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多径传输也会引起信号畸变。这是因为无线电波在传播时 通过两个以上不同长度的路径到达接收点,接收天线检拾的信 号是几个不同路径传来的电场强度之和 设接收点的场是两条路径传来的相位差为q=0τ的两个电场 的矢量和。最大的传输时延与最小的传输时延的差值定义为多 径时延τ。对所传输信号中的每个频率成分,相同的τ值引起不同 的相差。例如对f,若φ1=01τ=π,则因二矢量反相抵消,此分量 的合成场强呈现最小值;而对f,若φ2=02τ=2π,则因二矢量同相 相加,此分量的合成场强呈现最大值,如图72(b)所示。其余 各成分依次类推。显然,若信号带宽过大,就会引起较明显的失 真。所以一般情况下,信号带宽不能超过1/τ。因此,引入相关 带宽的概念,定义相关带宽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多径传输也会引起信号畸变。 这是因为无线电波在传播时 通过两个以上不同长度的路径到达接收点, 接收天线检拾的信 号是几个不同路径传来的电场强度之和。 设接收点的场是两条路径传来的相位差为φ=ωτ的两个电场 的矢量和。最大的传输时延与最小的传输时延的差值定义为多 径时延τ。对所传输信号中的每个频率成分, 相同的τ值引起不同 的相差。例如对f1,若φ1=ω1 τ=π, 则因二矢量反相抵消, 此分量 的合成场强呈现最小值;而对f2 , 若φ2=ω2 τ=2π, 则因二矢量同相 相加, 此分量的合成场强呈现最大值, 如图 7 2(b)所示。 其余 各成分依次类推。显然, 若信号带宽过大, 就会引起较明显的失 真。所以一般情况下, 信号带宽不能超过1/τ。因此,引入相关 带宽的概念,定义相关带宽: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合成 场强 f左2f 图7-2多径传输效应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图7-2 多径传输效应 合 成 场 强 f 1 f 2 f 3 f (a) (b)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4)电波传播方向的变化 当电波在无限大的均匀、线性媒质内传播时,射线是沿直 线传播的。然而电波传播实际所经历的空间场所是复杂多样的 不同媒质的分界处将使电波折射、反射;媒质中的不均匀体如 对流层中的湍流团将使电波产生散射;球形地面和障碍物将使 电波产生绕射;特别是某些传输媒质的时变性使射线轨迹随机 变化,使得到达接收天线处的射线入射角随机起伏,使接收信号 产生严重的衰落。 因此,在研究实际传输媒质对电波传播的影响问题时,电波 传播方向的变化也是重要内容之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1 f = (4) 当电波在无限大的均匀、线性媒质内传播时, 射线是沿直 线传播的。 然而电波传播实际所经历的空间场所是复杂多样的: 不同媒质的分界处将使电波折射、 反射; 媒质中的不均匀体如 对流层中的湍流团将使电波产生散射; 球形地面和障碍物将使 电波产生绕射; 特别是某些传输媒质的时变性使射线轨迹随机 变化, 使得到达接收天线处的射线入射角随机起伏, 使接收信号 产生严重的衰落。 因此, 在研究实际传输媒质对电波传播的影响问题时, 电波 传播方向的变化也是重要内容之一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7.2视距传播 所谓视距传播,是指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处于相互能看见 的视线距离内的传播方式。地面通信、卫星通信以及雷达等都 可以采用这种传播方式。它主要用于超短波和微波波段的电波 传播。 1.视线距离 设发射天线高度为h1、接收天线高度为h2(图7-3),由于 地球曲率的影响,当两天线A、B间的距离r<r时,两天线互相 “看得见”,当r>r时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7.2 所谓视距传播, 是指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处于相互能看见 的视线距离内的传播方式。地面通信、卫星通信以及雷达等都 可以采用这种传播方式。它主要用于超短波和微波波段的电波 传播。 1. 设发射天线高度为h1、接收天线高度为h2(图7-3), 由于 地球曲率的影响, 当两天线A、B间的距离r<rv时, 两天线互相 “看得见” , 当r>rv时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O 图7-3视线距离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图7-3 视线距离 A h1 h r 2 v C B O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