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信道与信道容量 3.1信道的基本概念 3.2离散信道的容量及计算 3.3离散序列信道及其容量 3.4独立并联信道及其容量 3.5串联信道容量及数据处理定理 3.6连续信道及其容量 3.7信源与信道的匹配
1 第三章 信道与信道容量 3.1 信道的基本概念 3.2 离散信道的容量及计算 3.3 离散序列信道及其容量 3.4 独立并联信道及其容量 3.5 串联信道容量及数据处理定理 3.6 连续信道及其容量 3.7 信源与信道的匹配
3.1 信道的基本概念 信道是传送信息的载体(信号所通过的通道)。 信息是抽象的,信道则是具体的。信道的作用在 信息系统中用于传输与存储信息,而在通信系统 中则主要用于传输
2 3.1 信道的基本概念 信道是传送信息的载体(信号所通过的通道)。 信息是抽象的,信道则是具体的。信道的作用在 信息系统中用于传输与存储信息,而在通信系统 中则主要用于传输
3.1 信道的基本概念 3.1.1信道的数学模型与分类 3.1.2信道参数 3.1.3信道容量定义 ⊙
3 3.1 信道的基本概念 3.1.1 信道的数学模型与分类 3.1.2 信道参数 3.1.3 信道容量定义
3.1.1 信道的数学模型与分类 1、信道的分类 信道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常用的有下面几种分类。 ,从工程物理背景—传输介质类型 ,从数学描述方式一信号与干扰描述方式。 ,从信道本身的参数类型—恒参与变参。 ~从用户类型—单用户与多用户。 ⊙
4 3.1.1 信道的数学模型与分类 1、信道的分类 信道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常用的有下面几种分类。 ➢ 从工程物理背景——传输介质类型。 ➢ 从数学描述方式——信号与干扰描述方式。 ➢ 从信道本身的参数类型——恒参与变参。 ➢ 从用户类型——单用户与多用户
3.1.1信道的数学模型与分类 明线 离散 [对称平衡电缆〔市内) 连续 无记忆 固体介质 信号类型 电缆{小同轴(长途) 半离散 有记忆 中同轴(长途) 半连续 无干忧:干扰少到可忽略 长波 信号与干扰类型 无源热噪声 中波 线性叠加干扰 有源散3弹噪声 短波 千扰类型 脉冲中噪声 有干扰 超短波 佼调 传输介质类型 移动 乘性干扰衰落 空气介质 码间干扰 视距接力 微波 散射 对流层 恒参信道〔时不变信道) 电离层 信道参量类型 变参信道(时变信道) 卫星 光波 用户类型 二用户信道(点对点通信) 混合介质 波导 多用户信道(通信网) 光缆
5 3.1.1 信道的数学模型与分类 传输介质类型 信号与干扰类型 信道参量类型 用户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