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守企业家问题的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形成的三阶段 潮一、体制外形成19791984 以返城知青、农村能人、闲杂人、劳教释放人员为代表 机会多,敢冒风险,文化素质低,眼光短,几起几落 浪潮二、体制内到体制外1985-199 改革重点由农村到城市,机关工作人员、科技人员“下海” 创办企业为代表,产生一批企业家 浪湖三、体制内199至今 南巡讲话后,通过国企改革形成为代表,将产生大批企业家 国企设备好、人才多、技术好,为什么在第一阶段竞争不过那 些体制以外的人员呢?带着枷锁竞争当然不利,经过改革把枷 锁去掉,一定行,正常环境成长与特殊环境成长的企业家
关于企业家问题的讨论 企业家应当具备什么素质? 企业家形成历经的三次浪潮 眼光、胆量、组织能力 体制外到体制内 企业家产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企业家群体成长的机制 界定、产生、激励、约束 不是指定和培养、靠竞争 厂长就是企业家吗? 企业家应当具备那些素质? 眼光:能够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赚钱机会,发现潜在的利润 胆量:任何投资都要冒一定风险,看你敢不敢投资 组织能力:能够高效率地组合生产要素 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的企业家 企业家形成面临主要问题 一、企业家界定的问题 谁是企业家?董事长(投资人代表)、总经理(经营管理者 代表)、党委书记(党务工作代表)、工会主席(员工代表) 企业家代表谁的利益?投资人-经营者-管理者-员工 二、企业家产生的问题 政府行为(直接、间接)还是市场行为?庸人与能人 三、激励的问题 应该奖励谁?激励的原则是什么?与企业效益挂钩、与职工工 资挂钩?挂钩的指标是什么?(利润、规模、福利等) 四、约束问题 投资人、外部、内部?全才还是专才?制度重要还是人重要? 企业家群体成长的机制是什么? 不是指定、不靠优惠政策、靠指出公平竞争的环境、靠企业自 身发展、靠企业领导者素质和能力。 竞争与流动机制:竞争与双向选择 合理的激励机制:效益激励、产权激励 完善的约束机制:商品市场约束、资本市场约束、法律 企业家是一个职业:市场竞争而来,取消行政级别 职业企业家来源:高学历人才、基层业务主管、公务员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形成的三阶段 浪潮一、体制外形成1979-1984 以返城知青、农村能人、闲杂人、劳教释放人员为代表 机会多,敢冒风险,文化素质低,眼光短,几起几落 浪潮二、体制内到体制外1985-1992 改革重点由农村到城市,机关工作人员、科技人员“下海”, 创办企业为代表,产生一批企业家 浪潮三、体制内1992-至今 南巡讲话后,通过国企改革形成为代表,将产生大批企业家 国企设备好、人才多、技术好,为什么在第一阶段竞争不过那 些体制以外的人员呢?带着枷锁竞争当然不利,经过改革把枷 锁去掉,一定行,正常环境成长与特殊环境成长的企业家
短期如何组织生产? 边际产量与总产量 总产量当边际产量MP0,8总产量随着劳力投 总产量随着劳力投入的增加而减少;当 边际产量MP=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劳力 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与平均 平均产量 当边际产量MP大于平均产量AP时 平均产量是上升的,当边际产量MP 劳力小于平均产量AP时,平均产量下降
AP = 总产量 /总劳力数量 = Q / L MP = Q / L 短期如何组织生产? 两个有关产量的概念 平均产量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由来 和记 粉店 总产量/总劳动投入量 (劳动的平均生产率) 假定劳力可变、资本等保持不变 总产量增加量/劳力增加量 边际产量 (增加一个劳力所增加的产量) 王老板最近开了不大的一家米粉店 雇佣的伙计与招待的客人数量关系如何呢? 劳力投入 招待客人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0 0 0 0 王老板一人 20 20 20 增加一名伙计 50 25 30 增加二名伙计 70 23.3 20 增加三名伙计 80 20 10 增加四名伙计 85 17 5 增加五名伙计 88 14.5 3 增加六名伙计 88 12.4 0 增加七名伙计 85 10.6 -3 在餐馆面积不变时,不断增加雇佣的伙计数量,则劳 动的边际产量最终会下降。 劳力 劳力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与总产量 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 当边际产量MP>0,总产量随着劳力投 入的增加而增加;当边际产量MP<0, 总产量随着劳力投入的增加而减少;当 边际产量MP=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当边际产量MP大于平均产量AP时, 平均产量是上升的,当边际产量MP 小于平均产量AP时,平均产量下降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有假设条件: 技术不变、其他要素不变、只有一种要素变化,并且增加到 定程度后、所有增加的投入同质。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出现的原因 随着可变投入不断增加,可变投入与固定投入的比例发生变 化,当可变投入相对较少时,增加可变投入,产量会递增,达 到最优比例后,再增加可变投入,反而使产岀增加量递减。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启示: 不是投入多收益一定大,要讲求投入组合比例 技术进步与马尔萨斯人口论
农作物与化肥使用量关系 盲目密植不能增加产量 工厂工人增加过多,生产率下降 机构过多,人员过多,办事效率低下 “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不断增加某种可变投 入,最初这种生产要素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他的增加 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会减少,最终还会使总产 量绝对减少。各行各业的一种普遍规律。 人力资源与固定资本的配置效率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有假设条件: 技术不变、其他要素不变、只有一种要素变化,并且增加到 一定程度后、所有增加的投入同质。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出现的原因: 随着可变投入不断增加,可变投入与固定投入的比例发生变 化,当可变投入相对较少时,增加可变投入,产量会递增,达 到最优比例后,再增加可变投入,反而使产出增加量递减。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启示: 不是投入多收益一定大,要讲求投入组合比例 技术进步与马尔萨斯人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