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走近作者,积累文学常识 2.注音辨形,积累生字词语 3.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课前预习 1.填空 冯君莉,当代作家 天津(籍贯)人。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扑朔迷离(shuo) 深湛(zhan) 恬雅(tia n 伫立(zhu) 安谧(mi) 牦牛 潸然(shan) 娓娓(wei) 繁衍 篝火(gou) 脍(kuai)炙(zhi 逶(wei)迤 (y1)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zhe 折 笑哈哈 折 折本
第 3 课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走近作者,积累文学常识 2. 注音辨形,积累生字词语 3.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课前预习 1. 填空 冯君莉,当代 作家 , 天津 (籍贯)人。 2.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扑朔迷离(shuò) 深湛(zhàn) 恬雅(tiá n) 伫立(zhù) 安谧(mì) 牦牛 (máo) 潸然(shān) 娓娓(wěi) 繁衍 (yǎn) 篝火(gōu) 脍(kuài)炙(zhì) 逶(wēi)迤 (yí) 3.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zhé 波 折 hā 笑哈哈 折 哈 shé 折本 h
a 哈达 huang 晃眼 eng 盛满 晃 huang 晃荡 shen 盛世 4.解释下列词语。 脍炙人口:味道鲜美可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 赞 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干扰、环境优美的理想处 所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 听 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 别
ǎ 哈达 huǎng 晃眼 ch éng 盛满 晃 盛 huàng 晃荡 shèn g 盛世 4. 解释下列词语。 脍炙人口: 味道鲜美可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 赞。 世外桃源: 指不受外界干扰、环境优美的理想处 所。 娓娓动听: 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 听。 得天独厚: 独具特殊优越的条 件。 扑朔迷离: 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 别
虚无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 无 油然而生:形容某种好看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再 席之地:比喻极小的一块地方或一定的位 置。 课堂练习 1.下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C) A.深湛(zhan)恬静(tian)世外桃园B.牦牛(mao)安谧(bi)一席 之地 C.潸然(shan)篝火(gou)脍炙人口D.眸子(m6)哈达(ha)虚无 缥渺 2.用下列词语写一段话。(语意连贯,通顺) 瞬间 魅力 潸然泪下 娓娓动听 略 4.请简要概括作者的行程
虚无缥缈: 隐隐约约,若有若 无。 油然而生: 形容某种好看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再 来。 一席之地: 比喻极小的一块地方或一定的位 置。 课堂练习 1.下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C ) A.深湛(zhàn)恬静(tián)世外桃园 B.牦牛(máo)安谧(bì)一席 之地 C.潸然(shān)篝火(gōu)脍炙人口 D.眸子(mó )哈达(hā)虚无 缥渺 2.用下列词语写一段话。(语意连贯,通顺) 瞬间 魅力 潸然泪下 娓娓动听 略 4. 请简要概括作者的行程
带着梦上路 (观赏)青海湖 (离 开)青海湖 5.朗读课文,根据作者的行程,看看课文能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大意 第 部分 带着扑朔迷离的梦上 第二部分(3 途中见 闻 第三部分(12):离开青海湖,表达美好愿 望 课后练习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C) A.逶迤:形容道路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 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 B.安谧:安静 虚无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C.魅力:特别吸引人的力量。 油然而生:像油一样产生出来 恬静:安静、文雅。 脍炙人口:味道鲜美可口。 2.文学常识填空。 (1)“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辞》,原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 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多用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 别 (2)“世外桃源”出自东晋(朝代)陶渊明(人名)《桃花源 记》一文。它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生活安乐的美好社会。 3.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并试用一二例进行简单赏析 摘
带着梦上路 ( 观赏 )青海湖 ( 离 开 )青海湖 5. 朗读课文,根据作者的行程,看看课文能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1 ~ 2 ) : 带 着 扑 朔 迷 离 的 梦 上 路 。 第 二 部 分 ( 3 ~ 11 ) : 途 中 见 闻 。 第三部分( 12 ) : 离 开 青 海 湖 , 表 达 美 好 愿 望 。 课后练习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C ) A.逶迤:形容道路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 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 B.安谧:安静。 虚无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C.魅力:特别吸引人的力量。 油然而生:像油一样产生出来。 D.恬静:安静、文雅。 脍炙人口:味道鲜美可口。 2.文学常识填空。 (1)“扑朔迷离”出自《 木兰辞 》,原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 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多用以形容 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 别。 (2)“世外桃源”出自 东晋 (朝代) 陶渊明 (人名)《 桃花源 记 》一文。它描绘了 一个与世隔绝、生活安乐的美好社会 。 3.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并试用一二例进行简单赏析。 摘 抄: 略
例 原 句 析 例 原 赏 析 第3课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八年级 班 学生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2.精读课文,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例一: 原 句 : 赏 析 : 例二: 原 句 : 赏 析 : 第 3 课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八年级( ) 班 学生姓 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精读课文,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2. 精读课文,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青海湖“梦幻般”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