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的植物既可进行_有性生殖,又能进行_无性生殖 、花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 3、有性生殖—一由_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 式,属于有性生殖。(凡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均属于有性生殖。 4、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5、有性生殖的意义:①有利于生物的进化。②适应能力强,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6、无性生殖——不经过_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_母体( 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无性生殖。例:竹用地下茎生殖,椒草用叶生殖,马铃薯用块茎生殖。(没有芽眼或芽的块茎在土壤中很快 就会腐烂) 7、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8、无性生殖的意义:①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主要意义)。②产生新个体速度快,有利于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 的新个体。③加快开花结实。 9、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_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10、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比较 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生殖细胞有无性别区分 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后代的遗传特性 有是双否 亲 无否母是 体 是否有利于保持亲本性状 l1、无性生殖的应用:扦插、嫁接 2、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 定根,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例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等用扦插茎的方法来繁育 13、扦插时:①要将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②茎段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辨认正反方向,以免插错;增加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③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减少伤口水分的散失)。 14、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_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 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例如:柿树、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嫁接根据接穗的不同,有两种方式:』枝接(以枝条为接穗)和芽接(以芽为接穗)。 6、嫁接时最关键的步骤是:_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_,以确保接穗成活 (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17、嫁接的结果表现的是:接穗的性状 18、通过_嫁接的方式可以让同一株植物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 19、植物组织培养—一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无菌条件下)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 20、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①繁殖速度快。②受季节影响小。③诱导变异容易。④有效脱去病毒,获得健康植株。 21、①“试管婴儿”、用“种子”繁殖后代_等属于有性生殖 ②_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扦插、嫁接、克隆、植物组织培养等属于无性生殖。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变态发育—一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_幼体与_成体_的_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 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变态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23、完全变态——像家蚕这样,发育经过卵(受精卵)、幼虫、蛹、成虫_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 为完全变态。例如:』家蚕、菜粉蝶、蜜蜂、蝇、蚊 24、美丽的“蝴蝶”(成虫)是由“毛毛虫”(幼虫)变成的 家蚕“作茧自缚”后进入蛹期。 26、若要提高蚕丝产量,应该延长家蚕的幼虫期。 27、不完全变态——像蝗虫这样,发育经过卵(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1、 有的植物既可进行 有性生殖 ,又能进行 无性生殖 。 2、 花最重要的结构是: 花蕊 。 3、 有性生殖——由 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结合形成 受精卵 ,再由 受精卵 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 式,属于有性生殖。(凡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均属于有性生殖。) 4、 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 双亲 的遗传特性。 5、 有性生殖的意义:①有利于生物的进化。②适应能力强,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6、 无性生殖——不经过 两性生殖细胞 的结合,由 母体(根、茎、叶) 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无性生殖。例:竹用地下茎生殖,椒草用叶生殖,马铃薯用块茎生殖。(没有芽眼或芽的块茎在土壤中很快 就会腐烂)。 7、 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 母体 的遗传特性。 8、 无性生殖的意义:①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主要意义)。②产生新个体速度快,有利于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 的新个体。③加快开花结实。 9、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 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 10、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比较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生殖细胞有无性别区分 有 无 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是 否 后代的遗传特性 双亲 母体 是否有利于保持亲本性状 否 是 11、无性生殖的应用: 扦插、嫁接 12、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 定根,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例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等用扦插茎的方法来繁育。 13、扦插时:①要将茎剪成 15~20 厘米长的茎段。②茎段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辨认正反方向,以免插错;增加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③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减少伤口水分的散失)。 