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变换、常微分方程和二阶偏微分方程等,能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具备空间变换和解普通二阶常或偏微分方程的能 力,能够运用数学物理方法基础知识对复杂物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 方案,并且能够解决该问题。培养学生教学与研究方法的能力。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基于数学物理方法知识,能够联系实际情况,对 物理问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前景作出正确的判断。了解数学物理方法前沿领域的 概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终身学习与自我反思等科学素质。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1 2 3 31堂挥专业理论基础:系统堂探物理学的挂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物理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形成科学物理观念,能运用 物理学理论和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定性或定量地解释自然现象, 并整合形成物理学科教学知识 3.2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实验原理、实验 方法和实验技能,具备较强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能设计自制简 单的中学物理教学教具并应用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3.3认识学科作用:了解物理学相关研究方向前沿、发展动态和 应用前景,了解物理学在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程中的重要 作用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关系, 了解跨学科知识 。理 学和计算机等跨学科知识对物理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运用 数学和计算机工具开展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与技术。熟练掌握一门 外语,掌握专业的核心外文词汇,能够阅读有关外文资料。 4.1擅长专业教学:掌握教有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掌握中学 物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技能,熟悉中 学物理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中学物理教材,能结合学生身心发展 和认知特点,运用物理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同时能以学生为 中心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并对学生的 学习效果作出科学评价 42熟悉技术手段:熟练掌捉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查 找、整合和建设教学资源,了解在线教有的基本方式方法。 4.3初具教研能力:了解先进教育理念,能够根据教学实践经验 结合具体学情开展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 7.1具有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认识到反思对于专业发展的重 要性,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善于发现问趣并能运用批判 性思维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 能力 72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与能力,能 够了解跟踪国内外物理学的发展动态,能适应国内外基础教有课 程改革与发展。能制定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理性分析自我, 主动提升自我
33 积分变换、常微分方程和二阶偏微分方程等,能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具备空间变换和解普通二阶常或偏微分方程的能 力,能够运用数学物理方法基础知识对复杂物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 方案,并且能够解决该问题。培养学生教学与研究方法的能力。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基于数学物理方法知识,能够联系实际情况,对 物理问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前景作出正确的判断。了解数学物理方法前沿领域的 概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终身学习与自我反思等科学素质。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目标 1 2 3 3.1 掌握专业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物理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物理观念,能运用 物理学理论和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定性或定量地解释自然现象, 并整合形成物理学科教学知识。 3.2 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实验原理、实验 方法和实验技能,具备较强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能设计自制简 单的中学物理教学教具并应用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3.3 认识学科作用:了解物理学相关研究方向前沿、发展动态和 应用前景,了解物理学在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 作用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关系,了解跨学科知识。理解数 学和计算机等跨学科知识对物理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运用 数学和计算机工具开展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与技术。熟练掌握一门 外语,掌握专业的核心外文词汇,能够阅读有关外文资料。 √ √ 4.1 擅长专业教学: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中学 物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技能,熟悉中 学物理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中学物理教材,能结合学生身心发展 和认知特点,运用物理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同时能以学生为 中心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科学评价。 