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外交:中国周边安全构建新议题 李志斐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7) Li zhifei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y, CASS. Beijing 100007) [内容摘要]:因稀缺性引发的水资源危机使水资源问题“安全化”,国际社 会对“水战争”或“水冲突”的担忧和恐惧正随之日益加深。近些年,中国与周 边国家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水纷争事件,水资源安全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中国 周边安全环境构建的重要因素,随着亚洲水资源危机的显现和中国实力的崛起, 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在地区层面提供更多的区域性公共产品。中国在周边地区逐 步开展了多层面的带有战略伙伴建设和公共外交性质的“水资源外交”,使之发 挥着冲突预防,危机管理与促进区域合作的职能,凸显了中国在和平与稳定的周 边地区构建中的负责任大国风范和角色定位 [关键词]:水资源;周边外交;安全 [作者简介]:李志斐,博士,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 员,研究方向:亚太地区非传统安全 、稀缺性水危机:水资源问题的“安全化” 水是生命和环境赖以维系的根本,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随着人 口的增长和气候的变化,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 据统计,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大约为14亿千立方米,其中97.5%为不适合饮 用和灌溉的碱水,剩下的2.5%是淡水资源,约为0.35亿千立方米。在所有的淡 水资源中,大约70%的水量,也就是大约0.245亿千立方米被锁在南极和格陵兰 的冰山地区中。因此,可供人类使用的总淡水资源量只有所有淡水资源的0.3% 淡水资源在全球的分配也是非常不均匀的,例如亚马逊流域的水量占了全世界水 量的20%,欧洲占了7%,澳洲占了1%。淡水资源分布不平均致使有些地区常年 面临干旱威胁,有些地区时常发生洪水等灾害。近些年全球性干旱有日益严重之 势,这给全世界一些干旱、半干旱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缺水危机。2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力的不确定性,全球水资源的 供应情况非常严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发布的《世界水资源报告》中指 出,人类对水的需求正以每年0.064亿千立方米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全 Peter H Gleick, An Introduction to global fresh water issues, Water in Crisis: a guide to the world s fresh water esour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3-12 2冀文海,“人类将爆发水战争”,《中国经济时报》,200年10月21日 1/9
1 / 9 水资源外交:中国周边安全构建新议题 李志斐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7) Li Zhifei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y, CASS. Beijing.100007) [内容摘要]:因稀缺性引发的水资源危机使水资源问题“安全化”,国际社 会对“水战争”或“水冲突”的担忧和恐惧正随之日益加深。近些年,中国与周 边国家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水纷争事件,水资源安全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中国 周边安全环境构建的重要因素,随着亚洲水资源危机的显现和中国实力的崛起, 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在地区层面提供更多的区域性公共产品。中国在周边地区逐 步开展了多层面的带有战略伙伴建设和公共外交性质的“水资源外交”,使之发 挥着冲突预防,危机管理与促进区域合作的职能,凸显了中国在和平与稳定的周 边地区构建中的负责任大国风范和角色定位。 [关键词]:水资源;周边外交;安全 [作者简介]:李志斐,博士,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 员,研究方向:亚太地区非传统安全。 一 、稀缺性水危机:水资源问题的“安全化” 水是生命和环境赖以维系的根本,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随着人 口的增长和气候的变化,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 据统计,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大约为 14 亿千立方米,其中 97.5%为不适合饮 用和灌溉的碱水,剩下的 2.5%是淡水资源,约为 0.35 亿千立方米。在所有的淡 水资源中,大约 70%的水量,也就是大约 0.245 亿千立方米被锁在南极和格陵兰 的冰山地区中。因此,可供人类使用的总淡水资源量只有所有淡水资源的 0.3%。 淡水资源在全球的分配也是非常不均匀的,例如亚马逊流域的水量占了全世界水 量的 20%,欧洲占了 7%,澳洲占了 1%。1淡水资源分布不平均致使有些地区常年 面临干旱威胁,有些地区时常发生洪水等灾害。近些年全球性干旱有日益严重之 势,这给全世界一些干旱、半干旱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缺水危机。