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泋贸易地理 主讲人宋国瑛 前言 国际贸易是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地图的变化逐渐形成的,主要分成两个 阶段:1、伟大的地理大发现;2、帝国主义时期列强瓜分世界。国际贸易也 就随之形成 人类第一次进行国际贸易的历史可追溯到部落崩溃奴隶社会兴起之初 的年代。由于生产的进步出现了阶级和私有制,国家形成,使人们由最初的 物物交换发展成为集团之间的贸易,最终越出国界,发展成国家之间的贸易。 当初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奢侈品。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贸易中 心一直在地中海沿岸(从地中海的东岸腓尼基和迦太基古希腊一古罗马) 大西洋、太平洋。总之,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和地理环境密不可分的。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 、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就是研究世界上个国家(包括国家集团) 各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和交换的地理分布与地理格局的特征及 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简单地说: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 是贸易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商品流通的规律和特点的关系。 1、分析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对国际经济贸易所起的 作用,这是最基本的因素 2、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重点是国际贸易地理分布、 地理格局。因为国际商品的流向和流量及结构的变化是和其生产力 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 、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学科属性 肯定的讲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属于综合性的学科(边缘学科)。主 要表现在地理学科和经济学科的关系上即是自然地理、区域地理、 经济地理的分支又是国际贸易的分支。但国际贸易是以地理为基础。 第二节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研究的内容、任务及方法 、研究的内容 (一)影响国际经济贸易的诸因素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及劳动力发展的素
1 1 国际经济贸易地理 主讲人 宋国瑛 前 言 国际贸易是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地图的变化逐渐形成的,主要分成两个 阶段:1、伟大的地理大发现;2、帝国主义时期列强瓜分世界。国际贸易也 就随之形成。 人类第一次进行国际贸易的历史可追溯到部落崩溃奴隶社会兴起之初 的年代。由于生产的进步出现了阶级和私有制,国家形成,使人们由最初的 物物交换发展成为集团之间的贸易,最终越出国界,发展成国家之间的贸易。 当初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奢侈品。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贸易中 心一直在地中海沿岸(从地中海的东岸腓尼基和迦太基—古希腊—古罗马)、 大西洋、太平洋。总之,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和地理环境密不可分的。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 一、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就是研究世界上个国家(包括国家集团)、 各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和交换的地理分布与地理格局的特征及 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简单地说: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 是贸易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商品流通的规律和特点的关系。 1、分析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对国际经济贸易所起的 作用,这是最基本的因素。 2、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重点是国际贸易地理分布、 地理格局。因为国际商品的流向和流量及结构的变化是和其生产力 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 二、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学科属性 肯定的讲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属于综合性的学科(边缘学科)。主 要表现在地理学科和经济学科的关系上即是自然地理、区域地理、 经济地理的分支又是国际贸易的分支。但国际贸易是以地理为基础。 第二节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研究的内容、任务及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一)影响国际经济贸易的诸因素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及劳动力发展的素
质、社会综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等。 (二)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研究 进出口商品市对外贸易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 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商品竞争力大小的标志,所以对商品的种 类、流向、流量的地理研究是国际贸易地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如: 我国改革开放后国际交往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越来越突出,地位 不断提高。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额206亿美元,2001年增加到 5097.9亿美元,从世界第32位提高到世界第六位。贸易地区从近 邻扩大到五大洲的每一个角落。 (三)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地区差异和地区格局的研究 二、基本任务 国贸地理的三大任务文化教育理论研究实践应用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海陆分布、地形与国际贸易 、海陆分布的特点及意义 地形的种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多样的地形发展多种经营 2、独特的地形发展旅游业 3、盆地、洼地对环境的影响 4、海底大陆架对经济的重要作用 5、高山地带火山地震频繁地热资源丰富 第二节气候条件与国际贸易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地理分布 二、气候对人类经济贸易活动的影响 1、世界气候类型的多样性。 2、气候的差异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3、气候的差异影响着居民的消费习惯。 4、灾害性气候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正常运行。 5、气候影响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 6、适宜性气候可成为一种资源,为人类的经贸活动获得更大 的效益。 第三节水环境与国际贸易 世界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但真正能利用的水只有2.7% 他们存在于江、河、湖及冰川高山和地下水中