4.2 熟悉技术手段:熟练掌握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查 找、整合和建设教学资源,了解在线教育的基本方式方法。 4.3 初具教研能力:了解先进教育理念,能够根据教学实践经验, 结合具体学情开展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 √ √ 7.1 具有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认识到反思对于专业发展的重 要性,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批判 性思维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 能力。 7.2 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与能力,能 够了解跟踪国内外物理学的发展动态,能适应国内外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与发展。能制定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理性分析自我, 主动提升自我。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核心阅读材料,原则上应为经典或前沿文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 教材 数学物理方法(第四版, 梁昆淼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18.6 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 姚端正等 科学出版社 2018.8 参考 书目 物学物理方法全程导坐 及习题全解(第4版) 苗明川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1.5 (2)课程网站 数学物理方法北京大学中国大学MO0C(幕课 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PKU-1003469012?tid=1003709007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 课后作业(权重1/3) 握程度:每次作业单独评分。 平时成绩(30% 期中考试(权重13)主要考核学生对复变函数部分学习情况评分。 出勤及课堂表现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 (权重13) 发言的丽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勒情况评分。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填空题、应用题、计算题和证明题等 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60%,能力题约占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对应的 主要 章节 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方法和手段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11复数与复数运 1,理解复变函数 在阅读课 第一章 12复变函数 2,了解多值函数 程内容和 复变 3 掌握导数和解 1.3导数: 理论 查阅文献 1 析函授: 教学 的基础 数 14解析函数: 4,堂握平面标量 完成课外 1.5平面标量场: 1.6多值函数 作业 2.1复变函数的积 在阅读课 第二章 1理解复变函 程内容和 分: 积分: 理论 查阅文献 复变函 22柯西定理 1、2 数积分 2.3不定积分 ,掌握柯西定理 教学 3 的基础上 掌握柯西公式 完成课外 2.4柯西公式 作化 第三章3.1复数项级数: 1.了解复数项级 4 理论在阅读课1、2、3
34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核心阅读材料,原则上应为经典或前沿文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 教材 数学物理方法(第四版) 梁昆淼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6 参考 书目 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 姚端正等 科学出版社 2018.8 数学物理方法全程导学 及习题全解(第 4 版) 苗明川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1.5 (2)课程网站 数学物理方法_北京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PKU-1003469012?tid=1003709007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30%) 课后作业(权重1/3)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 握程度;每次作业单独评分。 期中考试(权重1/3) 主要考核学生对复变函数部分学习情况评分。 出勤及课堂表现 (权重 1/3)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 发言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勤情况评分。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填空题、应用题、计算题和证明题等。 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60%,能力题约占 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 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章 复变函 数 1.1 复数与复数运 算; 1.2 复变函数; 1.3 导数; 1.4 解析函数; 1.5 平面标量场; 1.6 多值函数 1.理解复变函数; 2.了解多值函数; 3.掌握导数和解 析函授; 4.掌握平面标量 场。 3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 程内容和 查阅文献 的基础上 完成课外 作业 1 第二章 复变函 数积分 2.1 复变函数的积 分; 2.2 柯西定理; 2.3 不定积分; 2.4 柯西公式 1.理解复变函数 积分; 2.掌握柯西定理; 3.掌握柯西公式。 3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 程内容和 查阅文献 的基础上 完成课外 作业 1、2 第三章 3.1 复数项级数; 1.了解复数项级 4 理论 在阅读课 1、2、3