2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力的不确定性,全球水资源的 供应情况非常严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9 年发布的《世界水资源报告》中指 出,人类对水的需求正以每年 0.064 亿千立方米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全 1 Peter H.Gleick, “An Introduction to global fresh water issues,” Water in Crisis: a guide to the world’s fresh water resour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3-12. 2 冀文海,“人类将爆发水战争”,《中国经济时报》,2000 年 10 月 21 日
球将有47%的人口居住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地区。同样,在2010年的“世界水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已有近9亿人口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水质恶化 已经严重影响到地区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每年全球死于水污染的人数多于战争 等各种暴力冲突死亡的人数的总和。3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到2025年,全球 大约48个国家的28亿人口将面临水资源压力或缺水状况,其中40个国家在西 亚、北非,而到了2050年,受到水资源短缺威胁的国家将会增加到54个国家, 受波及的人口数量将会占到全球人口的40%,达40亿人 全球的水压力是不断增大的,受水稀缺威胁的地区也是随之不断扩大,未来 如何获取足够的生存用水将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水资源的稀缺性不仅将严重 的危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并且还会成为国家之间或国家内部冲突的诱因,从而 逐步实现“安全化”,演变成一个影响未来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安全性问题。 在2012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1年全球风险评估报告》中,水资源安全问 题已经被列为近些年极其可能发生的、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高风险问题之 从国际关系发展史上看,由水稀缺引发的国家间矛盾和冲突等安全问题比比 皆是。联合国世界水资源报告曾指出,在最近5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水资源争 端问题印发的1831起个案中,有507起具有冲突的性质,37起具有暴力性质, 而在这37件中有21件演变成为军事冲突。美国国家太平洋研究所皮特·格莱 克在其编著的《水危机:认识全球新鲜水资源》书中阐释道,“当水资源稀缺时, 各国获取水源的竞争更容易使国家将水资源与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水资源冲突 发生的原因涉及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管理不善、水资源分配不均,尤其是当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同时依赖同一水源时,水资源冲突更容易发生。 格莱克还指出,自公元1500年到1997年的497年间,全球共发生水冲突事 件37起,频率为0.074。而在20世纪的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全球发生了34 起水冲突,频率为0.0351,相比较前400年的频率,增加了3.7倍之多。尤其 是在二战之后,因水发生的国家冲突已有30多起,频率升值0.06,比20世纪 的前50年保持的0.008的频率增加了6.5倍。‘因此,早在1995年,世界银行 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杰丁( Samel Serageldin)就预言:“下一个世纪(21世纪) 的战争将因为水而引发”。另外,水资源虽然从来不是唯一的和主要的引发冲突 的原因,但是它却能恶化局势,尤其是与国家之间固有的一些民族矛盾、宗教 冲突、领土纠纷等因素媾和在一起时,水资源与国际关系、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 就更加紧密。 另外一个因水资源稀缺而引发的安全性问题是环境难民问题。国际基督教援 助组织( Christian aid)的一份战略报告中指出,在全球将有超过10亿人因气 3“美欲把解决缺水问题视为其外交重点”,载《光明日报》,2010年4月6日 《联合国报告惹你为:世界面临水危机》,载《中外房地产导报》,2003年第6期 PEter. H Gleick, ed, Water in Crisis: A Guide to the World's Fresh Water Resourc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Barbara Crosette. "Severe Water Crisis Ahead for Poorest Nations in the next two decades the New york time 10 August 1995, Section 1, p13 Aaron T. Wolf, Annika Kramer, Alexander Carius, and Geoffrey D Dabelko, "Chapter 5: Managing Water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State of the world 2005: Redefining Global Security. the world Watch Institute. Washington D.C.2005 2/9
