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润昭C语言教程讲义 2001年2月17日 7数组 7.1 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7.1.1维数组的定义方式 7.12一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713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7.14维数组程序举例 72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7.21二维数组的定义 722二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723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7.24二维数组程序举例 7.3字符数组 731字符数组的定义 666799990 732字符数组的初始化 733字符数组的引用 734字符串和字符串结束标志 7.3.5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 736字符串处理函数 74 程序举例 00247 7.5本章小结 7数组 在程序设计中,为了处理方便,把具有相同类型的若干变量按有序的形式组织起来。这 些按序排列的同类数据元素的集合称为数组。在C语言中,数组属于构造数据类型。一个数 组可以分解为多个数组元素,这些数组元素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或是构造类型。因此按数组 元素的类型不同,数组又可分为数值数组、字符数组、指针数组、结构数组等各种类别。本 章介绍数值数组和字符数组,其余的在以后各章陆续介绍。 71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711一维数组的定义方式 在C语言中使用数组必须先进行定义。 维数组的定义方式为 类型说明符数组名[常量表达式] 其中 类型说明符是任一种基本数据类型或构造数据类型。 数组名是用户定义的数组标识符。 方括号中的常量表达式表示数据元素的个数,也称为数组的长度 例如 第1页
靳润昭 C 语言教程讲义 2001 年 2 月 17 日 第1页 7 数组.......................................................................................................................... 1 7.1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1 7.1.1 一维数组的定义方式............................................................................ 1 7.1.2 一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2 7.1.3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4 7.1.4 一维数组程序举例................................................................................ 4 7.2 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6 7.2.1 二维数组的定义................................................................................... 6 7.2.2 二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6 7.2.3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7 7.2.4 二维数组程序举例................................................................................ 9 7.3 字符数组..................................................................................................... 9 7.3.1 字符数组的定义................................................................................... 9 7.3.2 字符数组的初始化................................................................................ 9 7.3.3 字符数组的引用................................................................................. 10 7.3.4 字符串和字符串结束标志................................................................... 