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九节弯曲模结构设计 、弯曲模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续) 2.模具结构不应妨碍坯料在合模过程中应有的转动和移动 (图3.8.7、3.8.20)。 3.模具结构应能保证弯曲时产生的水平方向的错移力得到平衡 (图3.8,1e、图3.8.9b、图3.8.13) 下页后《退出
第九节 弯曲模结构设计 2.模具结构不应妨碍坯料在合模过程中应有的转动和移动 (图3.8.7、3.8.20)。 3.模具结构应能保证弯曲时产生的水平方向的错移力得到平衡 (图3.8.1e、图3.8.9b、图3.8.13)。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一、弯曲模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续)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九节弯曲模结构设计 二、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 1.凸模圆角半径 当工件的相对弯曲半径r/t较小时,凸模圆角半径r 取等于工件的弯曲半径r,但不应小于表3.22所列的最小弯曲半 径值rmin 当r/t>10时,则应考虑回弹,将凸模圆角半径r 加以修正。 下页后《退出
第九节 弯曲模结构设计 1.凸模圆角半径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二、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 当工件的相对弯曲半径r/t较小时,凸模圆角半径 T r T r 加以修正。 取等于工件的弯曲半径r,但不应小于表3.2.2所列的最小弯曲半 径值rmin。 当r/t>10时,则应考虑回弹,将凸模圆角半径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九节弯曲模结构设计 二、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续) 2.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两边的圆角半径应一致,否则在弯曲时坯料会发生偏移 t≤2m时, (3~6)t t=2~4mm时,r (2~3)t t>4mm时, r4=2t V形弯曲凹模的底部可开退刀槽或取圆角半径 =00.6~0.8r+1) 页页后退退
第九节 弯曲模结构设计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二、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续) 2.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两边的圆角半径应一致,否则在弯曲时坯料会发生偏移。 t≤2mm时, A r A r A r A r r (0.6 ~ 0.8)(r t) A = T + =(3~6)t t=2~4mm时, =(2~3)t t>4mm时, =2t V形弯曲凹模的底部可开退刀槽或取圆角半径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九节弯曲模结构设计 二、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续) 3.凹模深度 V形件弯曲模: U形件弯曲模: 下页后《退出
第九节 弯曲模结构设计 3.凹模深度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二、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续) V形件弯曲模: U形件弯曲模: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九节弯曲模结构设计 二、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续) 4.凸、凹模间隙 V形弯曲模的凸、凹模间隙是靠调整压机的闭合高度来控制的, 设计时可以不考虑。 U形件弯曲模的凸、凹模单边间隙一般可按下式计算: Z/2=t+Ct=t+△+Ct 式中C——间隙系数,可查表3.9.4。 当工件精度要求较高时,其间隙应适当缩小,取Z/2=t。 下页后《退出
第九节 弯曲模结构设计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二、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续) 4.凸、凹模间隙 V形弯曲模的凸、凹模间隙是靠调整压机的闭合高度来控制的, 设计时可以不考虑。 U形件弯曲模的凸、凹模单边间隙一般可按下式计算: Z = t +Ct = t + +Ct 2 max / 式中 C——间隙系数,可查表3.9.4。 当工件精度要求较高时,其间隙应适当缩小,取Z/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