2 / 9 球将有47%的人口居住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地区。同样,在 2010 年的“世界水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已有近 9 亿人口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水质恶化 已经严重影响到地区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每年全球死于水污染的人数多于战争 等各种暴力冲突死亡的人数的总和。3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到 2025 年,全球 大约 48 个国家的 28 亿人口将面临水资源压力或缺水状况,其中 40 个国家在西 亚、北非,而到了 2050 年,受到水资源短缺威胁的国家将会增加到 54 个国家, 受波及的人口数量将会占到全球人口的 40%,达 40 亿人。 全球的水压力是不断增大的,受水稀缺威胁的地区也是随之不断扩大,未来 如何获取足够的生存用水将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水资源的稀缺性不仅将严重 的危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并且还会成为国家之间或国家内部冲突的诱因,从而 逐步实现“安全化”,演变成一个影响未来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安全性问题。 在 2012 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1 年全球风险评估报告》中,水资源安全问 题已经被列为近些年极其可能发生的、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高风险问题之一。 从国际关系发展史上看,由水稀缺引发的国家间矛盾和冲突等安全问题比比 皆是。联合国世界水资源报告曾指出,在最近 50 多年的时间里,由于水资源争 端问题印发的 1831 起个案中,有 507 起具有冲突的性质,37 起具有暴力性质, 而在这 37 件中有 21 件演变成为军事冲突。4美国国家太平洋研究所皮特·格莱 克在其编著的《水危机:认识全球新鲜水资源》书中阐释道,“当水资源稀缺时, 各国获取水源的竞争更容易使国家将水资源与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水资源冲突 发生的原因涉及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管理不善、水资源分配不均,尤其是当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同时依赖同一水源时,水资源冲突更容易发生。5 格莱克还指出,自公元 1500 年到 1997 年的 497 年间,全球共发生水冲突事 件 37 起,频率为 0.074。而在 20 世纪的不到 100 年的时间里,全球发生了 34 起水冲突,频率为 0.0351,相比较前 400 年的频率,增加了 3.7 倍之多。尤其 是在二战之后,因水发生的国家冲突已有 30 多起,频率升值 0.06,比 20 世纪 的前 50 年保持的 0.008 的频率增加了 6.5 倍。6因此,早在 1995 年,世界银行 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杰丁(Isamel Serageldin)就预言:“下一个世纪(21 世纪) 的战争将因为水而引发”。7另外,水资源虽然从来不是唯一的和主要的引发冲突 的原因,但是它却能恶化局势,8尤其是与国家之间固有的一些民族矛盾、宗教 冲突、领土纠纷等因素媾和在一起时,水资源与国际关系、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 就更加紧密。 另外一个因水资源稀缺而引发的安全性问题是环境难民问题。国际基督教援 助组织(Christian Aid)的一份战略报告中指出,在全球将有超过 10 亿人因气 3 “美欲把解决缺水问题视为其外交重点”,载《光明日报》,2010 年 4 月 6 日。 4 《联合国报告惹你为:世界面临水危机》,载《中外房地产导报》,2003 年第 6 期。 5 Peter.H. Gleick, ed, Water in Crisis: A Guide to the World’s Fresh Water Resourc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6 同上。 7 Barbara Crosette, “Severe Water Crisis Ahead for Poorest Nations in the Next Two Decades,” The New York Time, 10 August 1995, Section 1, p.13. 8 Aaron T. Wolf, Annika Kramer, Alexander Carius, and Geoffrey D. Dabelko, “Chapter 5: Managing Water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State of the World 2005: Redefining Global Security. the World Watch Institute. Washington, D.C. 2005