10 7.3.5 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 10 7.3.6 字符串处理函数................................................................................. 12 7.4 程序举例................................................................................................... 14 7.5 本章小结................................................................................................... 17 7 数组 在程序设计中,为了处理方便,把具有相同类型的若干变量按有序的形式组织起来。这 些按序排列的同类数据元素的集合称为数组。在C语言中,数组属于构造数据类型。一个数 组可以分解为多个数组元素,这些数组元素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或是构造类型。因此按数组 元素的类型不同,数组又可分为数值数组、字符数组、指针数组、结构数组等各种类别。本 章介绍数值数组和字符数组,其余的在以后各章陆续介绍。 7.1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7.1.1 一维数组的定义方式 在C语言中使用数组必须先进行定义。 一维数组的定义方式为: 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 [常量表达式]; 其中: 类型说明符是任一种基本数据类型或构造数据类型。 数组名是用户定义的数组标识符。 方括号中的常量表达式表示数据元素的个数,也称为数组的长度。 例如:
靳润昭C语言教程讲义 2001年2月17日 int a[10] 说明整型数组a,有10个元素 float b[10],c[20];说明实型数组b,有10个元素,实型数组c,有20个元素 char ch[20] 说明字符数组ch,有20个元素。 对于数组类型说明应注意以下几点 )数组的类型实际上是指数组元素的取值类型。对于同一个数组,其所有元素的数据类型 都是相同的 2)数组名的书写规则应符合标识符的书写规定。 3)数组名不能与其它变量名相同。 例如: main o int a float a[10] 是错误的 4)方括号中常量表达式表示数组元素的个数,如a[5]表示数组a有5个元素。但是其下 标从0开始计算。因此5个元素分别为a[0],a[1],a[2],a[3],a[4]。 5)不能在方括号中用变量来表示元素的个数,但是可以是符号常数或常量表达式 例如: #define fd 5 maino inta[3+2],b[7+FD]; 是合法的 但是下述说明方式是错误的 maino nt n=5 int a[n] 6)允许在同一个类型说明中,说明多个数组和多个变量。 例如 inta,b,c,d,k1[10],k2[20] 712一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数组元素是组成数组的基本单元。数组元素也是一种变量,其标识方法为数组名后跟 一个下标。下标表示了元素在数组中的顺序号。 数组元素的一般形式为: 数组名[下标] 第2页
靳润昭 C 语言教程讲义 2001 年 2 月 17 日 第2页 int a[10]; 说明整型数组 a,有 10 个元素。 float b[10],c[20]; 说明实型数组 b,有 10 个元素,实型数组 c,有 20 个元素。 char ch[20]; 说明字符数组 ch,有 20 个元素。 对于数组类型说明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数组的类型实际上是指数组元素的取值类型。对于同一个数组,其所有元素的数据类型 都是相同的。 2) 数组名的书写规则应符合标识符的书写规定。 3) 数组名不能与其它变量名相同。 例如: main() { int a; float a[10]; …… } 是错误的。 4) 方括号中常量表达式表示数组元素的个数,如 a[5]表示数组 a 有 5 个元素。但是其下 标从 0 开始计算。因此 5 个元素分别为 a[0],a[1],a[2],a[3],a[4]。 5) 不能在方括号中用变量来表示元素的个数, 但是可以是符号常数或常量表达式。 例如: #define FD 5 main() { int a[3+2],b[7+FD]; …… } 是合法的。 但是下述说明方式是错误的。 main() { int n=5; int a[n]; …… } 6) 允许在同一个类型说明中,说明多个数组和多个变量。 例如: int a,b,c,d,k1[10],k2[20]; 7.1.2 一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数组元素是组成数组的基本单元。数组元素也是一种变量, 其标识方法为数组名后跟 一个下标。下标表示了元素在数组中的顺序号。 数组元素的一般形式为: 数组名[下标]
