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079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一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教育等专业 现代教师学导论 试题 2008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 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教师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这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 )决定的。 A.未成熟性 B.差异性 C.主动性 D.向师性 2.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关系的特点?() A.对象的限定性 B.关系的规范性 C.学生的被动性 D.教师的主导性 3.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 )。 A.报复 B.逃避 C.顺从 D.自尊 4.许多教师认为,( )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430
试卷代号:2079 座位号口习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教育等专业 现代教师学导论 试题 2008年 1月 题 号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 4个选项中只有 1个是正确的,请选 出 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题 2分 ,共计 20分 ) .教师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这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 A.未成熟性 B.差异性 C.主动性 D.向师性 .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关系的特点?( ) )决定的。 A.对象的限定性 B.关系的规范性 C.学生的被动性 D.教师的主导性 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 )。 A.报复 B.逃避 C.顺从 D.自尊 许多教师认为,( )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430
5.从某种角度看,教育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所倡导的教育观念,另一类是 ( A.价值性的教育观念 B.操作性的教育观念 C.多数人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D.个体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6.“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具有()。 A.一元化的人才观 B.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C.多元化的人才观 D.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7,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 )。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8.当两个需要都想得到满足时,使人迫于情势,不能两者得兼,从而在心理上产生难于取 舍的冲突情境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正负冲突 9.在教师的培养体制中,所谓非定向型培养是指()。 A.不设专业不分科 B.非师范学校培养 C.不确定发展方向 D.不事先联系工作单位 10.教师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 A.只能在开始工作时 B.在有了成功的愿望后 C.在快要退休时 D.在发展过程中随时可以 431
5.从某种角度看,教育观念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社会所倡导的教育观念,另一类是 ( A.价值性的教育观念 B.操作性的教育观念 C.多数人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I).个体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6.“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具有( )。 A.一元化的人才观 B.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C.多元化的人才观 D.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7.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 )。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 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 ,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8.当两个需要都想得到满足时,使人迫于情势,不能两者得兼,从而在心理上产生难于取 舍的冲突情境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正负冲突 9.在教师的培养体制中,所谓非定 向型培养是指( )。 A.不设专业不分科 B.非师范学校培养 C.不确定发展方向 D.不事先联系工作单位 10.教师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 )。 A.只能在开始工作时 13.在有 了成功的愿望后 C.在快要退休时 D.在发展过程中随时可以 连又t
得分 评卷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简述现代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作用。 2.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3.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具有何种特点? 得分 评卷人 三、论述题(论述题主要是对理论观点进行阐述,要求必须有联系实际 的内容,但答案不求一致,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体会。25分)】 试述骨干教师成长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得 分 评卷人 四、分析题(分析题主要是从案例出发,灵活运用教师学的有关理论, 分析案例,回答问题。分析题答案不求一致,尤其鼓励具有创新 意识的分析和体会。25分】 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摘编)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 艺术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力?简单地说,那就是因为艺术让人看到了“形”,体验到 “情”,享受到“美”。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向孩子展示了生活中的美,是 有形有情的。从宽泛的意义上讲,每一篇课文本身就是文学作品。于是,我试着把艺术带进课 堂。我大胆地持久地把艺术引进语文教学,引进情境教学。 (一】图画再现图画普遍受到孩子的欢迎。这是因为画面是形象的:儿童正是通过形象 去认识世界的。用图画创设情境,常见的形式有特意绘制的放大的图画;现成的课文插图:简 易粉笔画;零件剪贴画。例如《燕子》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当燕子从南方飞来时,带来了光彩夺 目的春天,将这样美丽动人、充满生趣的景象,复制一张放大的插图,那是十分必要的。教学 时,当图画出示后,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情绪,仔细观察图画:“这是小燕子看到的春天的美景,现 在就请小朋友作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欣赏一 下。”眼前的图画,一下子罩上了情感色彩…课文上的词句仿佛复活了,他们愉快而生动地描 述自己看到的春天的图画。 (二)音乐渲染在实践中,我深感到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 中。因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来, 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用音乐渲染情境,并 432