候变化、资源日益减少及其可能引发冲突而被迫逃离家园,成为“环境难民”, 这只难民队伍将远超过目前因冲突、自然灾害以及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而被迁 移的5500万人的数量。环境难民的产生不仅会为邻国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更 会成为区域动荡的潜在因子。 在21世纪,水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水资源可用总量的日益衰退使得水资 源的供需矛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水资源正在成为一种具有战略性 的稀缺资源,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非传统性安全问题之 安全问题与地区责任:中国周边外交新议题 在中国的周边地区,水资源形势同样不容乐观。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最近的 项硏究表明,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亚太地区所面临的一项严峻挑 战,是实现可持续增长所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之一。在1950年,亚太地区没有 任何一个次区域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重度缺水(人均低于1000 立方米)或中度缺水(人均低于2000立方米)标准。但是到1995年,局势已经 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已经有几个次区域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重度缺水标准 而这几个次区域集中了亚洲58%的人口。研究指出,如果水资源管理得不到改善 的话,到2025年局势会进一步恶化,届时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处于重度缺水区 域,一半的人口处于极度缺水区域(人均低于500立方米)。10 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经济快速 发展,水资源供应危机日益显著。以印度为例,印度水资源只占全球的4%,但 却需要养活占全球17%的人口,到2050年,印度常年的总耗水量预计将猛增 从目前的6340亿立方米增加到1.18万亿立方米:;40年后,印度可供应饮用的 人均水量将不到2001年的一半。水资源供应危机正在一步步逼近印度。而泰国 的情况同样严峻,泰国水利厅用水形势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泰国国内大型 水库蓄水量只有水库容量的60%,全国水库用水至目前为207.2亿立方米,已经 使用了82%的额度,只剩下18%的份额,如果雨季来临时降雨较少,泰国也将出 现用水危机 在中国,虽然是全球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 位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数量众多,人均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位居世界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和 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交织作用下,中国1/4的国土面临缺水,全国每年的缺 水量高达400亿立方米。中国目前有400个城市已经出现供水不足的状况,其中 110个城市属于严重缺水的范围,年缺水量达100亿立方米,严重的阻碍了经济 的发展。 9 John Davison,"Human Tide: The Real Migration Crisis", commissioned by Christian Aid, May 2007 亚太经社会:水资源短缺是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载 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7457 水资源短缺亚非一些国家形势最为严峻”,htt://www.sxisq.com/newsshow.asp?kindld=6&newsld=395。 同上 3/9
3 / 9 候变化、资源日益减少及其可能引发冲突而被迫逃离家园,成为“环境难民”, 这只难民队伍将远超过目前因冲突、自然灾害以及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而被迁 移的 5500 万人的数量。9环境难民的产生不仅会为邻国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更 会成为区域动荡的潜在因子。 在 21 世纪,水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水资源可用总量的日益衰退使得水资 源的供需矛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水资源正在成为一种具有战略性 的稀缺资源,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非传统性安全问题之 一。 二、 安全问题与地区责任:中国周边外交新议题 在中国的周边地区,水资源形势同样不容乐观。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最近的一 项研究表明,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亚太地区所面临的一项严峻挑 战,是实现可持续增长所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之一。在 1950 年,亚太地区没有 任何一个次区域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重度缺水(人均低于 1000 立方米)或中度缺水(人均低于 2000 立方米)标准。但是到 1995 年,局势已经 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已经有几个次区域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重度缺水标准, 而这几个次区域集中了亚洲 58%的人口。研究指出,如果水资源管理得不到改善 的话,到 2025 年局势会进一步恶化,届时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处于重度缺水区 域,一半的人口处于极度缺水区域(人均低于 500 立方米)。10 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经济快速 发展,水资源供应危机日益显著。