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干制原料的涨发和加工制品的 处理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烹饪原料的干制及涨发概述 第二节 水渗透涨发工艺原理及实例 第三节 热膨胀涨发工艺原理及实例 第四节 其他加工制品的处理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各种干制和加工性原料在烹 调制熟之前进行涨发处理的各种方法,特别要理解水分在 干制原料的制造和烹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涨发加工 的基本原理。 学习重点:烹饪原料的干制的目的及原理,水渗透涨发工艺原理, 热膨胀涨发工艺原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善用干制原料制作菜肴是中国烹饪的一大特色,而干料涨发 技术则是这一特色得以完美体现的前提条件。历代厨师为我们积累了 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干料的涨发机理,从而得 心应手地掌握涨发技术。 第一节 烹饪原料的干制及涨发概述 一、烹饪原料的干制的目的及原理 (一)烹饪原料干制的目的
第四章 干制原料的涨发和加工制品的 处理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烹饪原料的干制及涨发概述 第二节 水渗透涨发工艺原理及实例 第三节 热膨胀涨发工艺原理及实例 第四节 其他加工制品的处理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各种干制和加工性原料在烹 调制熟之前进行涨发处理的各种方法,特别要理解水分在 干制原料的制造和烹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涨发加工 的基本原理。 学习重点:烹饪原料的干制的目的及原理,水渗透涨发工艺原理, 热膨胀涨发工艺原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善用干制原料制作菜肴是中国烹饪的一大特色,而干料涨发 技术则是这一特色得以完美体现的前提条件。历代厨师为我们积累了 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干料的涨发机理,从而得 心应手地掌握涨发技术。 第一节 烹饪原料的干制及涨发概述 一、烹饪原料的干制的目的及原理 (一)烹饪原料干制的目的
干制品-是指新鲜烹饪原料经过干制后的产品。 1、在不破坏原料固有本质特性的前提下,防止原料腐败变质, 从而能在室温条件下长期保藏,以便于延长原料的供应季节,平衡产 销高峰,交流各地特产,特别是原料脱水后,重量减轻,便于储藏、 运输、携带,供应方便。 2、改变原料本来的性质,进一步提高嗜好性,如存放一年以上 的干鲍鱼色泽较深,如存放得当,鲍鱼味会更浓,起“糖心”更好。 总之,其目的就是利用加热等方法,使原料的水分降到族以防止 微生物繁殖、变质的水平,使微生物失去必需的生活条件的水平。 (二)基本原理 干制原料主要是脱去原料中的水分,各种动植物性原料的含水 量不同。根据水分在原料中的存在状态,可简单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两类。还有一种水是准结合水 1、结合水(束缚水):是一种通过挤压而不失去的水,吸附作用 很强。即水分子与原料中的亲水官能团(原料中的糖、蛋白质、氨基 酸都含有大量的亲水官能团,如-OH、-COOH、-NH2 等)及、带电离 子发生水合作用,而受到一定束缚的水称结合水(或束缚水)。结合 水不表现一般水的理化性质,在原料体内不流动,对易溶物质不表现 为溶剂的作用,微生物也无法利用。 2、自由水:能自由流动的水。自由水可自由进行分子热运动,并 具有溶剂机能,能被微生物、酶和化学反应所利用。严格地说,原料 中水分的含量并不是干制品耐藏性的决定性因素,确切地说应该是有
