 公共治理与公共管理有何区别? 2. 阅读材料:薛澜. 顶层设计与泥泞前行: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J]. 公共管理学 报, 2014, 11(4): 1-6, 139. 吴金希. “创新”概念内涵的再思考及启示意义[J]. 学习与探索, 2015, (4): 1-5. 知识单元 11:创新 2.0 与政府 2.0 参考学时:4 学时 学习内容: 1. 创新 2.0 的定义和特征。 2. 创新 2.0 下的政府 2.0。 学习目标: 1. 掌握创新 2.0、政府 2.0 的含义和演化过程。 2. 理解政府治理创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作业: 1. 企业管理与政府管理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显著区别?你还知道哪些企业的管 理模式对政府有借鉴意义? 2. 阅读材料:石亚军. 当前推进政府职能根本转变亟需解决的若干深层问题[J]. 中国 行政管理, 2015, (6): 8-20
孟庆国.政府2.0-一电子政务服务创新的趋势.电子政务E-Government,,2012, (11h2-7. 知识单元12:创新战略与政策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内容: 1.创新与战略:概念与理论发展。 2.从科技政策到创新政策:起源、发展、作用和展望。 3。我国创新政箭解读 学习目标 理解战略管理与创新的区别和联系 2. 掌握我国科技政策到创新政策的演变过程 作业: 1。如何理解创新战略的作用? 分析中国创新政策演变模式 阅读材料:刘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政策的四个里程碑.中国科技论坛,2008 (10:3-5,23. 知识单元13:创新精神与创新文化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创新精神与创新文化概念剖析 2 创新神 创新 化的中外比较 3. 创新型社会视角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文化。 学习目标: 1.掌握创新精神与创新文化的本质及政策涵义。 2.从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视角理解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 作业 如何分别从社会、国家和个人的角度,理解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 2。阅读材料:吴金希:理解创新文化的一个综合性框架及其政策涵义川.中国软科学 2011565-73 知识单元14: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牛P208) 参老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 大学研究是如何影响产业创新的 一些中外研究总结 3.从“科学推动”御“技术商业化”。 学材日标. 1.掌握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 理解创新创业教有专门课程群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 作业: 1.创新理念下,我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哪些差距?试指出努力方向。 2.你希望大学创新创业教有专门课程群应包括哪些课程?希望学到哪些技能? 知识单元15:创新者的培并 参考学时:4学时
孟庆国. 政府 2.0——电子政务服务创新的趋势[J]. 电子政务 E-Government, 2012, (11): 2-7. 知识单元 12:创新战略与政策 参考学时:4 学时 学习内容: 1. 创新与战略:概念与理论发展。 2. 从科技政策到创新政策:起源、发展、作用和展望。 3. 我国创新政策解读。 学习目标: 1. 理解战略管理与创新的区别和联系。 2. 掌握我国科技政策到创新政策的演变过程。 作业: 1. 如何理解创新战略的作用? 2. 分析中国创新政策演变模式。 3. 阅读材料:刘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政策的四个里程碑[J]. 中国科技论坛, 2008, (10): 3-5, 23. 知识单元 13:创新精神与创新文化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创新精神与创新文化概念剖析。 2. 创新精神与创新文化的中外比较。 3. 创新型社会视角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文化。 学习目标: 1. 掌握创新精神与创新文化的本质及政策涵义。 2. 从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视角理解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 作业: 1. 如何分别从社会、国家和个人的角度,理解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 2. 阅读材料:吴金希:理解创新文化的一个综合性框架及其政策涵义[J]. 中国软科学, 2011, (5): 65-73. 知识单元 14: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牛 P208)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 大学研究是如何影响产业创新的?一些中外研究总结。 3. 从“科学推动”到“技术商业化”。 学习目标: 1. 掌握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 理解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 作业: 1. 创新理念下,我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哪些差距?试指出努力方向。 2. 你希望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应包括哪些课程?希望学到哪些技能? 知识单元 15:创新者的培养 参考学时:4 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