以印度为例,印度水资源只占全球的 4%,但 却需要养活占全球 17%的人口,到 2050 年,印度常年的总耗水量预计将猛增, 从目前的 6340 亿立方米增加到 1.18 万亿立方米;40 年后,印度可供应饮用的 人均水量将不到 2001 年的一半。水资源供应危机正在一步步逼近印度。11而泰国 的情况同样严峻,泰国水利厅用水形势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泰国国内大型 水库蓄水量只有水库容量的 60%,全国水库用水至目前为 207.2 亿立方米,已经 使用了 82%的额度,只剩下 18%的份额,如果雨季来临时降雨较少,泰国也将出 现用水危机。12 在中国,虽然是全球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总量为 2.8 万亿立方米, 位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数量众多,人均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 位居世界第 110 位,被联合国列为世界 13 个贫水国家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和 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交织作用下,中国 1/4 的国土面临缺水,全国每年的缺 水量高达 400 亿立方米。中国目前有 400 个城市已经出现供水不足的状况,其中 110 个城市属于严重缺水的范围,年缺水量达 100 亿立方米,严重的阻碍了经济 的发展。 9 John Davison, “Human Tide: The Real Migration Crisis”, commissioned by Christian Aid, May 2007. 10 “亚太经社会:水资源短缺是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载 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7457。 11“水资源短缺 亚非一些国家形势最为严峻”,http://www.sxjsq.com/news_show.asp?kindId=6&newsId=395。 12 同上
普遍性的水资源供需紧张问题致使亚洲国家日益重视国内水资源的供应问 题。为解决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增多的水资源需求,中国加大了对国内 水资源的开发力度,开发利用率已经达到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由于 中国地处多条跨国界河流的上游地区,中国境内的水资源开发引发了一些与周边 国家之间的水争议与争端 最引国际社会关注的是中国和湄公河流域国的水资源争端。澜沧江-湄公河 是世界上第13大河流,全长约为4880公里,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流经中国 的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后进入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境内。中国 为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开始大力开发利用澜沧江流域的丰富水资源,迄今为止已 经完成曼湾、大朝山、景洪、小湾等四座水电站的修建并开始蓄水发电。2012 年9月初,中国宣布修建云南糯扎渡水电站,这将是亚洲最高的水坝,其总装机 容量585万千瓦。对于中国在上游水域的开发行为,下游地区柬埔寨、老挝 泰国和越南等四个国家非常担忧中国筑坝会依法水量变化,造成水质污染,严重 破坏河流生态平衡,尤其是随着气候变暖和雨季周期的变化,中国可能会从澜沧 江形成的人工湖中大量汲水用于灌溉,严重影响下游国的用水安全,如果中国的 开发不断持续扩大的话,更将有可能威胁到其他流域国的国家安全。2010年的 湄公河大旱将四国与中国之间的水争议彻底浮现。在2012年符拉迪沃斯托克举 行的APEC峰会上,越南主席张晋创在发表演说时强调说:“湄公河水资源的管理 和有效利用已经演化成迫切的问题,这一问题对于越南最大产粮区产生了负面影 响 拿水问题攻击中国最强烈的当属印度。虽然本国境内也有耗资巨大的“北水 南调”和“内河联网工程”,并且一旦建造完成,将会拦截54条国际河流,使孟 加拉近1亿人的生活生产用水受到威胁,但对本属于中国内政的“南水北调”工 程却频频反对和质疑,认为这会使中国每年从雅鲁藏布江向黄河调运2000亿立 方米的河水,印度政府需要与中国认真交涉。2010年11月,中国宣布雅鲁藏 布江在11月12日首次被截流,这标志着西藏的藏木水电站即将进入主体工程施 工阶段。对此,印度表示藏木水电站相当于“悬在印度头上的一颗水炸弹”15, 认为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上游修建水坝,将威胁到包括阿萨姆邦在内的七个地区的 水源供应,喜马拉雅山水源将成为中印争端的新焦点,为了与中国进行水源之争, 印度陆军要提升对中国内陆的攻击能力。1于是,印度除了也加紧开发布拉马普 特拉河外,还开始进行战略造势,计划在中印边界东段的提斯浦尔( Tezpur)和 贾布瓦( Chabua)空军基地各部署一个中队的苏-30MKI。 2005年吉林松花江污染引发的中俄争议、伊犁河与额尔齐斯河的水分配导致 的中俄哈争议、怒江开发成周边邻国众矢之的,等等,自进入21世纪之后,水 资源问题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影响中国周边关系与安全环境构建的重要问题。在可 预见的未来,日益宝贵的水资源将成为亚洲区域冲突的重要策源地,而作为有着 条左右与境外关联的干流、支流的中国来说,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水资源问题 东南亚水资源博弈或成战争引线”,载中国水网,参见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2/10/1091961.shtml Indrani Bagchi, "Chinas river plan worries India, The Times of India, Oct 23, 2006 India Reinforces Military Deployment against China" Kanwa Asia Defense, Canada, May, 2010 4/9
