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消光:旋转物台360°,视域全黑。均质体和非均质体垂直光轴的切面★四次消光: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的切面)呈现四次消光的,一定是非均质体晶体
★ 全消光: 旋转物台360° ,视域全黑。均质体和非均 质体垂直光轴的切面。 ★ 四次消光: 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的切面)。 呈现四次消光的,一定是非均质体晶体
3.消光位:★消光位:非均质体在正交偏光镜下处于消光时的位置此时,光率体椭圆半径必定与上、下偏光的振动方向(或目镜十字丝)平行★根据消光位,可确定矿片上光率体椭圆半径的方向。消光位时,目镜十字丝的方向即为矿片上光率体椭圆半径方向
3.消光位: ★消光位: 非均质体在正交偏光镜下处于消光时的位置。 此时,光率体椭圆半径必定与上、下偏光的 振动方向(或目镜十字丝)平行。 ★根据消光位,可确定矿片上光率体椭圆半径的 方向。消光位时,目镜十字丝的方向即为矿片 上光率体椭圆半径方向
二、干涉现象及干涉色级序1.于涉现象:非均质体(除工OA外)任意方向切面不在消光位(即光率体椭圆半径Ki、K,上偏光镜t与上下偏光振动方向斜交)时(如图),下偏光PP进入矿片后,发生双KKG折射,分解为振动方向分别平行光率Kt体椭圆半径的//K,和K,的两种偏光,因Nk手Nk2NkNk2传播速度也矿片不同,K,慢、K,快,二者产生了光程差(R);K、K,父与上偏光AA斜交,进入上偏光镜再次发生双折射,分解成四条偏光(如下图),其中平行AA的条偏光通过上偏光后发生干涉作蘭下偏光镜
二、干涉现象及干涉色级序 1. 干涉现象: 非均质体(除⊥OA外)任意方向切面, 不在消光位(即光率体椭圆半径K1、K2 与上下偏光振动方向斜交)时(如 图),下偏光PP进入矿片后,发生双 折射,分解为振动方向分别平行光率 体椭圆半径的∥K1和K2的两种偏光,因 NK1 ≠NK2(若NK1>NK2),传播速度也 不同,K1慢、K2快,二者产生了光程差 (R);K1、K2又与上偏光AA斜交,进 入上偏光镜再次发生双折射,分解成 四条偏光(如下图),其中平行AA的 两条偏光通过上偏光后发生干涉作 用
透出下偏光镜进人矿片后,上光镜L2KK2K1K进入上偏光镜后矿片.AK21K2P下偏光镜1KIKitA
干涉结果与R有关R=D (Ng-Np)D为薄片厚度当K,和K,与AA、PP成45°位时,矿片最亮
干涉结果与R有关。 R=D(Ng-Np) D为薄片厚度 当K1和K2与AA、PP成45°位时,矿片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