14、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 芽或枝 (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 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例如:柿树、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15、嫁接根据接穗的不同,有两种方式: 枝接(以枝条为接穗)和芽接 (以芽为接穗)。 16、嫁接时最关键的步骤是: 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以确保接穗成活。 (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17、嫁接的结果表现的是: 接穗 的性状。 18、通过 嫁接 的方式可以让同一株植物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 19、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无菌条件下)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 20、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①繁殖速度快。②受季节影响小。③诱导变异容易。④有效脱去病毒,获得健康植株。 21、① “试管婴儿”、用“种子”繁殖后代 等属于有性生殖; ② 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扦插、嫁接、克隆、植物组织培养等属于无性生殖。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22、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体 与 成体 的 形态结构 和 生活习性 差异很大,这种 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变态发育包括 完全变态 和 不完全变态) 23、完全变态——像家蚕这样,发育经过 卵(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 为完全变态。例如: 家蚕、菜粉蝶、蜜蜂、蝇、蚊 。 24、美丽的“蝴蝶”(成虫)是由“毛毛虫”(幼虫)变成的。 25、家蚕“作茧自缚”后进入 蛹 期。 26、若要提高蚕丝产量,应该延长家蚕的 幼虫 期。 27、不完全变态——像蝗虫这样,发育经过 卵(受精卵)、若虫、成虫 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
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蜻蜓、金蝉 8、若虫与成虫的主要区别?_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 29、蜕皮的原因?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 金蝉脱壳”脱去的是_外骨骼。,脱壳后的蝉进入_成虫期。 0、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主要区别?_发育是否经过“蛹”期。 31、①完全变态发育的农业害虫(玉米螟、稻螟、菜青虫等),危害农作物最严重的发育时期是:幼虫期 消灭最佳时期为:幼虫期: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农业害虫,若虫和成虫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但蝗虫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蝗虫消灭最佳时期为若虫期。 32、比较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 发育方式 相同点 不同点 常见昆虫 发育起点发育过程发育特点 幼虫与成虫的形态家蚕、菜粉蝶、蜜 完全变态都是“有性生 卵、幼虫、蛹、成虫结构和生活习性差蜂、蝇、蚊 殖”的变态发受精卵 异大,有羽化现象 不完全变态育 卵、若虫、成虫若虫与成虫相似,蝗虫、蟋蟀、蝼蛄 无羽化现象 螳螂、蜻蜓、金蝉 33、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昆虫的发育方式:变态发育(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34、春末夏初_是青蛙繁殖的季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主要是在_水中完成的。 35、_雄蛙口角有一对_鸣囊,雄蛙_以鸣声招引雌蛙,(求偶行为) 36、体外受精—一雌雄蛙_抱对,雄蛙在雌蛙背上抱持许久,雌蛙产卵,雄蛙排出精子,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 完成受精,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 抱对”的意义:有利 受精 38、仔细观察水面,水中漂浮着一片片胶状透明的东西,里面有许多深色的小点,这就是青蛙产下的卵块, 里面有许多受精卵 39、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聾蚪→幼蛙→成蛙 40、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两栖动物的发育方式:多为“变态发育” 41、①受精卵→蝌蚪:蝌蚪像_鱼_,有尾,用_鰓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 ②蝌蚪→成蛙: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 鳃都逐渐萎缩消失,还形成了_肺,皮 肤_辅助呼吸,发育为能上陆地生活的成蛙。 42、比较蝌蚪与成蛙 生活环境 乎吸器官 形态结构 早期蝌蚪 只能生活在 中用_鳃呼吸 戎蛙 既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有四肢无尾 又能生活在陆地上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43、与青蛙一样,蟾蜍、大鲵、蝾螈等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也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_变 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因此大部分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_水域附近的潮湿地区 44、_水域环境的减少和污染危及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45、鸟类能产有硬壳保护的卵——鸟卵
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例如: 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蜻蜓、金蝉 。 28、若虫与成虫的主要区别? 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仅有翅芽 。 29、蜕皮的原因? 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 “金蝉脱壳”脱去的是 外骨骼 ,脱壳后的蝉进入 成虫 期。 30、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主要区别? 发育是否经过“蛹”期。 31、①完全变态发育的农业害虫(玉米螟、稻螟、菜青虫等),危害农作物最严重的发育时期是: 幼虫期 , 消灭最佳时期为: 幼虫期 ;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农业害虫,若虫和成虫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但蝗虫 成虫期 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蝗虫消灭最佳时期为 若虫期 。 32、比较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 发育方式 相同点 不同点 常见昆虫 发育起点 发育过程 发育特点 完全变态 都是“有性生 殖”的变态发 育。 受精卵 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与成虫的形态 结构和生活习性差 异大,有羽化现象。 家蚕、菜粉蝶、蜜 蜂、蝇、蚊 不完全变态 卵、若虫、成虫 若虫与成虫相似, 无羽化现象。 蝗虫、蟋蟀、蝼蛄、 螳螂、蜻蜓、金蝉 33、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 昆虫的发育方式: 变态发育(完全变态 或 不完全变态)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34、 春末夏初 是青蛙繁殖的季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主要是在 水 中完成的。 35、 雄蛙 口角有一对 鸣囊 ,雄蛙 以鸣声招引雌蛙 (求偶行为)。 36、体外受精——雌雄蛙 抱对 ,雄蛙在雌蛙背上抱持许久,雌蛙产卵,雄蛙排出精子,精子和卵细胞在 水 中 完成受精,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 37、“抱对”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受精率。 