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2.邓小平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是在 A.1980年4月至5月间 B.1979年10月 C.1982年9月 D.1983年4月 3.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 A.实践标准B.人民利益标C.生产力标准 D."三个有利于”标准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变革生产关系B.实现共同富裕C.发展生产力D.消灭剥削 5.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共同富裕B.消除两极分化C.消来剥削D.实现同步富裕 6.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 A.剩余价值的理论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无产阶级专政理论D.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7.邓小平指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A.减少人口B.改进执政方式C.发展D.改革 8.中国的发展是以 A.改革开放为中心B.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D.加强党的领导为中心 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 A.由孙中山提出的B.毛泽东提出的 C.邓小平提出的 D.江泽民提出的 10.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论断是 A.党的十四大提出的B.党的十五大提出的 C.党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D.党的十六大提出的 1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是要科学认识 A.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B.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C.社会主义的本质 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2.邓小平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是在 A.1980 年 4 月至 5 月间 B.1979 年 10 月 C.1982 年 9 月 D.1983 年 4 月 3.1992 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 A.实践标准 B.人民利益标 C.生产力标准 D."三个有利于"标准 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变革生产关系 B.实现共同富裕 C.发展生产力 D.消灭剥削 5.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A. 实现共同富裕 B.消除两极分化 C.消来剥削 D.实现同步富裕 6.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 A.剩余价值的理论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D.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7.邓小平指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A.减少人口 B.改进执政方式 C.发展 D.改革 8.中国的发展是以: A.改革开放为中心 B.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加强党的领导为中心 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 A.由孙中山提出的 B.毛泽东提出的 C.邓小平提出的 D.江泽民提出的 10.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论断是: A.党的十四大提出的 B.党的十五大提出的 C.党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D.党的十六大提出的 1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是要科学认识 。 A.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B.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C.社会主义的本质 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12、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A.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生产力高度发达 1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 实现社会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历史过程。 A.改革开放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发展科技教育文化 D.全国人民艰苦奋斗 14、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5、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6、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重大问题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陈云D.邓小平 17、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 矛盾 18、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 A.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 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12、 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 A.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生产力高度发达 1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 , 实现社会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历史过程。 A.改革开放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发展科技教育文化 D.全国人民艰苦奋斗 14、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5、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6、1955 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重大问题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云 D.邓小平 17、1956 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 矛盾 18、1956 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 A.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 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20、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 径是 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 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21、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 代化是指 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2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 A.把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B.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C.照着马克思所说的去做D.以苏联为警戒,建设社会主义 23、“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没有完全结束”出自 A.《不要四面出击》B.《论联合政府》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6-23、A、D、B、A、D、C、B、D、 二、多选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怎样建设党 2.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主要有 A忽视生产力发展B.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C.照搬苏联经验D.混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的区别 3.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发展生产B.共同富裕C.改革开放D.消灭剥削 4.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科学内涵的概括包括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20、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 径是 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 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21、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 代化是指 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2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 A.把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C.照着马克思所说的去做 D.以苏联为警戒,建设社会主义 23、“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没有完全结束”出自 A.《不要四面出击》 B.《论联合政府》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6-23、A、D、B、A、D、C、B、D、 二、多选题: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怎样建设党 2.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主要有 A.忽视生产力发展 B.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C.照搬苏联经验 D.混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的区别 3.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 发展生产 B.共同富裕 C. 改革开放 D .消灭剥削 4.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科学内涵的概括包括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C.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D.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6.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 A.公正原则B.效率优先C.兼顾公平D.公平和合理原则 7.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体现了 A.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目标B.社会主义社会是个动态变化的社会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D.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B.以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的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世界共同进步为目标的 9.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必须做到 A.发展要有新思路 B.改革要有新突破 C.开放要有新局面D.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10.实行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包括 A.培养人才B.吸引人材 C.用好人才D.输出人才 11、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没有固定的模式 D.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12、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中提出的重要观点有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E、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1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指明了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从生产力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D、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 质 E、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4、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客观依据是(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B.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5.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C.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D.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6.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 A.公正原则 B.效率优先 C.兼顾公平 D.公平和合理原则 7.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体现了 A.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目标 B.社会主义社会是个动态变化的社会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D.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B.以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的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世界共同进步为目标的 9.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必须做到 A.发展要有新思路 B.改革要有新突破 C.开放要有新局面 D.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10.实行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包括 A.培养人才 B.吸引人材 C.用好人才 D.输出人才 11、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没有固定的模式 D.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12、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中提出的重要观点有 。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E、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1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指明了 。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从生产力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D、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 质 E、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4、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客观依据是( )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B.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C.解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D.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要求 E.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正确结论 15.毛泽东指出,从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 年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是由于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 B.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C.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 D.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决定的 16、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 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B.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三、分析题: 1、怎样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如何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全部问题的关键? 1.为什么说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内涵及相互关系? 3.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1.试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 2.为什么说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参考答案 、多项选择题: l、1、A、2、D、3、B、4、A、5、D、C、7、B、8、D、 分析题
C.解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D.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要求 E.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正确结论 15.毛泽东指出,从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 年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是由于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 B.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C.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 D.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决定的 16、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 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三、分析题: 1、怎样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如何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全部问题的关键? 1.为什么说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内涵及相互关系? 3.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1.试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 2.为什么说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1、A、2、D、3、B、4、A、5、D、C、7、B、8、D、 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