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P型BJT结构 冷PNP型BJT是由两个PN结的三层半导体制成的,不 过PNP的中间是N型半导体,两边是P型半导体。 NPN和PNP型BT具有几乎等同的特性,只不过各 电极端的电压极性和电流流向不同。 集电极 P 集电区 集电结 基区 发射结 发对Ⅸ 发射极
PNP型BJT结构 ❖ PNP型BJT是由两个PN结的三层半导体制成的,不 过PNP的中间是N型半导体,两边是P型半导体。 ❖ NPN和PNP型BJT具有几乎等同的特性,只不过各 电极端的电压极性和电流流向不同。 6
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 冷为了能使发射区发射电子、集电区收集电子,必须具 备的条件是:发射结加正向电压(正向偏置),集电结 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在这些外加电压的条件下, 管內载流子的传输将发生下列过程。 发射结集电结 型 发射区基区懊电区 Ic 电子流 VotEe V..+Vcc v。-VE 图3.1.4载流子的传输过程
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 ❖ 为了能使发射区发射电子、集电区收集电子,必须具 备的条件是:发射结加正向电压(正向偏置),集电结 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在这些外加电压的条件下, 管内载流子的传输将发生下列过程。 7
发射区向基区注入电子 令由于发射结外加正向电压,因此发射结势垒由V减小 到V OEEs 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电子不断通过发射结 扩散到基区,形成发射极电流E,其方向与电子流动 方向相反。 ☆基区空穴也扩散到发射区,但由于发射区杂质浓度比 基区高得多(一般高几百倍),与电子流相比,这部分 空穴流可忽略不计。 发射结集电结 N型 发射区 k 集电 电子流图 V+vec v。- VEE V。+vc Vo-VEE
发射区向基区注入电子 ❖ 由于发射结外加正向电压,因此发射结势垒由Vo减小 到Vo -VEE,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电子不断通过发射结 扩散到基区,形成发射极电流IE,其方向与电子流动 方向相反。 ❖ 基区空穴也扩散到发射区,但由于发射区杂质浓度比 基区高得多(一般高几百倍),与电子流相比,这部分 空穴流可忽略不计。 8
电子在基区中的扩散与复合 冷发射区的电子注入基区后,在基区靠近发射结的边界 积累起来,形成了浓度梯度,在发射结附近浓度最高, 因此,电子就要向集电结的方向扩散。 冷在扩散过程中,电子会与基区中的空穴复合,同时接 在基区的电源v的正端则不断从基区拉走电子。电 子复合的数目与电源从基区拉走的电子数目相等,使 基区的空穴浓度基本维持不变。这样就形成了基极电 流lB,基极电流就是电子在基区与空穴复合的电流。 ☆复合越多,到达集电结的电子越少。为了减小复合, 常把基区做得很薄,并使基区掺入杂质的浓度很低, 因而电子在扩散过程中实际上与空穴复合的数量很少, 大部分都能到达集电结
电子在基区中的扩散与复合 ❖ 发射区的电子注入基区后,在基区靠近发射结的边界 积累起来,形成了浓度梯度,在发射结附近浓度最高, 因此,电子就要向集电结的方向扩散。 ❖ 在扩散过程中,电子会与基区中的空穴复合,同时接 在基区的电源VEE的正端则不断从基区拉走电子。电 子复合的数目与电源从基区拉走的电子数目相等,使 基区的空穴浓度基本维持不变。这样就形成了基极电 流IB,基极电流就是电子在基区与空穴复合的电流。 ❖ 复合越多,到达集电结的电子越少。为了减小复合, 常把基区做得很薄,并使基区掺入杂质的浓度很低, 因而电子在扩散过程中实际上与空穴复合的数量很少, 大部分都能到达集电结。 9
集电区收集扩散过来的电子 冷集电结所加的是反向电压,集电结势垒由V增加到 v+V。集电结势垒很高,使集电区的电子和基区的 空穴很难通过集电结,但这个势垒对基区扩散到集 电结边缘的电子却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使电子很快 地漂移过集电结为集电区所收集,形成集电极电流lco 冷另一方面,根据反向PN结的特性,当集电结加反向 电压时,基区中少数载流子电子和集电区中少数载 流子空穴在结电场作用下形成反向漂移电流,这部 分电流决定于少数载流子浓度,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CBo,它的数值很小,对放大没有贡献,而且受温度 影响很大,容易使管子工作不稳定,所以在制造过 程中要尽量设法减小cB0
集电区收集扩散过来的电子 ❖ 集电结所加的是反向电压,集电结势垒由Vo增加到 Vo+Vcc。集电结势垒很高,使集电区的电子和基区的 空穴很难通过集电结,但这个势垒对基区扩散到集 电结边缘的电子却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使电子很快 地漂移过集电结为集电区所收集,形成集电极电流IC。 ❖ 另一方面,根据反向PN结的特性,当集电结加反向 电压时,基区中少数载流子电子和集电区中少数载 流子空穴在结电场作用下形成反向漂移电流,这部 分电流决定于少数载流子浓度,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ICBO,它的数值很小,对放大没有贡献,而且受温度 影响很大,容易使管子工作不稳定,所以在制造过 程中要尽量设法减小ICBO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