38、仔细观察水面,水中漂浮着一片片胶状透明的东西,里面有许多深色的小点,这就是青蛙产下的 卵块 , 里面有许多 受精卵 。 39、青蛙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40、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 两栖动物的发育方式: 多为“变态发育” 41、①受精卵→蝌蚪:蝌蚪像 鱼 ,有 尾 ,用 鳃 呼吸,只能生活在 水 中。 ②蝌蚪→成蛙:蝌蚪先长出 后肢 ;再长出 前肢 ; 尾、鳃 都逐渐萎缩消失,还形成了 肺 , 皮 肤 辅助呼吸,发育为能上陆地生活的成蛙。 42、比较蝌蚪与成蛙 生活环境 呼吸器官 形态结构 早期蝌蚪 只能生活在 水 中 用 鳃 呼吸 有 尾 无 四肢 成蛙 既能生活在 水 中, 又能生活在 陆地 上 用 肺 呼吸, 兼用 皮肤 辅助呼吸 有 四肢 无 尾 43、与青蛙一样,蟾蜍、大鲵、蝾螈等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也必须在 水中 进行,幼体要经过 变 态发育 才能上陆地生活。因此大部分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 水域附近的潮湿地区。 44、 水域环境的减少和污染 危及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45、鸟类能产有硬壳保护的卵—— 鸟卵
46、鸟卵的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 尖端 胚盘 钝端 师克膜卵黄 卵白 卵壳 系带 卵黄膜 (1)卵壳—一坚硬,起保护作用。卵壳上有_气孔一一保证胚胎发育时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2)卵壳膜——(2层),_起保护作用 (3)气室——(位于钝端,由内外两层卵壳膜围成。),_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4)卵白——(透明凝胶状物质),①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②起保护作用。 5)卵黄——(黄色),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 (6)卵黄膜 起保护作用 (7)胚盘——(是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内含_细胞核_),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8)系带——使卵黄固定在卵中央。 47、鸡卵的卵细胞包括:_卵黄膜、卵黄、胚盘 8、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受精卵的胚盘 49、从商场买回来的鸡蛋一般都不能孵化出小鸡,为什么?鸡卵未受精 50、鸡的受精卵开始发育是在_母鸡体内,卵产出后,胚胎发育停止,若要继续发育,则需要_适官的温度(指 与亲鸟体温一致的温度 51、(P19黑体字)鸟卵有哪些特点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鸟卵既可贮存丰富的_营养物质_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_卵壳、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 5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 复杂的_繁殖行为_。(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必须具有的行为。) 筑巢”是为了:产 、鸟的发育过程:受精卵→雏鸟→成鸟 55、鸟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鸟的发育方式:无变态发育 56、比较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方式和发育方式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多为“变态发育” [鸟类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受精卵一锥鸟一成鸟,无变态发育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57、遗传一—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58、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59、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如兔子毛的颜色) 60、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兔子的黑毛与白毛 6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62、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_控制性状的基因_ 63、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 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可见,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64、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_环境的影响。即生物体有许多_性状明 显的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65、生物体不是所有的性状都可以遗传:(1)基因控制的性状可以遗传。(2)环境引起的性状不能遗传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46、鸟卵的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 尖端 钝端 (1)卵壳——坚硬, 起保护作用。卵壳上有 气孔 ——保证胚胎发育时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2)卵壳膜——(2 层), 起保护作用 。 (3)气室——(位于钝端,由内外两层卵壳膜围成。), 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 (4)卵白——(透明凝胶状物质),①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②起保护作用。 (5)卵黄——(黄色), 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 (6)卵黄膜—— 起保护作用。 (7)胚盘——(是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内含 细胞核 ), 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8)系带—— 使卵黄固定在卵中央。 47、鸡卵的卵细胞包括: 卵黄膜、卵黄、胚盘 48、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 受精卵的胚盘 49、从商场买回来的鸡蛋一般都不能孵化出小鸡,为什么? 鸡卵未受精。 50、鸡的受精卵开始发育是在 母鸡体内 ,卵产出后,胚胎发育停止,若要继续发育,则需要 适宜的温度(指 与亲鸟体温一致的温度) 。 51、(P19 黑体字)鸟卵有哪些特点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鸟卵既可贮存丰富的 营养物质 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 卵壳、卵壳膜 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 5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 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 复杂的 繁殖行为 。(其中“ 求偶、交配、产卵 ”是必须具有的行为。) 53、“筑巢”是为了: 产卵、孵卵、育雏 54、鸟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雏鸟→成鸟 55、鸟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 鸟的发育方式: 无变态发育 56、比较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方式和发育方式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 或 “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 鸟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雏鸟→成鸟,无变态发育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57、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58、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59、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如兔子毛的颜色) 60、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 同一性状 的 不同表现形式 。