靳润昭C语言教程讲义 2001年2月17日 其中下标只能为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如为小数时,C编译将自动取整 例如 a[5 ali+j] 都是合法的数组元素 数组元素通常也称为下标变量。必须先定义数组,才能使用下标变量。在C语言中只 能逐个地使用下标变量,而不能一次引用整个数组 例如,输出有10个元素的数组必须使用循环语句逐个输出各下标变量: for(i=0;i<10;i+) printf("%d", ali]) 而不能用一个语句输出整个数组 下面的写法是错误的 printf("%d",a); 【例7.1】 maino int 1, a[10] for(i=0;i<=9;i+) for(i=9;i>=0;i-) printf(%d ", a[il) 【例7.2】 main int i, a[10] a[i++]= for(i=9;i>=0;i-) printf(%d", ali]) 【例7.3】 main O int i, a[10] for(i=0;i<10;) for(i=0;i<=9;i+) printf(%d", a[il) 第3页
靳润昭 C 语言教程讲义 2001 年 2 月 17 日 第3页 其中下标只能为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如为小数时,C 编译将自动取整。 例如: a[5] a[i+j] a[i++] 都是合法的数组元素。 数组元素通常也称为下标变量。必须先定义数组, 才能使用下标变量。在C语言中只 能逐个地使用下标变量,而不能一次引用整个数组。 例如,输出有 10 个元素的数组必须使用循环语句逐个输出各下标变量: for(i=0; i<10; i++) printf("%d",a[i]); 而不能用一个语句输出整个数组。 下面的写法是错误的: printf("%d",a); 【例 7.1】 main() { int i,a[10]; for(i=0;i<=9;i++) a[i]=i; for(i=9;i>=0;i--) printf("%d ",a[i]); } 【例 7.2】 main() { int i,a[10]; for(i=0;i<10;) a[i++]=i; for(i=9;i>=0;i--) printf("%d",a[i]); } 【例 7.3】 main() { int i,a[10]; for(i=0;i<10;) a[i++]=2*i+1; for(i=0;i<=9;i++) printf("%d ",a[i]);
靳润昭C语言教程讲义 2001年2月17日 printf ("\n%d %d\n", a[5. 2, a[5. 8]) 本例中用一个循环语句给a数组各元素送入奇数值,然后用第二个循环语句输出各个奇 数。在第一个for语句中,表达式3省略了。在下标变量中使用了表达式i+,用以修改循 环变量。当然第二个for语句也可以这样作,C语言允许用表达式表示下标。程序中最后 个 printf语句输出了两次a[5]的值,可以看出当下标不为整数时将自动取整 713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给数组赋值的方法除了用赋值语句对数组元素逐个赋值外,还可采用初始化赋值和动 态赋值的方法。 数组初始化赋值是指在数组定义时给数组元素赋予初值。数组初始化是在编译阶段进行 的。这样将减少运行时间,提高效率。 初始化赋值的一般形式为 类型说明符数组名[常量表达式]={值,值值} 其中在{}中的各数据值即为各元素的初值,各值之间用逗号间隔 例如 inta[10]={0,1,2,3,4,5,6,7,8,9} 相当于a[0]=0;a[1]=1.a[9]=9 C语言对数组的初始化赋值还有以下几点规定 1)可以只给部分元素赋初值。 当{}中值的个数少于元素个数时,只给前面部分元素赋值。 例如: inta[10]={0,1,2,3,4} 表示只给a[0]~a[4]5个元素赋值,而后5个元素自动赋0值。 2)只能给元素逐个赋值,不能给数组整体赋值。 例如给十个元素全部赋1值,只能写为 inta[10]={1,1,1,1,1,1,1,1,1,1 而不能写为 inta[10]=1 3)如给全部元素赋值,则在数组说明中,可以不给出数组元素的个数 例如 inta[5]={1,2,3,4,5} 可写为: inta[]={1,2,3,4,5} 714一维数组程序举例 可以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对数组作动态赋值。这时可用循环语句配合 scanf函数逐个对 数组元素赋 【例7.4】 第4页
靳润昭 C 语言教程讲义 2001 年 2 月 17 日 第4页 printf("\n%d %d\n",a[5.2],a[5.8]); } 本例中用一个循环语句给 a 数组各元素送入奇数值,然后用第二个循环语句输出各个奇 数。在第一个 for 语句中,表达式 3 省略了。在下标变量中使用了表达式 i++,用以修改循 环变量。当然第二个 for 语句也可以这样作,C语言允许用表达式表示下标。 程序中最后 一个 printf 语句输出了两次 a[5]的值,可以看出当下标不为整数时将自动取整。 7.1.3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给数组赋值的方法除了用赋值语句对数组元素逐个赋值外, 还可采用初始化赋值和动 态赋值的方法。 数组初始化赋值是指在数组定义时给数组元素赋予初值。数组初始化是在编译阶段进行 的。这样将减少运行时间,提高效率。 