2 2 质、社会综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等。 (二)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研究 进出口商品市对外贸易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 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商品竞争力大小的标志,所以对商品的种 类、流向、流量的地理研究是国际贸易地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如: 我国改革开放后国际交往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越来越突出,地位 不断提高。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额206亿美元,2001年增加到 5097.9亿美元,从世界第32位提高到世界第六位。贸易地区从近 邻扩大到五大洲的每一个角落。 (三)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地区差异和地区格局的研究 二 、基本任务 国贸地理的三大任务 文化教育 理论研究 实践应用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海陆分布、地形与国际贸易 一、海陆分布的特点及意义 二、地形的种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多样的地形发展多种经营 2、独特的地形发展旅游业 3、盆地、洼地对环境的影响 4、海底大陆架对经济的重要作用 5、高山地带火山地震频繁地热资源丰富 第二节 气候条件与国际贸易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地理分布 二、气候对人类经济贸易活动的影响 1、世界气候类型的多样性。 2、气候的差异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3、气候的差异影响着居民的消费习惯。 4、灾害性气候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正常运行。 5、气候影响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 6、适宜性气候可成为一种资源,为人类的经贸活动获得更大 的效益。 第三节 水环境与国际贸易 世界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但真正能利用的水只有2.7%。 他们存在于江、河、湖及冰川高山和地下水中
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 1、山高水长、河流众多,水资源极其丰富。 2、内流区域面积广大。 欧洲河流特点: 1、河网密布、水量较大。 2、通航里程较长 非洲河流特点 1、多峡谷、急流、瀑布水利资源丰富,但由于高原地形不 利于航行 美洲河流特点 、流程长 2、流域面积广 3、水量大。 从整个世界的水电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来看不均匀;中国、俄 罗斯、美国、巴西、刚果五国水能蕴藏量就占世界一半。我国仅 开发5.5%,潜力还很大。 欧洲河流总体运用较到位,尤其是莱因-美因-多瑙河的沟 通,促进了欧盟及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四节地理位置与国际贸易 各地经纬位置不同必须注意其流向,才能有利于国际贸易 的发展。 海陆位置的不同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 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化,会使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产业结构和 布局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国际贸易。 四、地理位置的优劣影响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 五、政治地理位置更直接影响对外贸易。 第三章社会人文因素与国际贸易 社会人文因素是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文事物和 条件在空间上的组合构成人文地理环境,包括民族、语言、宗教、 政治状况、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等诸因素。 第一节世界国家与地区 国家的分布与类型 (一)按政治经济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分成: 1、第一世界一美国 2、第二世界一发达国家
3 3 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 1、山高水长、河流众多,水资源极其丰富。 2、内流区域面积广大。 欧洲河流特点: 1、河网密布、水量较大。 2、通航里程较长。 非洲河流特点: 1、多峡谷、急流、瀑布水利资源丰富,但由于高原地形不 利于航行。 美洲河流特点: 1、流程长 2、流域面积广 3、水量大。 从整个世界的水电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来看不均匀;中国、俄 罗斯、美国、巴西、刚果五国水能蕴藏量就占世界一半。我国仅 开发5.5%,潜力还很大。 欧洲河流总体运用较到位,尤其是莱因-美因-多瑙河的沟 通,促进了欧盟及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四节 地理位置与国际贸易 一、各地经纬位置不同必须注意其流向,才能有利于国际贸易 的发展。 二、海陆位置的不同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化,会使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产业结构和 布局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国际贸易。 四、地理位置的优劣影响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 五、政治地理位置更直接影响对外贸易。 第三章社会人文因素与国际贸易 社会人文因素是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文事物和 条件在空间上的组合构成人文地理环境,包括民族、语言、宗教、 政治状况、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等诸因素。 第一节 世界国家与地区 一、国家的分布与类型 (一)按政治经济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分成: 1、第一世界--美国 2、第二世界--发达国家
3、第三世界一发展中国家(一般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 国家) (二)按政治经济制度可把世界分成 1、计划经济国家 2、市场经济国家 我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按综合国力划分可把世界分成 1、超级大国 2、发达国家 3、发展中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1998年全球80%的国民生产总值集中在 16%的世界人口中,其中主要是北美、欧洲和日本。世界富有国 家的人均收入平均为25480美元。 见表 年人均收入 美元 名次 国家名称 97年 98年 1卢森堡 45440 45100 2瑞士 44430 39980 3挪威 34310 4丹麦 32500 33040 5日本 32850 32350 6新加坡 32940 30170 7英国 28740 29240 8冰岛 27960 27830 9奥地利 27960 26830 10德国 28260 26570 发展中国家 面积占世界60%,人口占世界80%,总体上是资源丰富、位置 重要、人口众多、潜力重大。尤其是石油、热带经济作物即稀有 矿物资源非常丰富。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1998年所有发展中国家 的人均收入为1250美元。分配不均,大体分成四类 高收入的石油输出国 2、中等收入的性新工业化国家 3、经济正在转型(正腾飞)国家 4、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
