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 二、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一、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 二、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 三、中国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 (一)先行论优先发展基础设施 英国经济学家P.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提出基础设施应优于直接生 产部门,超前发展 (二)滞后论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 美国经济专家赫希曼,是不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他从投资效 益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本应首先发展工业部门,然后再来建设基础设施部门。在 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尽快地获得收益,增加收入 (三)同步论基础设施与其它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 经济学家纳克斯于1953年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 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 部门,同时按不同比例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
(一)先行论——优先发展基础设施 —— 英国经济学家P.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提出基础设施应优于直接生 产部门,超前发展。 (二)滞后论——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 —— 美国经济专家赫希曼,是不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他从投资效 益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本应首先发展工业部门,然后再来建设基础设施部门。在 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尽快地获得收益,增加收入。 一、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 (三)同步论——基础设施与其它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 —— 经济学家纳克斯于1953年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 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 部门,同时按不同比例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
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 (一)超前型—英国 (二)平行型美国 (三)随后型—前苏联
二、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 (一)超前型——英国 (二)平行型——美国 (三)随后型——前苏联
三种基础设施发展模式比较表 综 类型国家 基本特点 对经济发投资国民 展 影响 效果影经济评 响 效果 价 超前英国 型 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经济较差较好般 超越 发展 生产在一个时期 的需要 平行美国基础设施与生产与经济协较好较好好 较 型 部门同时发展 调 发展 随后前苏基础设施的发展 型 联在一个时期落后 阻碍经济较好较差较 发展 差 于生产的需要
三种基础设施发展模式比较表 类型 国家 基本特点 对经济发 展 影响 投资 效果影响 国民 经济 效果 综合评价 超前型 英国 基础设施的发展 超越 生产在一个时期 的需要 促进经济 发展 较差 较好 一般 平行型 美国 基础设施与生产 部门同时发展 与经济协 调 发展 较好 较好 较好 随后型 前苏联 基础设施的发展 在一个时期落后 于生产的需要 阻碍经济 发展 较好 较差 较差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50年代到80年代,这是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国 家建设以重工业为核心,基础设施作为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在基本 建设投资总额中比重很小。 第二个阶段是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逐步由计划经济转 向市场经济,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 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制订了以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为经 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促进消费品增长,带动整个经济平衡发展
三、中国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50年代到80年代,这是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国 家建设以重工业为核心,基础设施作为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在基本 建设投资总额中比重很小。 第二个阶段是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逐步由计划经济转 向市场经济,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 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制订了以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为经 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促进消费品增长,带动整个经济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