干制品-是指新鲜烹饪原料经过干制后的产品。 1、在不破坏原料固有本质特性的前提下,防止原料腐败变质, 从而能在室温条件下长期保藏,以便于延长原料的供应季节,平衡产 销高峰,交流各地特产,特别是原料脱水后,重量减轻,便于储藏、 运输、携带,供应方便。 2、改变原料本来的性质,进一步提高嗜好性,如存放一年以上 的干鲍鱼色泽较深,如存放得当,鲍鱼味会更浓,起“糖心”更好。 总之,其目的就是利用加热等方法,使原料的水分降到族以防止 微生物繁殖、变质的水平,使微生物失去必需的生活条件的水平。 (二)基本原理 干制原料主要是脱去原料中的水分,各种动植物性原料的含水 量不同。根据水分在原料中的存在状态,可简单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两类。还有一种水是准结合水 1、结合水(束缚水):是一种通过挤压而不失去的水,吸附作用 很强。即水分子与原料中的亲水官能团(原料中的糖、蛋白质、氨基 酸都含有大量的亲水官能团,如-OH、-COOH、-NH2 等)及、带电离 子发生水合作用,而受到一定束缚的水称结合水(或束缚水)。结合 水不表现一般水的理化性质,在原料体内不流动,对易溶物质不表现 为溶剂的作用,微生物也无法利用。 2、自由水:能自由流动的水。自由水可自由进行分子热运动,并 具有溶剂机能,能被微生物、酶和化学反应所利用。严格地说,原料 中水分的含量并不是干制品耐藏性的决定性因素,确切地说应该是有
效水分的含量(在食品学上用水分活度来衡量有效水分的量,水分活 度是对介质内能参与化学反应的水分含量)。自由水显然是有效水分, 与原料的储藏性有密切关系。因此原料脱水或干制后,实际上是减少 了自由水的含,从而降低了水分活度,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同时 许多化学反应和酶促反应速度也大大下降,提高了原料的储藏性。 3、准结合水:介于结合水与自由水之间,能挤压出来的水,即为 准结合水。 4、水分活度(AW) AW=Ρ/Ρо=ERH/100 ERH-是平衡相对湿度。可以测定的值。 Ρо-是纯水饱和蒸汽压。 Ρ-食品中水饱和蒸汽压。 5、 水分活度的计算: 根据拉乌尔定律 P=Ρо●Aw Aw=n1/n2+n1 n1-水的摩尔数(溶剂) n2-溶质的摩尔数 Aw—水的摩尔数 综上所述,用 Aw 的值的大小,可以衡量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的活 动与水分的关系,同时可改变原料的嫩度。 食物水分含量: 面粉—12% 蔬菜-85—97% 鱼-67—81% 谷类、豆类-12—16% 水果—80—90% 蛋类-73—75% 乳类-87—89% 猪肉-43—59% 鸡肉-74% 鹅肉-77% 鸭肉-75% 兔肉-73.5% 设 n1=1 升理想的水溶剂中,溶质浓度为 1 摩尔/升, 而水的物质量为 n2=1000 克/18 克=55.5 那么 Ρ/Ρо=55.5/55.5+1 =0.9823 微生物繁殖的水分活度值:食品—0.9-0.99; 酵母-0.8;霉菌—0.8;细菌—大于 0.9 物质的水分活度值:鱼—0.98-0.99;水果 0.98-0.99;米和大豆—0.6-0.64;等
效水分的含量(在食品学上用水分活度来衡量有效水分的量,水分活 度是对介质内能参与化学反应的水分含量)。自由水显然是有效水分, 与原料的储藏性有密切关系。因此原料脱水或干制后,实际上是减少 了自由水的含,从而降低了水分活度,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同时 许多化学反应和酶促反应速度也大大下降,提高了原料的储藏性。 3、准结合水:介于结合水与自由水之间,能挤压出来的水,即为 准结合水。 4、水分活度(AW) AW=Ρ/Ρо=ERH/100 ERH-是平衡相对湿度。可以测定的值。 Ρо-是纯水饱和蒸汽压。 Ρ-食品中水饱和蒸汽压。 5、 水分活度的计算: 根据拉乌尔定律 P=Ρо●Aw Aw=n1/n2+n1 n1-水的摩尔数(溶剂) n2-溶质的摩尔数 Aw—水的摩尔数 综上所述,用 Aw 的值的大小,可以衡量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的活 动与水分的关系,同时可改变原料的嫩度。 食物水分含量: 面粉—12% 蔬菜-85—97% 鱼-67—81% 谷类、豆类-12—16% 水果—80—90% 蛋类-73—75% 乳类-87—89% 猪肉-43—59% 鸡肉-74% 鹅肉-77% 鸭肉-75% 兔肉-73.5% 设 n1=1 升理想的水溶剂中,溶质浓度为 1 摩尔/升, 而水的物质量为 n2=1000 克/18 克=55.5 那么 Ρ/Ρо=55.5/55.5+1 =0.9823 微生物繁殖的水分活度值:食品—0.9-0.99; 酵母-0.8;霉菌—0.8;细菌—大于 0.9 物质的水分活度值:鱼—0.98-0.99;水果 0.98-0.99;米和大豆—0.6-0.64;等
