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辰春中通箱大草 1.2药剂学的发展 ·发展历史 ·研究进展 中蒋药剂教研蜜 eaching.and Rerearching Gcoup.of CM.B
1.2 药剂学的发展 • 发展历史 • 研究进展
⊙長春中通药大草 药剂学的发展:古代 夏商时代(B.C.2100-1100) 夏禹BC2140,酿酒,药酒,曲(酵母) 商BC1766, >汤剂 >五十二病方丸剂 春秋BC221《黄帝内经》 >载方3首提出“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记载汤、丸、散、膏、药酒等不同剂型并 对各种制剂的制法、用法用量及适应证均有 较明确的规定。 >书中还专列出汤液醪醴论篇,论述了汤液醪 醴的制法和用途。 >中国现存中医学文献最早的一部典籍不仅奠 定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基础,而且也开创了 中药药剂学的先河。 中药药剂教磷宝
药剂学的发展:古代 • 夏商时代 (B.C.21001100) ÿ 夏禹 BC 2140, 酿酒,药酒,曲(酵母) 商 BC 1766, ÿ 汤剂 ÿ 五十二病方 丸剂 春秋 BC221 《黄帝内经》 ÿ 载方13首提出“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记载汤、丸、散、膏、药酒等不同剂型并 对各种制剂的制法、用法用量及适应证均有 较明确的规定。 ÿ 书中还专列出汤液醪醴论篇,论述了汤液醪 醴的制法和用途。 ÿ 中国现存中医学文献最早的一部典籍不仅奠 定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基础,而且也开创了 中药药剂学的先河
回長春中通药大草 药剂学的发展:古代 秦汉时代(B.C221-A.D220) >东汉《神农本草经》最早本草专著制药理论、 法则,强调根据药性选择剂型 >张仲景AD150-219《伤寒杂病论》10多种剂型 ,赋型剂,炮制 ·晋唐时代(AD265~960) 晋葛洪AD283-363 >《肘后备急方》记载铅硬青、蜡丸、锭剂等多种 剂型,第一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 梁陶弘景AD456-536 >《本草经桌注》制剂工艺 唐AD659《新修本草》第一部药典 中蒋药剂教研蜜 eaching.and Rerearching Gtoup.ofC.M.B
药剂学的发展:古代 • 秦汉时代(B.C 221A.D220) ÿ 东汉《神农本草经》 最早本草专著 制药理论、 法则,强调根据药性选择剂型 ÿ 张仲景AD 150219 《伤寒杂病论》10多种剂型 ,赋型剂,炮制 • 晋唐时代(AD265~960) 晋 葛洪AD 283363 ÿ 《肘后备急方》记载铅硬膏、蜡丸、锭剂等多种 剂型,第一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 梁 陶弘景AD 456536 ÿ 《本草经集注》制剂工艺 唐AD659《新修本草》第一部药典
可長春中通箱大学 药剂学的发展:古代 ·两宋时代((AD960~1279) AD1076设立了太医院卖药所(后改称太平惠民局)及 修合药所(后改称和剂局) AD1080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制剂规范中成药 788种 明清时代(AD1368-1911) 李时珍AD1518-1593《本草纲目》剂型近40种 中药药剂教狮宝 feachingand Roeirching.Ctoup.ofC.M
药剂学的发展:古代 • 两宋时代(AD960~1279) AD1076 设立了太医院卖药所(后改称太平惠民局)及 修合药所(后改称和剂局) AD1080 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制剂规范中成药 788种 • 明清时代(AD13681911) 李时珍 AD15181593《本草纲目》 剂型近40种
®長春中通药大草 药剂学的发展:近代 近代 19世纪初一20世纪中 西方医药传入, 片剂注射剂等 现代剂型 中蒋药剂教研蜜 feaching and Rerearching Gcoup.ofCM.B
近代 19世纪初—20世纪中 西方医药传入, 片剂注射剂等 现代剂型 药剂学的发展: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