级数展3.2幂级数: 数 教学 程内容和 3.3泰勒级数展开: 2· 了解幂级数 查阅文献 34解析延拓: 3,掌握泰勒级数 的基础上 3.5洛朗级数展开: 4.了解解析延拓 完成课外 3.6孤立奇点的分类 5 掌握罗朗级数 作业 6 了解奇点分类 在阅读课 41留数定理: 第四章 堂提留数定理 程内容和 42应用留数定理计 算实变函数定积分 掌握应用留数 理论 查阅文献 定理计算实变函数 教学 的基础上 1、2 4.3计算定积分的 用 积分。 完成课外 充例题 作业 1了解周期函数 的傅里叶级数: 2,掌握有限区何 的函数的傅里叶级 5.1傅里叶级数 数 5.2傅里叶积分与傅 了解复数形式 在阅读课 第五章 里叶变换: 的傅里叶级数: 程内容和 积分变 530雨. 4,掌握非周期函 理论 查阅文献 换与δ 6 54拉些拉斯变换 数的值里叶积分 教学 的基础上 1、2、3 函数 5.5 拉普拉斯变换的 掌握函数的 完成课外 反演: 定义和性质 作业 5.6应用举例 6,了解δ函数的 导粉与傅里叶知 分 掌握拉普拉撕 变换及其反演。 6.1数学物理方程的 1 导出 理解定解问题 在阅读课 第六章 了解数学物理 62定解条件: 程内容和 方程的导出: 理论 查阅文就 定解问 6.3数学物理方程的 4 1、2、3 3,掌挥定解条件 教学 的基础上 分类 6.4达朗贝尔公式定 了解达朗贝尔公 完成课外 式定解问题。 作业 解间题 7.1齐次方程的分离 1,掌握齐次方程 变法 的分离变量: 在阅读课 第七章 72非齐次振动方程 2 了解非齐次 程内容和 和输运方程: 动方程和输运方 查阅文款 分离变 7.3非齐次边界条件 程: 6 理论 的基础上 1、2 教学 量法 的外理 了解非齐次边 完成课外 7.4泊松方程 界条 作业 7.5分离变数法小结 4。掌握泊松方程
35 级数展开 3.2 幂级数; 3.3 泰勒级数展开; 3.4 解析延拓; 3.5 洛朗级数展开; 3.6 孤立奇点的分类 数; 2.了解幂级数; 3.掌握泰勒级数; 4.了解解析延拓; 5.掌握罗朗级数; 6.了解奇点分类。 教学 程内容 和 查阅文献 的基础上 完成课外 作业 第四章 留数定 理及应用 4.1 留数定理; 4.2 应用留数定理计 算实变函数定积分; 4.3 计算定积分的补 充例题 1.掌握留数定理; 2.掌握应用留数 定理计算实变函数 积分。 4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 程内容 和 查阅文献 的基础上 完成课外 作业 1 、 2 第五章 积分变 换与 δ 函数 5.1 傅里叶级数; 5.2 傅里叶积分与傅 里叶变换; 5.3 δ 函数; 5.4 拉普拉斯变换; 5.5 拉普拉斯变换的 反演; 5.6 应用举例 1.了解周期函数 的傅里叶级数; 2.掌握有限区间 的函数的傅里叶级 数; 3.了解复数形式 的傅里叶级数; 4.掌握非周期函 数的傅里叶积分; 5.掌握 δ 函数的 定义和性质; 6.了解 δ 函数的 导数与傅里叶积 分; 7. 掌握拉普拉斯 变换及其反演。 6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 程内容 和 查阅文献 的基础上 完成课外 作业 1 、 2 、 3 第六章 定解问题 6.1 数学物理方程的 导出; 6.2 定解条件; 6.3 数学物理方程的 分类; 6.4 达朗贝尔公式定 解问题 1.理解定解问题; 2.了解数学物理 方程的导出; 3.掌握定解条件; 4.了解达朗贝尔公 式定解问题。 4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 程内容 和 查阅文献 的基础上 完成课外 作业 1 、 2 、 3 第七章 分离变 量法 7.1 齐次方程的分离 变数法; 7.2 非齐次振动方程 和输运方程; 7.3 非齐次边界条件 的处理; 7.4 泊松方程; 7.5 分离变数法小结 1.掌握齐次方程 的分离变量; 2.了解非齐次振 动方程和输运方 程; 3.了解非齐次边 界条件; 4.掌握泊松方程。 6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 程内容 和 查阅文献 的基础上 完成课外 作业 1 、 2
1,了解特殊函数 第八章 81特殊函数常微分 常微分方程 方程: 2. 掌握常点邻域 在阅读课 二价眉 82常点邻域上的级 上的级数解法: 程内容和 微分方 数解法 3,堂据正则奇点 理论 查阅文献 级粉 解法本 83正则奇点邻域 邻域上的级数解 教学 的基础上 1、2 的级数解法: 法: 完成课列 征值问 8.4施图姆一刘维尔 4 了解施图婚 作业 顺 本征值问题 刘维尔本征值问同 题 1,草握轴对称球图 在阅读课 91轴对称球函数。 数 程内容和 笋九音 92连带勒让德函 2.了解连带勒让德 理论 查阅文献 A 球函数 函数 教学 的基础上 1、2 9.3 一般的球函数 3, 了解一般的球函 完成课外 数。 作业 101三类柱函数 10,2贝塞尔方程 在阅读课 10.3柱函数的渐近 掌握贝塞尔函 程内容和 公式: 第十音 理论 查阅文献 104虚宗量贝寒尔 2.了解柱函数」 6 柱函数 方程 3 了解球贝塞尔 教学 的基础上 1、2 10.5球贝塞尔方程: 完成课外 方程的幂级数解。 作业 10.6可化为贝塞尔 方程的方程 11泊松方程的格 林函数法: 1 了解泊松方程 11.2用电像法求格 的格林函数: 在阅读课 第十 林函数: 2,掌握用电像法 程内容和 11.3含时间的格林 求格林函数 理论 查阅文献 格林函 函数 了解含时间的 教学 12 的基础上 数 11.4用冲量定理法格林函数: 完成课外 求格林函数: 4了解用冲量定 作业 11.5推广的格林公 理法求格林函数。 式及其应用 合计 48 36
36 第八章 二阶常 微分方 程级数 解法本 征值问 题 8.1 特殊函数常微分 方程; 8.2 常点邻域上的级 数解法; 8.3 正则奇点邻域上 的级数解法; 8.4 施图姆一刘维尔 本征值问题 1.了解特殊函数 常微分方程; 2.掌握常点邻域 上的级数解法; 3.掌握正则奇点 邻域上的级数解 法; 4. 了解施图姆一 刘维尔本征值问 题。 4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 程内容和 查阅文献 的基础上 完成课外 作业 1、2 第九章 球函数 9.1 轴对称球函数; 9.2 连带勒让德函 数; 9.3 一般的球函数 1.掌握轴对称球函 数; 2. 了解连带勒让德 函数; 3.了解一般的球函 数。 4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 程内容和 查阅文献 的基础上 完成课外 作业 1、2 第十章 柱函数 10.1 三类柱函数; 10.2 贝塞尔方程; 10.3 柱函数的渐近 公式; 10.4 虚宗量贝塞尔 方程; 10.5 球贝塞尔方程; 10.6 可化为贝塞尔 方程的方程 1.掌握贝塞尔函 数; 2.了解柱函数; 3.了解球贝塞尔 方程的幂级数解。 6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 程内容和 查阅文献 的基础上 完成课外 作业 1、2 第十一 章 格林函 数 11.1 泊松方程的格 林函数法; 11.2 用电像法求格 林函数; 11.3 含时间的格林 函数; 11.4 用冲量定理法 求格林函数; 11.5 推广的格林公 式及其应用 1.了解泊松方程 的格林函数; 2.掌握用电像法 求格林函数; 3.了解含时间的 格林函数; 4 . 了解用冲量定 理法求格林函数。 4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 程内容和 查阅文献 的基础上 完成课外 作业 1、2 合 计 48 --
