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完全信息条件下:厂商根据求职者的劳动生产率给予相应 的平均工资。因此,高生产率者每年可以得到¥20000的 工资,低生产率者每年可得到¥0000工资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如果厂商不能确定每个求职者的实 际劳动生产率,只好给予每位员工平均工资¥15000,即 牺牲高生产率者的收入补贴低生产率员工 但是,如果厂商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通过利用求职荐释放 的市场信号来改善自身的不利选择境况,那么,市场运行 状况将会得到改变。假设y为求职者受教育年限,也代表 教育程度。一般地,受教育时间越长,教育成本越高(学费、 书籍费、放弃工资的机会成本、必须努力学习得到好分数 的心理成本等),且为达到相同的教育程度,低生产率者的 受教育成本高于高生产率者。例如,少数学生似乎亳万费 力地就连跨几级,成为少年大学生,而少数学生费九牛二 虎之力学习还是留级,只好小学毕业就参加工作
6 ❖ 完全信息条件下:厂商根据求职者的劳动生产率给予相应 的平均工资。因此,高生产率者每年可以得到¥20000的 工资,低生产率者每年可得到¥l0000工资。 ❖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如果厂商不能确定每个求职者的实 际劳动生产率,只好给予每位员工平均工资¥15000,即 牺牲高生产率者的收入补贴低生产率员工。 ❖ 但是,如果厂商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通过利用求职荐释放 的市场信号来改善自身的不利选择境况,那么,市场运行 状况将会得到改变。假设y为求职者受教育年限,也代表 教育程度。一般地,受教育时间越长,教育成本越高(学费、 书籍费、放弃工资的机会成本、必须努力学习得到好分数 的心理成本等),且为达到相同的教育程度,低生产率者的 受教育成本高于高生产率者。例如,少数学生似乎毫万费 力地就连跨几级,成为少年大学生,而少数学生费九牛二 虎之力学习还是留级,只好小学毕业就参加工作
☆假定前者教育成本是:c1y)=40000y 后者教育成本是:c2y)=20000y ◆再假定教育对提高个人的生产率没有任何作用,其唯 一价值就是作为一个信号。 假定厂商使用如下决策规则:任何受教育水平≥y* 的人都作为乙组的人并给予20000的工资;任何受 教育水平<y*的都作为甲组的人并给予10000的工 资
7 ❖ 假定前者教育成本是:C1 (y)=40000y 后者教育成本是:C2 (y)=20000y ❖ 再假定教育对提高个人的生产率没有任何作用,其唯 一价值就是作为一个信号。 ❖ 假定厂商使用如下决策规则:任何受教育水平≥y* 的人都作为乙组的人并给予20000的工资;任何受 教育水平<y* 的都作为甲组的人并给予10000的工 资
组1 大200000 学教育的价值 c1(y)=4000 100000 教育的收益 B(y) 123456 组1对y的最优选择
8 100000 200000 0 大 学 教 育 的 价 值 组1对y的最优选择 y * 1 2 3 4 5 6 B(y) C1 (y)=40000y a组1 教育的收益
组2 大200000 学教育的价值 c2y)=20000y 100000 教育的收益 B(y) 123456 组2对y的最优选择y
9 100000 200000 0 组2对y的最优选择 y * 1 2 3 4 5 6 B(y) C2 (y)=20000y b组2 大 学 教 育 的 价 值 教育的收益
◇如果高生产率组工人比低生产率组工人更容易获得教 育,教育就能成为高生产率组工人的一个有用信号。 在a图中,低生产率组会选择y=0的教育水平,因为 教育的成本大于增加的收入。然而,在b图,高生产 率组将会选择y=4的教育水平,因为收入上的得益 大于成本。 令只要y>25,甲组的人就不会接受教育; ☆只要y<5,乙组的人就不会收受教育 ◇结论:高生产率的人会用接受大学教育来发出他们生 产率的信号,而厂商会读出这一信号并向他们提供较 高的工资
10 ❖ 如果高生产率组工人比低生产率组工人更容易获得教 育,教育就能成为高生产率组工人的一个有用信号。 在a图中,低生产率组会选择y=0的教育水平,因为 教育的成本大于增加的收入。然而,在b 图,高生产 率组将会选择y *=4 的教育水平,因为收入上的得益 大于成本。 ❖ 只要y * >2.5,甲组的人就不会接受教育; ❖ 只要 y * <5,乙组的人就不会收受教育。 ❖ 结论:高生产率的人会用接受大学教育来发出他们生 产率的信号,而厂商会读出这一信号并向他们提供较 高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