得 分 评卷人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分.共计 30分) 1.简述现代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作用。 2.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3.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具有何种特点? 得 分 评卷人 三、论述题1论述题主要是对理论观点进行阐述,要求必须有联系实际 的内容 .但答案不求一致.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体会。25分) 试述骨干教师成长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 得 分 评卷人 意识的分析和体会。 四、分析题(分析题主要是从案例出发,灵活运用教师学的有关理论, 分析案例。回答问题。分析题答案不求一致,尤其鼓励具有创新 25分) 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摘编)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李吉林) 艺术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力?简单地说,那就是因为艺术让人看到了“形”,体验到 “情”,享受到“美”。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向孩子展示了生活中的美,是 有形有情的。从宽泛的意义上讲,每一篇课文本身就是文学作品。于是,我试着把艺术带进课 堂。我大胆地持久地把艺术引进语文教学,引进情境教学。 (一)图画再现 图画普遍受到孩子的欢迎。这是因为画面是形象的;儿童正是通过形象 去认识世界的。用图画创设情境,常见的形式有特意绘制的放大的图画;现成的课文插图;简 易粉笔画;零件剪贴画。例如《燕子》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当燕子从南方飞来时,带来了光彩夺 目的春天,将这样美丽动人、充满生趣的景象,复制一张放大的插图,那是十分必要的。教学 时,当图画出示后,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情绪,仔细观察图画:“这是小燕子看到的春天的美景,现 在就请小朋友作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欣赏一 下。”眼前的图画,一下子罩上了情感色彩……课文上的词句仿佛复活了,他们愉快而生动地描 述自己看到的春天的图画。 (二)音乐渔染 在实践中,雄深感到通过音乐谊染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 中。因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来, 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用音乐渲染情境,并 432
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对一时找不到合适曲子的课文,在教学必需时,教师自己的弹 奏,轻唱以及学生自己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问题是要运用恰当。《伏尔加河上 的纤夫》这篇课文,新授时,我轻轻地哼唱几句,那很有力度的节奏感,特别鲜明强烈的曲调,似 乎每一拍都伴随纤夫着沉重的脚步,学生仿佛看到纤夫在伏尔加河畔背纤时艰难行进的身影: 仿佛也听到纤夫由远及近的哀怨而又充满力量的歌声,让学生感受到伏尔加河上纤夫的愤懑 情绪,唤起学生关注的情感。 (三)表演体验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 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其中有角色效应的作用。以表演体会情境,孩子担任的角 色一般是课文中原有的,有时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为了增强效果,也另增添角色。如《蚕和蜘 蛛》,就增添了蜻蜓作裁判员;《刻舟求剑》就添加了同船人以帮助丢剑人《海底世界》就增加了 海祥研究所所长及潜水员,使海底世界的情景,成为角色亲眼所见。用得最普遍的是童话、寓 言、故事中角色的扮演。那些狼呀、大公鸡呀、小山羊、小孤狸呀,头饰一戴,教室里的气氛立刻 沸腾起来。担当角色的,扮演角色的,作为观众的,个个都兴奋不已,如同身临其境。此时学生 就由习惯上的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 要求:结合以上事例,谈谈在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中,教学操作能力特别是课堂组织管理 能力的内容及意义。 433
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对一时找不到合适曲子的课文,在教学必需时,教师自己的弹 奏,轻唱以及学生自己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问题是要运用恰当。《伏尔加河上 的纤夫》这篇课文,新授时,我轻轻地哼唱几句,那很有力度的节奏感,特别鲜明强烈的曲调,似 乎每一拍都伴随纤夫着沉重的脚步,学生仿佛看到纤夫在伏尔加河畔背纤时艰难行进的身影; 仿佛也听到纤夫由远及近的哀怨而又充满力量的歌声,让学生感受到伏尔加河上纤夫的愤慈 情绪,唤起学生关注的情感 。 (三)表演体验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 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其中有角色效应的作用。以表演体会情境,孩子担任的角 色一般是课文中原有的,有时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为了增强效果,也另增添角色。如《蚕和蜘 蛛》,就增添了蜻蜓作裁判员;《刻舟求剑》就添加了同船人以帮助丢剑人 ((海底世界》就增加了 海洋研究所所长及潜水员,使海底世界的情景,成为角色亲眼所见。用得最普遍的是童话、寓 言、故事中角色的扮演。那些狼呀、大公鸡呀、小山羊、小狐狸呀,头饰一戴,教室里的气氛立刻 沸腾起来。担当角色的,扮演角色的,作为观众的,个个都兴奋不已,如同身临其境。此时学生 就由习惯上的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 要求:结合以上事例,谈谈在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 中,教学操作能力特别是课 堂组织管理 能力的内容及意义。 433
试卷代号:207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一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教育等专业 现代教师学导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1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B 2.C 3.A 4.B 5.D 6.C 7.A 8.A 9.B 10.D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答案要点: (1)对学生的教育(示范)作用:(3分) (2)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3分)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2分) (4)对自身人格的陶冶作用。(2分) 2.答案要点: (1)本体性(学科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 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3分) (2)条件性(教育性)知识,即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3分) (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 知识;(2分)》 (4)文化知识,即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2分) 3.答案要点: 第一,终身性;(4分) 第二,周期性;(4分) 第三,非系统性。(2分) 434
试卷代号:207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教育等专业 现代教师学导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 1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计 20分) 1. B 2. C 3. A 4. B 5. D 6. C 7. A 8. A 9. B 10. D 二、简答题 (每小题 10分 ,共计 30分) 1.答案要点: <1)对学生的教育(示范)作用;(3分) (2)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3分)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2分) (4)对自身人格的陶冶作用。(2分) 2.答案要点: (1)本体性(学科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 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3分) (2)条件性(教育性)知识,即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3分) (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 知识;(2分) (4)文化知识,即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2分) 3.答案要点 : 第一,终身性;(4分) 第二,周期性;(4分) 第三,非系统性。(2分)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