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油立业递科技 (2)平面结构空间协同分析方法 假定各榀抗侧力结构仍按平面结构考虑,它们由刚性楼板连接, 任一方向的水平荷载作用下,所有正交和斜交的抗侧力结构均参 与工作,楼板既考虑发生平移,也考虑扭转。水平力在各个抗侧 力结构之间按空间位移协调条件进行分配。 平面结构空间协同分析方法的主要优点为: 基本未知量少,计算比较简单,适合中小型计算机采用; b.各片平面结构的协同工作抵抗水平力反映了规则结构整体工作 性能的主要特征 (3)其他分析方法
第2章 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2)平面结构空间协同分析方法 (3)其他分析方法
第2章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油立业递科技 (三)计算模型的选取 (1)当结构布置规则、质量及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 不计扭转效应时,可采用平面结构计算模型; (2)当结构平面或立面不规则、体型复杂、无法划分 成平面抗侧力单元的结构,或为筒体结构时,应 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 (3)多、高层建筑钢结构的计算模型,可采用平面抗 侧力结构的空间协同计算模型;
第2章 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1)当结构布置规则、质量及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 不计扭转效应时,可采用平面结构计算模型; (2)当结构平面或立面不规则、体型复杂、无法划分 成平面抗侧力单元的结构,或为筒体结构时,应 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 (3)多、高层建筑钢结构的计算模型,可采用平面抗 侧力结构的空间协同计算模型; (三) 计算模型的选取
第2章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油立业递科技 4.1.3计算要求 (1)对体形、结构布置复杂。如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结构 等,应采用至少两个不同力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相互比较和校核, 确保可靠性。 (2)带加强层或转换层、错层结构、连体和立面开洞结构、多塔 楼结构等均属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其竖向刚度变化大、受力复杂、易 形成薄弱部位,计算分析应从严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至少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进行计算; 2)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耦联计算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应小于 15,对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数的9倍; 3)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4)宜采用弹塑性静力或动力分析方法验算薄弱层弹塑性变形
第2章 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4.1.3 计算要求 (1)对体形、结构布置复杂。如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结构 等,应采用至少两个不同力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相互比较和校核, 确保可靠性。 (2)带加强层或转换层、错层结构、连体和立面开洞结构、多塔 楼结构等均属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其竖向刚度变化大、受力复杂、易 形成薄弱部位,计算分析应从严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至少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进行计算; 2)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耦联计算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应小于 15,对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数的9倍; 3)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4)宜采用弹塑性静力或动力分析方法验算薄弱层弹塑性变形
第2章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油立业递科技 3)对受力复杂的结构构件,如复杂的剪力墙、加强层构件 转换层构件、错层构件、连接体及其相关构件等,除整体分析 外,尚应按有限元等方法进行局部应力分析,并据此进行截面 配筋设计校核 4)除选用可靠的结构分析软件外,还应对软件的计算结果 从力学概念和工程经验等方面加以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 效后方可采用。如对结构整体位移、楼层剪力、振型和位移形 态、自振周期、超筋情况等计算结果进行工程经验判断
第2章 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3)对受力复杂的结构构件,如复杂的剪力墙、加强层构件、 转换层构件、错层构件、连接体及其相关构件等,除整体分析 外,尚应按有限元等方法进行局部应力分析,并据此进行截面 配筋设计校核。 (4)除选用可靠的结构分析软件外,还应对软件的计算结果 从力学概念和工程经验等方面加以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 效后方可采用。如对结构整体位移、楼层剪力、振型和位移形 态、自振周期、超筋情况等计算结果进行工程经验判断
第2章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油立业递科技 4.2荷载效应与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1.荷载效应组合 所考虑的荷载和作用种类 设计要求 竖向荷风荷水平地震作竖向地震 载 载 用 作用 非抗震设计 抗震设6~8 计 度 9度或水 平长悬臂 8度、9度 只有当建筑物高度超过60m时,才同时考虑风与地 震产生的效应
第2章 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4.2 荷载效应与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1. 荷载效应组合 所考虑的荷载和作用种类 设计要求 竖向荷 载 风荷 载 水平地震作 用 竖向地震 作用 非抗震设计 Ο Ο 抗震设 计 6~8 度 Ο Ο Ο 9度或水 平长悬臂 8度、9度 Ο Ο Ο Ο 只有当建筑物高度超过60m时,才同时考虑风与地 震产生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