4 / 9 普遍性的水资源供需紧张问题致使亚洲国家日益重视国内水资源的供应问 题。为解决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增多的水资源需求,中国加大了对国内 水资源的开发力度,开发利用率已经达到 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 3 倍。由于 中国地处多条跨国界河流的上游地区,中国境内的水资源开发引发了一些与周边 国家之间的水争议与争端。 最引国际社会关注的是中国和湄公河流域国的水资源争端。澜沧江-湄公河 是世界上第 13 大河流,全长约为 4880 公里,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流经中国 的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后进入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境内。中国 为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开始大力开发利用澜沧江流域的丰富水资源,迄今为止已 经完成曼湾、大朝山、景洪、小湾等四座水电站的修建并开始蓄水发电。2012 年 9 月初,中国宣布修建云南糯扎渡水电站,这将是亚洲最高的水坝,其总装机 容量 585 万千瓦。对于中国在上游水域的开发行为,下游地区 柬埔寨、老挝、 泰国和越南等四个国家非常担忧中国筑坝会依法水量变化,造成水质污染,严重 破坏河流生态平衡,尤其是随着气候变暖和雨季周期的变化,中国可能会从澜沧 江形成的人工湖中大量汲水用于灌溉,严重影响下游国的用水安全,如果中国的 开发不断持续扩大的话,更将有可能威胁到其他流域国的国家安全。2010 年的 湄公河大旱将四国与中国之间的水争议彻底浮现。在 2012 年符拉迪沃斯托克举 行的 APEC 峰会上,越南主席张晋创在发表演说时强调说:“湄公河水资源的管理 和有效利用已经演化成迫切的问题,这一问题对于越南最大产粮区产生了负面影 响。”13 拿水问题攻击中国最强烈的当属印度。虽然本国境内也有耗资巨大的“北水 南调”和“内河联网工程”,并且一旦建造完成,将会拦截 54 条国际河流,使孟 加拉近 1 亿人的生活生产用水受到威胁,但对本属于中国内政的“南水北调”工 程却频频反对和质疑,认为这会使中国每年从雅鲁藏布江向黄河调运 2000 亿立 方米的河水,印度政府需要与中国认真交涉。142010 年 11 月,中国宣布雅鲁藏 布江在 11 月 12 日首次被截流,这标志着西藏的藏木水电站即将进入主体工程施 工阶段。对此,印度表示藏木水电站相当于“悬在印度头上的一颗水炸弹”15, 认为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上游修建水坝,将威胁到包括阿萨姆邦在内的七个地区的 水源供应,喜马拉雅山水源将成为中印争端的新焦点,为了与中国进行水源之争, 印度陆军要提升对中国内陆的攻击能力。16于是,印度除了也加紧开发布拉马普 特拉河外,还开始进行战略造势,计划在中印边界东段的提斯浦尔(Tezpur)和 贾布瓦(Chabua)空军基地各部署一个中队的苏-30M KI。 2005 年吉林松花江污染引发的中俄争议、伊犁河与额尔齐斯河的水分配导致 的中俄哈争议、怒江开发成周边邻国众矢之的,等等,自进入 21 世纪之后,水 资源问题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影响中国周边关系与安全环境构建的重要问题。在可 预见的未来,日益宝贵的水资源将成为亚洲区域冲突的重要策源地,而作为有着 条左右与境外关联的干流、支流的中国来说,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水资源问题 13 “东南亚水资源博弈或成战争引线”,载中国水网,参见: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2/10/109196_1.shtml。 14 Indrani Bagchi, “China’s river plan worries India,” The Times of India, Oct.23, 2006. 15 “中国给印度准备水炸弹”,香港《太阳报》,2010 年 11 月 21 日。 16 “India Reinforces Military Deployment against China”, Kanwa Asia Defense, Canada, May,2010
已经越过国境,成为考验中国水资源外交能力的重要课题。 因此,在中国周边地区安全环境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面临着如何解决因水 资源而引发的外交争端问题,周边很多国家以“水资源”问题为切入点,推陈出 新“中国威胁论”,认为日益崛起的中国终究会成为威胁周边国家发展的主要障 碍,以美日为代表的国家则趁机拓展在这些区域的影响力,内外呼应形成制约中 国的局面,有学者指出,美日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顺利拓展反向说明了中国在周 边地区的“软实力”在不断下降,这从根本上对中国的周边安全非常不利,所以 中国需要在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上做出一定的回应;另一方面,中国的综 合实力要远远超于周边国家,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需要在周边地区提供更 多的公共产品,为地区的整体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因此,无论从问题的面对 与解决来看,还是从地区责任担当的角度上说,中国外交需要正面的积极回应, 需要通过行动来实现“和谐周边”的目标。 三、职能与结构:中国周边水资源外交新格局 在中国国内,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自1988年颁布第 部《水法》以来,中国逐渐加强了对水资源的战略管理,2010年中国国务院 批准了第一个国家水资源战略规划,提出到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用水 量较2008年降低50%左右,然後在此基础上到2030年再降40%的中长期目标。