4 4 3、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一般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 国家) (二)按政治经济制度可把世界分成: 1、计划经济国家 2、市场经济国家 我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按综合国力划分可把世界分成: 1、超级大国 2、发达国家 3、发展中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1998年全球80%的国民生产总值集中在 16%的世界人口中,其中主要是北美、欧洲和日本。世界富有国 家的人均收入平均为25480美元。 见表 年人均收入 美元 名次 国家名称 97年 98年 1 卢森堡 45440 45100 2 瑞士 44430 39980 3 挪威 36090 34310 4 丹麦 32500 33040 5 日本 32850 32350 6 新加坡 32940 30170 7 英国 28740 29240 8 冰岛 27960 27830 9 奥地利 27960 26830 10 德国 28260 26570 发展中国家 面积占世界60%,人口占世界80%,总体上是资源丰富、位置 重要、人口众多、潜力重大。尤其是石油、热带经济作物即稀有 矿物资源非常丰富。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1998年所有发展中国家 的人均收入为1250美元。分配不均,大体分成四类: 1、高收入的石油输出国; 2、中等收入的性新工业化国家 3、经济正在转型(正腾飞)国家 4、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1998年占世界人口57%的贫穷国家已达63 个。他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6%,生活在 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口高达12亿。全球最穷的十国为; 1、卢旺达|2、埃塞俄比亚3、刚果4、塞拉利昂 5、布隆迪6、几内亚比绍|7、尼日尔8、厄立特里亚 9、尼泊尔「10、莫桑比克 二、各种类型国家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由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绝对 优势,他们仍然利用自己垄断地位力图维持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谋取单方面利益。 表现在 1、利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制定和推行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条约 和协议,如有反对轻者制裁,重者军事干涉。 2、通过贷款附加种种政治和经济条件以达到干涉其内政和控 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 3、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某些条款,对内加强立法,加强管理 贸易。对外推行贸易自由化,使其产品顺利打入发展国家市场 4、积极组建地区性组织,对内实行一体化,对外实行贸易保 护 5、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实行单边主义,对自己有利的就实行, 不利的就拒绝。 (二)发展中国家在新形势下,加强合作,对加速发展和提高 发展中国家的应变能力以迎接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挑战是非常重 要的。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平等、团结、互补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 加强合作,使其经济融于世界经济, 应采取的措施 1、在国内釆取经济保护,并对外国企业进行监督、限制、大 力发展自己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行使主权。 2、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争取主动权,采取一致的行动, 打破国际垄断资本对世界市场和价格的垄断,从而保证其原料和 初级产品的价格取得重要成果。 3、要求国际金融组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基金,放宽贷 款的条件,从而使其国际货币金融制度得到改革
5 5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1998年占世界人口57%的贫穷国家已达63 个。他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6%,生活在 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口高达12亿。全球最穷的十国为; 1、卢旺达 2、埃塞俄比亚 3、刚果 4、塞拉利昂 5、布隆迪 6、几内亚比绍 7、尼日尔 8、厄立特里亚 9、尼泊尔 10、莫桑比克 二、各种类型国家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由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绝对 优势,他们仍然利用自己垄断地位力图维持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谋取单方面利益。 表现在: 1、利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制定和推行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条约 和协议,如有反对轻者制裁,重者军事干涉。 2、通过贷款附加种种政治和经济条件以达到干涉其内政和控 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 3、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某些条款,对内加强立法,加强管理 贸易。对外推行贸易自由化,使其产品顺利打入发展国家市场。 4、积极组建地区性组织,对内实行一体化,对外实行贸易保 护。 5、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实行单边主义,对自己有利的就实行, 不利的就拒绝。 (二)发展中国家在新形势下,加强合作,对加速发展和提高 发展中国家的应变能力以迎接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挑战是非常重 要的。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平等、团结、互补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 加强合作,使其经济融于世界经济。 应采取的措施: 1、在国内采取经济保护,并对外国企业进行监督、限制、大 力发展自己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行使主权。 2、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争取主动权,采取一致的行动, 打破国际垄断资本对世界市场和价格的垄断,从而保证其原料和 初级产品的价格取得重要成果。 3、要求国际金融组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基金,放宽贷 款的条件,从而使其国际货币金融制度得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