二、干制原料的特点与复水性 1、干制原料的特点 不同的烹饪原料干制加工过程也不完全相同,对干制品的复水性 及风味有较大影响。 如水产干制品按加工处理的方法可分为三类: (1)直接干制的生干品:如鱿鱼、墨鱼、鱼肚、海参等原料,体 形小、肉薄、易干燥,不经盐渍或熟处理而直接干制,由于原料组织 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变化较少,故复水性较好,另外原料组织中的水 溶性物质流失少,能保持原料品种的良好风味。 (2)熟制后再干制的熟干品:如牡蛎干、鲍鱼、蛏干、虾皮、鱼 干等干料。新鲜原料经煮后(即可加 5%-10%的盐水煮,也可先盐渍 后再水煮)进行干燥,这样有利于原料在煮熟时脱水,并使制品具有 好的味道和颜色。 优点:熟干制品质量较好,储藏时间长,食用方便。 缺点:经水煮后,一部分水溶性物质流失到煮汁中,易影响干品的 风味和生成率。此外原料中的蛋白质凝固和组织收缩,干燥后制品的 复水性差,组织坚韧,不一咀嚼,外观也不好看。 (3)盐渍后再进行干燥的盐干品:如盐干带鱼、黄鳝等。盐干特 别适合与大中型鱼类和在来不及处理或因天气条件无法及时干燥的 情况下使用。 2、原料干制的方法: 自然干燥、人工脱水两大类。具体如下:
二、干制原料的特点与复水性 1、干制原料的特点 不同的烹饪原料干制加工过程也不完全相同,对干制品的复水性 及风味有较大影响。 如水产干制品按加工处理的方法可分为三类: (1)直接干制的生干品:如鱿鱼、墨鱼、鱼肚、海参等原料,体 形小、肉薄、易干燥,不经盐渍或熟处理而直接干制,由于原料组织 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变化较少,故复水性较好,另外原料组织中的水 溶性物质流失少,能保持原料品种的良好风味。 (2)熟制后再干制的熟干品:如牡蛎干、鲍鱼、蛏干、虾皮、鱼 干等干料。新鲜原料经煮后(即可加 5%-10%的盐水煮,也可先盐渍 后再水煮)进行干燥,这样有利于原料在煮熟时脱水,并使制品具有 好的味道和颜色。 优点:熟干制品质量较好,储藏时间长,食用方便。 缺点:经水煮后,一部分水溶性物质流失到煮汁中,易影响干品的 风味和生成率。此外原料中的蛋白质凝固和组织收缩,干燥后制品的 复水性差,组织坚韧,不一咀嚼,外观也不好看。 (3)盐渍后再进行干燥的盐干品:如盐干带鱼、黄鳝等。盐干特 别适合与大中型鱼类和在来不及处理或因天气条件无法及时干燥的 情况下使用。 2、原料干制的方法: 自然干燥、人工脱水两大类。具体如下:
晒干、风干、烘干、空气对流干制、冻干制、真空干制、热空气 干制等方法。这些干制方法都具有干、硬、老、韧的特点。 3、干制对微生物的影响 1)、水分与微生物的关系: -微生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其在生命的代谢过程中,从外部 吸收营养或向外部排泄代谢物,都离不开水。但微生物生长的决定因 素并不是水的含量,而是它的有效水的含量,由潇水是只能被微生物 利用的水,即自由水。 -微生物都有最适宜的水分活度值,在 0.90 以上。 -在干制过程中,原料及其所污染的微生物也同时脱水,干 制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受到营职,但微生物并为死去,环境一旦适 宜,仍会生长繁殖,使原料腐败变质。 2)、干制对酶活性的影响 任何原料中都存在酶系,原料中水分降低,酶活性也降低。但 酶反应速度也因反映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大。因此,在干制过程中,特 别是在原料重新吸潮后,酶仍会有作用,从而引起原料品质变劣- 酶促褐变等反应。只有含水量降低到 1%一下,酶的活性才会完全消 失。 最适 PH 值 活性 热稳定性 37C˚ 活性 等电点 温 度 - 活性曲线 4 安全稳定区 2 可逆失活区
晒干、风干、烘干、空气对流干制、冻干制、真空干制、热空气 干制等方法。这些干制方法都具有干、硬、老、韧的特点。 3、干制对微生物的影响 1)、水分与微生物的关系: -微生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其在生命的代谢过程中,从外部 吸收营养或向外部排泄代谢物,都离不开水。但微生物生长的决定因 素并不是水的含量,而是它的有效水的含量,由潇水是只能被微生物 利用的水,即自由水。 -微生物都有最适宜的水分活度值,在 0.90 以上。 -在干制过程中,原料及其所污染的微生物也同时脱水,干 制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受到营职,但微生物并为死去,环境一旦适 宜,仍会生长繁殖,使原料腐败变质。 2)、干制对酶活性的影响 任何原料中都存在酶系,原料中水分降低,酶活性也降低。但 酶反应速度也因反映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大。因此,在干制过程中,特 别是在原料重新吸潮后,酶仍会有作用,从而引起原料品质变劣- 酶促褐变等反应。只有含水量降低到 1%一下,酶的活性才会完全消 失。 最适 PH 值 活性 热稳定性 37C˚ 活性 等电点 温 度 - 活性曲线 4 安全稳定区 2 可逆失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