(如兔子的黑毛与白毛) 6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62、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控制性状的基因 。 63、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 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可见,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64、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 环境 的影响。即生物体有许多 性状 明 显的表现了 基因 和 环境 共同作用的结果。 65、生物体不是所有的性状都可以遗传:(1)基因控制的性状可以遗传。(2)环境引起的性状不能遗传。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66、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67、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68、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系图(右侧包食左侧 70、染色体——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就是染色体 (1)染色体主要是由_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2)一条染色体上有_1个DNA分子和_多个蛋白质分子 71、DNA分子是长长的_链状_结构,外形很像一个_螺旋形的梯子,。DNA是遗传物质 72、基因一一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基因在DNA分子上) (1)一个DNA分子上有_多个基因。(2)基因中含有遗传信息。(3)不同的基因控制不同的性状 73、细胞核内的DNA分子和它们所携带的基因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染色体上 74、①在生物的_体细胞_(除_生殖细胞_外的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_成 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生殖细胞是指精子和卵细胞) ②一对基因(A和a)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细胞核 75、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 即:体细胞=受精卵=2精子=2卵细胞 76、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那么人的上皮细胞、精子、卵细胞、受精卵、成熟的红细胞中各有多少条染 色体?答:46条、23条、23条、46条、0条 7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 色体中各有一条_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78、生物的体细胞中,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_母方。因此,后代具有_父母双方的遗 传物质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79、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所选材料的特点:具有_明显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纯种:AA或a;杂种:Aa) 高茎×矮茎 子一代性状 高茎×高茎 亲代性状 亲代基因 DD x dd 生殖细胞基因 生殖细胞基因D 受精卵因 子二代基因 受精卵基因 Dd Dd Dd Dd 二代性状 子一代基因 Dd dd dd dd 代性状高高高高 ①因型(3种)DD:Dd;dd=1:2:1 茎茎茎茎 ②性状(2种)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66、 基因 控制生物体的 性状 。 67、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 生殖过程 把 基因 传递给子代。 68、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精子和卵细胞 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69、 基因 DNA 细 胞 生 物 细 体 胞 核 染 色 体 关系图(右侧包含左侧) 70、染色体——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就是染色体。 (1)染色体主要是由 DNA 分子 和 蛋白质分子 构成的。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 形态和数目 都是 一定的 。 (2)一条染色体上有 1 个 DNA 分子 和 多个 蛋白质分子。 71、DNA 分子是长长的 链状 结构,外形很像一个 螺旋形的梯子 。DNA 是遗传物质。 7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即基因在 DNA 分子上) (1)一个 DNA 分子上有 多个 基因。(2)基因中含有遗传信息。(3)不同的基因控制不同的性状。 73、细胞核内的 DNA 分子和它们所携带的基因大多 有规律 地集中在染色体上。 74、①在生物的 体细胞 (除 生殖细胞 外的细胞)中, 染色体、DNA 和基因 都是 成对 存在的。 成 对的基因 位于 成对的染色体 上。(生殖细胞是指精子和卵细胞) ②一对基因(A 和 a)位于一对染色体的 相同位置 上。 A B C ab c 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75、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 一半 。即:体细胞=受精卵=2 精子=2 卵细胞 76、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那么人的上皮细胞、精子、卵细胞、受精卵、成熟的红细胞中各有多少条染 色体?答:46 条、23 条、23 条、46 条、0 条 77、在形成 精子或卵细胞 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 减少一半 ,而且 不是任意的一半 ,是 每对染 色体中各有一条 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78、生物的体细胞中,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 父方 ,一条来自 母方 。因此,后代具有 父母双方 的遗 传物质。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79、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所选材料的特点:具有 明显相对性状 的 纯种 豌豆。(纯种:AA 或 aa;杂种:Aa) (2) 亲代性状 亲代基因 生殖细胞基因 受精卵基因 子一代性状 高茎 × 矮茎 DD dd D D d d Dd Dd Dd Dd 高 茎 高 茎 高 茎 高 茎 子一代基因 Dd Dd Dd Dd × 子一代性状 子一代基因 生殖细胞基因 受精卵基因 子二代性状 高茎 × 高茎 Dd Dd D d D d DD Dd Dd dd 高 茎 高 茎 高 茎 矮 茎 子二代基因 DD Dd Dd dd × 在子二代中: ①基因型(3种)DD : Dd :dd=1 : 2 : 1 ②性状(2种)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3 :1