《原子物理学》教学大纲 (Atomic Physics) 基本信息 课程 B1400012 课程 代码 必修■选修口 尾性 学分 3 总学时 48 理论 48 上机 0 实训 学时 学时 学时 0 课程 公共基础口 综合素质口 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口专业基础口 类别 专业主干口专业方向口专业任选口顶峰课程口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高等数学 课程 开课 话用 单位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 物理学(师范) 课程 负责人 韩平 摆写人 韩平 审核人 孙诚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原 理学》是物理学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研究原子结构的建立及其 属性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课程在侧重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构建原子的结构模型。 主要依据的实验事实有,氢原子光谱、碱金属光谱、弗兰克赫兹实验、塞曼效应 及斯特盖拉赫实验等以及实验条件和结果的描述与分析:为了对原子的认知有 个完整的理论结构,课程中采用了与原子认知历史一致的做法,引入的量子力学 初步。课程对X射线的产生和特点以及对原子核的组成结构做了简介,对物质的 本 子构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做 。本课程强调相关物理实验的分析 物理概念和物理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创新能力,为后 继学习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Atomic physics is an important fundamental course for physics majors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The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may be subdivided into two broad categories: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ies of quantum physic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mentary quantum theory to atom,molecular,nuclear,and particle physics. Our basic objectives in this course are twofold:first to provide simple,clear,and mathematically uncomplicated explanations of physical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atomic physics.Secondly,to clarify and show support for these theories through a broad range of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examples.In this regard,we have attempted to answer questions,such as:The spectrum of hydrogen atoms and their energy level? What is the atomic effective magnetic moment?How to explain the fine structure and Zeeman effects?What is the X-ray?How to arrange the electrons in atom?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37 《原子物理学》教学大纲 (Atomic Physics) 一、基本信息 课程 代码 B1400012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3 总学时 48 理论 学时 48 上机 学时 0 实训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专业方向□专业任选□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高等数学 开课 单位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适用 专业 物理学(师范) 课程 负责人 韩平 撰写人 韩平 审核人 孙诚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原子物理学》是物理学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研究原子结构的建立及其 属性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课程在侧重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构建原子的结构模型。 主要依据的实验事实有,氢原子光谱、碱金属光谱、弗兰克赫兹实验、塞曼效应 及斯特盖拉赫实验等以及实验条件和结果的描述与分析;为了对原子的认知有一 个完整的理论结构,课程中采用了与原子认知历史一致的做法,引入的量子力学 初步。课程对 X 射线的产生和特点以及对原子核的组成结构做了简介,对物质的 基本粒子构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了一定介绍。本课程强调相关物理实验的分析、 物理概念和物理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创新能力,为后 继学习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Atomic physics is an important fundamental course for physics majors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may be subdivided into two broad categor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ies of quantum physic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mentary quantum theory to atom, molecular,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Our basic objectives in this course are twofold: first to provide simple, clear, and mathematically uncomplicated explanations of physical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atomic physics. Secondly,to clarify and show support for these theories through a broad range of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examples. In this regard, we have attempted to answer questions, such as: The spectrum of hydrogen atoms and their energy level? What is the atomic effective magnetic moment? How to explain the fine structure and Zeeman effects? What is the X-ray? How to arrange the electrons in atom?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