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水利工程一引漳十二渠 中国战国初期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榘 系。灌区在漳河以南(今河南省安阳市北)。 《史记》等古籍记为战国魏文候时邺(治今临西 南四十里的邺镇)令西门豹创建(公元前422年)。 第一渠首在邺西18里,相延12里内有拦河低溢流 堰12道,各堰都在上游右岸开引水口,设引水闸, 共成12条渠道。灌区不到10万亩。漳水浑浊多泥 沙,可以落淤肥田,提高产量,邺地因富庶起來 东汉末年曹操以邺为根据地,按原形式整修,十 二堰称为十二登,改名开井堰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引漳十二渠 ⚫ 中国战国初期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 系。灌区在漳河以南(今河南 省安阳市北)。 《史记》等古籍记为战国魏文候时邺(治今临西 南四十里的邺镇)令西门豹创建(公元前422年)。 第一渠首在邺西18里,相延12里内有拦河低溢流 堰12道,各堰都在上游右岸开引水口,设引水闸, 共成12条渠道。灌区不到10万亩。漳水浑浊多泥 沙,可以落淤肥田,提高产量,邺地因富庶起来, 东汉末年曹操以邺为根据地,按原形式整修,十 二堰称为十二登,改名开井堰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一引漳十二渠 《吕氏春秋乐成》记渠为魏襄王时邺令史起创建, 在西门豹后约100多年,并批评西门豹不知引漳灌 田。《汉书沟洫志》采用这一说法,和《史记》 有矛盾。后人调和两说,说是西门豹先开渠,史 起又开。东魏天平二年(535)改建为天平渠,并 成单一渠首,灌区扩大,后变称万金渠。渠首在 今安阳市北40余里,漳河南岸。隋唐以后这一带 形成以漳水、洹水(今阳河)为源的灌区。唐代 复修天平渠,并开分支,灌田十万亩以上。清代 民国还有时修复利用。1959年动工在漳河上修建 岳城水库。两岸分引库水,灌田数百万亩,代替 了古灌渠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引漳十二渠 ⚫ 《吕氏春秋.乐成》记渠为魏襄王时邺令史起创建, 在西门豹后约100多年,并批评西门豹不知引漳灌 田。《汉书.沟洫志》采用这一说法,和《史 记》 有矛盾。后人调和两说,说是西门豹先开渠,史 起又开。东魏天平二年(535)改建为天平渠,并 成单一渠首,灌区扩大,后变称万金渠。渠首在 今安阳市北40余里,漳河南岸。隋唐以后这一带 形成以漳水、洹水(今阳河)为源的灌区。唐代 复修天平渠,并开分支,灌田十万亩以上。清代、 民国还有时修复利用。1959年动工在漳河上修建 岳城水库。两岸分引库水,灌田数百万亩,代替 了古灌渠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一鸿沟 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战国魏 惠王十年(公元前361)开始兴建。修成后,经 秦、汉、魏、晋、南北朝,一直是黄淮间主要水 运交通线路之一。西汉又称狼汤渠。它在今河南 省荥阳北引黄河水,东经中牟北,开封北而折向 南,经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再分两支:南入 颍水,东入沙水,二者皆入淮河。中途在开封东 分水(古汴水)。又南,向东分水入睢水、岁 (涣)水,皆可通淮。再南,向东分水入涡水, 直通淮河,形成黄淮间的水运交通网。隋代开通 济渠,即唐宋时的汴河,成为黄淮间的交通干道, 相当于鸿沟位置的蔡河仍部分起着沟通黄淮的作 用。元代开始,建都北京,开京杭运河,水运干 线东移,蔡河就湮塞了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鸿 沟 ⚫ 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战国魏 惠王十年(公元前361) 开始兴建。修成后,经 秦、汉、魏、晋、南北朝,一直是黄淮间主要水 运交通 线路之一。西汉又称狼汤渠。它在今河南 省荥阳北引黄河水,东经中牟北,开封北而折向 南,经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再分两支:南入 颍水,东入沙水,二者皆入淮河。中途在开封东 分水(古汴水)。又南,向东分水入睢水、岁 ( 涣)水,皆可通淮。再南,向东分水入涡水, 直通淮河,形成黄淮间的水运交 通网。隋代开通 济渠,即唐宋时的汴河,成为黄淮间的交通干道, 相当于鸿沟 位置的蔡河仍部分起着沟通黄淮的作 用。元代开始,建都北京,开京杭运河,水运干 线东移,蔡河就湮塞了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一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岷江 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 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 前256-前251),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工程以 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 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国”美 称。都江堰始名于宋代,宋以前称都安堰、湔或 犍尾堰。枢纽布置早期的都江堰有堤、堰、水则 等工程设施,经后代不断完善,成为由鱼嘴(分 水工程)、飞沙堰(溢流排沙工程)和宝瓶口 (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组成的元坝引水枢纽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岷江 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 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 前256-前251),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工程以 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 供水等多种效 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国”美 称。都江堰始名于宋代,宋以前称都安堰、湔或 犍尾堰。 枢纽布置 早期的都江堰有堤、堰、水则 等工程设施,经后代不断完善,成为由鱼嘴(分 水工程)、飞沙堰(溢流排沙工程)和宝瓶口 (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组成的无坝引水枢纽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一都江堰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