初始化赋值的一般形式为: 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值,值……值}; 其中在{ }中的各数据值即为各元素的初值,各值之间用逗号间隔。 例如: int a[10]={ 0,1,2,3,4,5,6,7,8,9 }; 相当于 a[0]=0;a[1]=1...a[9]=9; C语言对数组的初始化赋值还有以下几点规定: 1) 可以只给部分元素赋初值。 当{ }中值的个数少于元素个数时,只 给前面部分元素赋值。 例如: int a[10]={0,1,2,3,4}; 表示只给 a[0]~a[4]5 个元素赋值,而后 5 个元素自动赋 0 值。 2) 只能给元素逐个赋值,不能给数组整体赋值。 例如给十个元素全部赋 1 值,只能写为: int a[10]={1,1,1,1,1,1,1,1,1,1}; 而不能写为: int a[10]=1; 3) 如给全部元素赋值,则在数组说明中, 可以不给出数组元素的个数。 例如: int a[5]={1,2,3,4,5}; 可写为: int a[]={1,2,3,4,5}; 7.1.4 一维数组程序举例 可以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对数组作动态赋值。这时可用循环语句配合 scanf 函数逐个对 数组元素赋值。 【例 7.4】
靳润昭C语言教程讲义 2001年2月17日 maino int i, max, a[10] printf( input 10 numbers: \n") scanf("%d", &ali]) max- for(i=1;i<10;i++) if(ali]>max) max=a[il printf("maxmum=%d\n", max) 本例程序中第一个for语句逐个输入10个数到数组a中。然后把a[0送入max中 在第二个for语句中,从a[1]到a[9]逐个与max中的内容比较,若比mx的值大,则把该 下标变量送入max中,因此max总是在已比较过的下标变量中为最大者。比较结束,输出 max的值 【例7.5】 maino int 1, j, p, g,s, a[10] printf(" \n input 10 numbers: \n) for(i=0;i<10;i++) scanf(%d", &ali]) for(i=0;i<10;i++){ ali] for(j=i+1;j<10;j++) if(galil)( p=j: g=alj]: F if(i!=p) s=alil ali]=a lp a[p]=s;} printf(%d", alil) 本例程序中用了两个并列的for循环语句,在第二个for语句中又嵌套了一个循环语 句。第一个for语句用于输入10个元素的初值。第二个for语句用于排序。本程序的排序 采用逐个比较的方法进行。在i次循环时,把第一个元素的下标i赋于p,而把该下标变量 值a[i]赋于q。然后进入小循环,从a[i+1起到最后一个元素止逐个与a[i]作比较,有比 a[i]大者则将其下标送p,元素值送q。一次循环结束后,p即为最大元素的下标,q则为该 元素值。若此时i和,说明p,q值均已不是进入小循环之前所赋之值,则交换a[i和a[p] 之值。此时a[i]为已排序完毕的元素。输出该值之后转入下一次循环。对i+1以后各个元 第5页
靳润昭 C 语言教程讲义 2001 年 2 月 17 日 第5页 main() { int i,max,a[10]; printf("input 10 numbers:\n"); for(i=0;i<10;i++) scanf("%d",&a[i]); max=a[0]; for(i=1;i<10;i++) if(a[i]>max) max=a[i]; printf("maxmum=%d\n",max); } 本例程序中第一个 for 语句逐个输入 10 个数到数组 a 中。 然后把 a[0]送入 max 中。 在第二个 for 语句中,从 a[1]到 a[9]逐个与 max 中的内容比较,若比 max 的值大,则把该 下标变量送入 max 中,因此 max 总是在已比较过的下标变量中为最大者。比较结束,输出 max 的值。 【例 7.5】 main() { int i,j,p,q,s,a[10]; printf("\n input 10 numbers:\n"); for(i=0;i<10;i++) scanf("%d",&a[i]); for(i=0;i<10;i++){ p=i;q=a[i]; for(j=i+1;j<10;j++) if(q<a[j]) { p=j;q=a[j]; } if(i!=p) {s=a[i]; a[i]=a[p]; a[p]=s; } printf("%d",a[i]); } } 本例程序中用了两个并列的 for 循环语句,在第二个 for 语句中又嵌套了一个循环语 句。第一个 for 语句用于输入 10 个元素的初值。第二个 for 语句用于排序。本程序的排序 采用逐个比较的方法进行。在 i 次循环时,把第一个元素的下标 i 赋于 p,而把该下标变量 值 a[i]赋于 q。然后进入小循环,从 a[i+1]起到最后一个元素止逐个与 a[i]作比较,有比 a[i]大者则将其下标送 p,元素值送 q。一次循环结束后,p 即为最大元素的下标,q 则为该 元素值。若此时 i≠p,说明 p,q 值均已不是进入小循环之前所赋之值,则交换 a[i]和 a[p] 之值。 此时 a[i]为已排序完毕的元素。输出该值之后转入下一次循环。对 i+1 以后各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