中 国在努力諴少未来水资源短缺对国家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产 生的消极影响。现在,对中国来说,水作为一种战略性的稀缺资源,水问题的解 决不仅是国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更是一个不断升温、对中国和平发展产生影 响的地区和国际热点议题。因此,中国逐步开展了带有战略伙伴建设和公共外交 性质的“水资源外交”。 总体上说,中国看似“不显山露水”的水资源外交发挥着冲突预防,危机管 理与促进区域合作的职能,这些职能凸显了中国在和平与稳定的周边地区构建中 对非传统安全角色的定位 第一种职能:冲突预防。水资源冲突根据激烈程度可以划分为语言象征性冲 突,一般性(准对抗性)冲突,对抗性冲突,国际危机和国际战争等五种层次。 1亚洲各国现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对如何解决未来生存和发展所需要 的水资源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以至于有学者认为,水资源问题将成为“亚 洲引发新的纷争的火种”。 中国一直专注于建立稳定,友好的周边关系,预防暴力冲突对于维护周边地 区稳定与和平具有最重要的价值,中国的水资源外交注重从根除冲突产生的根源 着手。中国根据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等内部特点,认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 水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水资源利用方式。因此,中国将冲 突预防与对外发展与合作政策,周边政策以及对外援助政策紧密联系起来,将这 些政策的实践作为预防冲突的手段。例如,针对周边国家与中国接壤地区的经 济发展困难,居民生活方式不环保,资源浪费等特点,中国加大了对周边国家的 杨曼苏:《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5/9
5 / 9 已经越过国境,成为考验中国水资源外交能力的重要课题。 因此,在中国周边地区安全环境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面临着如何解决因水 资源而引发的外交争端问题,周边很多国家以“水资源”问题为切入点,推陈出 新“中国威胁论”,认为日益崛起的中国终究会成为威胁周边国家发展的主要障 碍,以美日为代表的国家则趁机拓展在这些区域的影响力,内外呼应形成制约中 国的局面,有学者指出,美日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顺利拓展反向说明了中国在周 边地区的“软实力”在不断下降,这从根本上对中国的周边安全非常不利,所以, 中国需要在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上做出一定的回应;另一方面,中国的综 合实力要远远超于周边国家,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需要在周边地区提供更 多的公共产品,为地区的整体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因此,无论从问题的面对 与解决来看,还是从地区责任担当的角度上说,中国外交需要正面的积极回应, 需要通过行动来实现“和谐周边”的目标。 三、 职能与结构:中国周边水资源外交新格局 在中国国内,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自 1988 年颁布第 一部《水法》以来,中国逐渐加强了对水资源的战略管理,2010 年中国国务院 批准了第一个国家水资源战略规划,提出到 2020 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用水 量较 2008 年降低 50%左右,然後在此基础上到 2030 年再降 40%的中长期目标。中 国在努力减少未来水资源短缺对国家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产 生的消极影响。现在,对中国来说,水作为一种战略性的稀缺资源,水问题的解 决不仅是国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更是一个不断升温、对中国和平发展产生影 响的地区和国际热点议题。因此,中国逐步开展了带有战略伙伴建设和公共外交 性质的“水资源外交”。 总体上说,中国看似“不显山露水”的水资源外交发挥着冲突预防,危机管 理与促进区域合作的职能,这些职能凸显了中国在和平与稳定的周边地区构建中 对非传统安全角色的定位。 第一种职能:冲突预防。水资源冲突根据激烈程度可以划分为语言象征性冲 突,一般性(准对抗性)冲突,对抗性冲突,国际危机和国际战争等五种层次。 17亚洲各国现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对如何解决未来生存和发展所需要 的水资源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以至于有学者认为,水资源问题将成为“亚 洲引发新的纷争的火种”。 中国一直专注于建立稳定,友好的周边关系,预防暴力冲突对于维护周边地 区稳定与和平具有最重要的价值,中国的水资源外交注重从根除冲突产生的根源 着手。中国根据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等内部特点,认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 水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水资源利用方式。因此,中国将冲 突预防与对外发展与合作政策,周边政策以及对外援助政策紧密联系起来,将这 些政策的实践作为预防冲突的手段。 例如,针对周边国家与中国接壤地区的经 济发展困难,居民生活方式不环保,资源浪费等特点,中国加大了对周边国家的 17 杨曼苏:《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3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