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10级(八上)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语 文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A卷100分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间有误的一项是() A.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dang):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 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xi6)定,有很大关系 B.他狠狠的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len)的芦花,一片展开紫 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sd)。 C.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sng)立着一堆瓦砾(l), 它的本来面目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D.我们在蜿蜒(yan)的山路上一拐弯,只见一座巨的白色Ⅴ形石雕屹(yi)立 在山坡上。 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荽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 官,企图阻扼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B.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 风响。 C.也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好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 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 D.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 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 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B.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C.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 D.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 在下面短文中横线上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6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向全世界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国际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1 初 10 级(八上)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语 文 (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A 卷 100 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0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间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dāng);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 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xié)定,有很大关系。 B.他狠狠的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lèn)的芦花,一片展开紫 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sǎ)。 C.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sǒng)立着一堆瓦砾.(lì), 它的本来面目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D.我们在蜿蜒.(yán)的山路上一拐弯,只见一座巨的白色 V 形石雕屹.(yì)立 在山坡上。 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荽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 官,企图阻扼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B.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 风响。 C.也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好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 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 D.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 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 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B.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C.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 民。 D.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 了。 4.在下面短文中横线上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06 年 4 月,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向全世界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国际
、国内 两岸 是中国当前所要努力的方向,中国将按照自 己的步伐、发展目标与需要,来进行有计划的改革 A.和平和谐和气 B.和平和谐和解 C.和平和气和解 D.和气和谐和解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 B.春节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令人叹为观止。 C.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 事 D.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 物馆。 、古诗填空(10分) 6.《长歌行》一诗中借流水喻时光飞逝的诗句是 7.《野望》一诗中表现诗人孤独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阅读《早寒江上有怀》完成诗后各题。(6分)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中“木落”的意思是什么?它点明诗中描绘的内容 是什么季节?(2分) (2)说说你对“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的理解?(2分) (3)诗的尾联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18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 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 渡江区域。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 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④21日下午五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2 ________、国内________、两岸________是中国当前所要努力的方向,中国将按照自 己的步伐、发展目标与需要,来进行有计划的改革。 A.和平 和谐 和气 B.和平 和谐 和解 C.和平 和气 和解 D.和气 和谐 和解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 ....,打牙跌嘴呢! B.春节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令人叹为观止 ....。 C.这些豆蔻年华 ....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 事。 D.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 ....的博 物馆。 二、古诗填空(10 分) 6.《长歌行》一诗中借流水喻时光飞逝的诗句是: , 。 7.《野望》一诗中表现诗人孤独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 。 8.阅读《早寒江上有怀》完成诗后各题。(6 分)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中“木落”的意思是什么?它点明诗中描绘的内容 是什么季节?(2 分) (2)说说你对“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的理解?(2 分) (3)诗的尾联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怀?(2 分) 二.阅读理解(40 分) (一)(18 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000 余华里的 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 渡江区域。③20 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 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 小时内即飞渡过 30 万人。④21 日下午五
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 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 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 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 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⑩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 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亚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τ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 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I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 以渡完。巧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歼灭及击溃—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封锁长江。(17)我军前锋,业已②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9.这则消息的“电头”是 “导语”部分是第 句(只填序号) 主体部分是第 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 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 (5分) 10.第⑥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 什么?(4分) 11.第⑩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 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4分)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3 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 35 万人民解 放军已渡过 2/3,余部 23 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 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 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 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 21 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 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3○我东路 35 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所 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 23 日可 以渡完。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 21 日下午至 22 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封锁长江。(17)我军前锋,业已②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9.这则消息的“电头”是________,“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 主体部分是第________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_____。 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_。(5 分) 10.第○16 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 什么?(4 分) ________ 11.第○11 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 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4 分)
12.“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 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5分 (二)(22分) ①-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 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昨天 跑到这里来找队伍,想在苇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针。 ②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大萎,小的叫二菱。把她们接上船,老头子 就叫她们睡一觉,他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觉吧,到芼塘里,咱们还有大米 和鱼吃。 ③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就 又睁开了。现在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的风吹得 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 ④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在敌人的炮火里打滚,在高粱地里淋着雨过夜 晚上不知道要过几条汽车路,爬几道沟。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心想: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 ⑤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 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 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4 12.“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 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 字以内)(5 分) ________ (二)(22 分) ①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 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昨天 跑到这里来找队伍,想在苇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针。 ②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把她们接上船,老头子 就叫她们睡一觉,他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 和鱼吃。 ③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就 又睁开了。现在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的风吹得 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 ④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在敌人的炮火里打滚,在高粱地里淋着雨过夜,一 晚上不知道要过几条汽车路,爬几道沟。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一心想: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 ⑤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 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 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
⑥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发烧的手浸在清凉的水里很舒服, 她随手就舀了一把泼在脸上,那脸涂着厚厚的泥和汘。她痛痛快快地洗起来,连那短 短的头发。大些的轻声吆喝她 ⑦“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 ⑧小女孩子抬起头来,望一望老头子,笑着说 ⑨“洗一洗就精神了! ⑩老头子说 的“不怕,洗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2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正在拧着 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 13.选文第①段中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4.老头子对两个女孩子的感情怎样?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进行分析。(4分) 15.在前往苇塘的途中,两个女孩子为什么睡不着?(4分 16.选文第⑤段属于哪一种记叙方式?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5分) 17.从选文内容看,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5分) 四.作文(40分)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5 ⑥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发烧的手浸在清凉的水里很舒服, 她随手就舀了一把泼在脸上,那脸涂着厚厚的泥和汗。她痛痛快快地洗起来,连那短 短的头发。大些的轻声吆喝她: ⑦“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 ⑧小女孩子抬起头来,望一望老头子,笑着说: ⑨“洗一洗就精神了!” ⑩老头子说: ⑾“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⑿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正在拧着 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 13.选文第①段中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4 分) 14.老头子对两个女孩子的感情怎样?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进行分析。(4 分) 15.在前往苇塘的途中,两个女孩子为什么睡不着?(4 分) 16.选文第⑤段属于哪一种记叙方式?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5 分) 17.从选文内容看,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5 分) 四.作文(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