(3)相对性状有_显性性状和_隐性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 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未表现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_: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 隐性基因_。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如D)和隐性基因(如d)。 (5)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所以,①基因组成为dd,表现为隐性性状(如矮茎); ②基因组成为DD或Dd,表现为显性性状(如高茎)。(Dd:当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只表现显 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6)扩展:DD、Dd、dd ① DDXDD→DD②Dd×Dd→DD、Dd、d(1:2:1)③dd×dd→dd ④ DDX Dd→DD、Dd(1:1)⑤Dd×dd→Dd、dd(1:1)⑥DD×dd→Dd (7)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做题方法? 【补充】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做题方法: ①有中生无“"为显性性状 1、判断谁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①题干中 若两亲本表现型相同,后代中有不同于 有;②用“有中生无”或“隐姓埋名来判断) 亲本的表现型,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2、从隐性性状入手。(因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 ( DdxDd→DD、Dd、dd) 成是确定的如dd) ②隐姓埋名“隐埋的"为隐性性状 3、用后代的dd,可以推出父母的基因组成 若两亲本表现型不同,且两亲本都为纯种,后代 只有一种表现型,则后代的表现型为显性性状 (如Dd×Dd→dd) DDXdd→Dd 4、按照题意做题即可 80、_蔡止近亲结婚 ①我国婚姻法规定:_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_之间禁止结婚 ②常见的隐性遗传病:白化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血友病 ③近亲结婚的危謇(或禁止近亲结婚的依据):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④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 有的发病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81、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前22对称为常染色体_:第23对称为_性染色体_。 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X大,Y小):女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 82、在男女体细胞、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体细胞(23对) 22对+XY 22对+XX L生殖细胞(23条)22条+X或22条+Y22条+x (1)在体细胞中有_1对性染色体;在生殖细胞中有_1条性染色体 (2)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具有细胞核的细胞中 (3)在体细胞中: ①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_22对+XY:②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22对+XX ③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 ④女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XX 在生殖细胞中: ①男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22条十X或22条+Y;②女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22条+Ⅹ ③男性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 ④女性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 4)男性有两种精子:①含X染色体的精子;②含Y染色体的精子 女性有一种卵细胞: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3)相对性状有 显性性状 和 隐性性状 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 叫做 显性性状 (如高茎);未表现的性状,叫做 隐性性状 (如矮茎)。 (4)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 显性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 隐性基因 。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如 D)和隐性基因(如 d)。 (5)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所以,①基因组成为 dd,表现为隐性性状(如矮茎); ②基因组成为 DD 或 Dd,表现为显性性状(如高茎)。(Dd:当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只表现显 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6)扩展:DD、Dd、dd ①DD×DD→DD ②Dd×Dd→DD、Dd、dd(1:2:1) ③dd×dd→dd ④DD×Dd→DD、Dd(1:1) ⑤Dd×dd→Dd、dd(1:1) ⑥DD×dd→Dd (7)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做题方法? 【补充】 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①有中生无 “有”为显性性状 (Dd×Dd→ DD、Dd、dd) 若两亲本表现型相同,后代中有不同于 亲本的表现型,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隐姓埋名 “隐埋的”为隐性性状 DD×dd→ Dd 若两亲本表现型不同,且两亲本都为纯种,后代 只有一种表现型,则后代的表现型为显性性状。 1、判断谁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①题干中 有;②用“有中生无”或“隐姓埋名”来判断) 2、从隐性性状入手。(因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 成是确定的,如dd) 3、用后代的dd,可以推出父母的基因组成 (如D × D →dd) 4、按照题意做题即可。 做题方法: d d 80、 禁止近亲结婚 ①我国婚姻法规定: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之间禁止结婚。 ②常见的隐性遗传病:白化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血友病 ③近亲结婚的危害(或禁止近亲结婚的依据): 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 ④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 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81、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前 22 对称为 常染色体 ;第 23 对称为 性染色体 。 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 XY (X 大,Y 小);女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 XX 82、在男女体细胞、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男 女 体细胞(23 对) 22 对+XY 22 对+XX 生殖细胞(23 条) 22 条+X 或 22 条+Y 22 条+X (1)在体细胞中有 1 对 性染色体;在生殖细胞中有 1 条 性染色体。 (2)性染色体存在于: 所有具有细胞核的细胞中。 (3)在体细胞中: ①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22 对+XY ;②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22 对+XX ③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 XY ; ④女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 XX ; 在生殖细胞中: ①男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22 条+X 或 22 条+Y ;②女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22 条+X ③男性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 X 或 Y ; ④女性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 X 。 (4)男性有两种精子:①含 X 染色体的精子;②含 Y 染色体的精子 女性有一种卵细胞: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