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各校命题评比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由“积累与运用”“理解与感悟”“表达与交流”三部分组成。试题卷4页,答题纸 页,全卷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试题答案按照题号顺序书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积累·运用(27分)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 ①晓战随金鼓, 《塞下曲六首》(其一)) ,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④陈涉太息曰:“嗟乎,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⑤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 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柳河东集》。《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 到永州时写的。说,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 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策略 C.《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纪传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 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有《李太白全集》传世。 3.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7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 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内容。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 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近年来,灌南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1 江苏省灌南县各校命题评比 2018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由“积累与运用”“理解与感悟”“表达与交流”三部分组成。试题卷 4 页,答题纸 2 页,全卷 23 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请将试题答案按照题号顺序书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积累·运用(27 分)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 分) ①晓战随金鼓, 。( 《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 ,单于夜遁逃。(卢纶 《塞下曲》) ③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④陈涉太息曰:“嗟乎, !”(司马迁 《陈涉世家》) ⑤众里寻他千百度。 ,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 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相见欢》) ⑦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柳河东集》。《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 到永州时写的。说,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 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策略。 C.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纪传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 722 年以后 200 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D.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有《李太白全集》传世。 3.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2017 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 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内容。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 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近年来,灌南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7分) 硕项湖,廳菼于濮悬城的南侧,是县内闻名的生态湖犹如王冠上的一颗明珠,璀can【▲】 夺目,熠熠生辉。春日,鹅黄初露,柔柔春风,荡起杨柳依依;夏,溅史菟意梖争放,遊魚戏 莲;秋日,树顶红叶翩翩,如霞似火;冬日,梅雪争春,竹柏cng【▲】翠,幽香阵阵。硕项澍, 一幅画,墓尽天上人间的美景; 年四季,无论什么时候游览硕项湖,疲惫都 会随风而去,qe【▲】意随心而至,在天地之间升滕,舒展……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3)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式,将▲续写完整。(2分) 5.名著阅读。(7分) (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们认为生命的意义是“忠”与“义”,而奥斯特 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则认为生命的意义是▲ (3分) (2)《水浒》中有许多的“打杀”情节,如选段中的“大闹飞云浦”,另外还有“拳打镇关西”“怒 杀阎婆惜”等。请你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打杀”情节。(4分) 二、阅读·赏析(60分) (一)阅读诗歌赏析(6分)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请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分) 7.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品出曹操具有怎样的生死观?(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 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 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7 分) 硕项湖,座落于灌南县城的西南侧,是县内闻名的生态湖。犹如王冠上的一颗明珠,璀 càn【 ▲ 】 夺目,熠熠生辉。春日,鹅黄初露,柔柔春风,荡起杨柳依依;夏日,湖中菡萏竟相争放,游鱼戏 莲;秋日,树顶红叶翩翩,如霞似火;冬日,梅雪争春,竹柏 cānɡ【 ▲ 】翠,幽香阵阵。硕项湖, 是一幅画,摹尽天上人间的美景; ▲ 。一年四季,无论什么时候游览硕项湖,疲惫都 会随风而去,qiè【 ▲ 】意随心而至,在天地之间升滕,舒展……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 分)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 分) (3)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式,将 ▲ 续写完整。(2 分) 5.名著阅读。(7 分) (1)人,最宝贵的是生 命。《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们认为生命的意义是“忠”与“义”,而奥斯特 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则认为生命的意义是 ▲ 。 (3 分) (2)《水浒》中有许多的“打杀”情节,如选段中的“大闹飞云浦”,另外还有“拳打镇关西”“怒 杀阎婆惜”等。请你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打杀”情节。(4 分) 二、阅读·赏析(60 分) (一)阅读诗歌赏析(6 分)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 请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 分) 7. 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品出曹操具有怎样的生死观?(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15 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 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 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②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③病笃④,使人呼文正而告曰: “吾善炼水银为自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 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尔父有神术,昔 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⑥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佥授之,封识宛然⑦。(选 自《东轩笔录》) 【注释】①悴:c山i困苦。②睢(su)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术者:术士。古代大多指有一定 技能的人。④病笃:病重。⑤通“纳”,放入。⑥俾(bi):使。⑦宛然:依然如故。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所恶有甚于死者(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会术者病笃( 今汝成立( 9.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限划两处)(2分) 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 11.试用【甲】文的主要观点,结合【乙】文内容,简要评价范仲淹。(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10分) 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王志艳 ①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 不提倡花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 ②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 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依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 大类。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 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 ③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 华丽衣衫的人。《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花袍,足穿一双金线 抹绿皂朝靴”。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饰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清明 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 ④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的多。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 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
3 【乙】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②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③病笃④,使人呼文正而告曰: “吾善炼水银为自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 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尔父有神术,昔 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⑥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佥授之,封识宛然⑦。(选 自《东轩笔录》) 【注释】①悴:cuì困苦。②睢(suī)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术者:术士。古代大多指有一定 技能的人。④病笃:病重。⑤通“纳”,放入。⑥俾(bì):使。⑦宛然:依然如故。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所恶有甚于死者(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会术者病笃( ) 今汝成立( ) 9.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限划两处)(2 分) 后 十 余 年 文 正 为 谏 官 术 者 之 子 长 呼 而 告 之 曰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 11.试用【甲】文的主要观点,结合【乙】文内容,简要评价范仲淹。(3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4 题。(10 分) 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 王志艳 ①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 素, 不提倡花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 ②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 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依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 大类。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 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 ③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 华丽衣衫的人。《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花袍,足穿一双金线 抹绿皂朝靴”。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饰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清明 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 ④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的多。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 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
仅到后腰。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 只穿一件对襟半臂。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 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这些劳动者的装東在当时颇具代表性平邑兴蒙学校李传鹏。 ⑤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 在他们中普遍存在这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中,显示出 一种散淡清雅、和平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于这种情趣相协调, 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 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竖一条原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这是便服更多的保存了古 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 ⑥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它也叫道跑,或者直裰、直缝,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为左 右两个一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 主。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所以后 来黑色的直裰变成了僧袍,和尚们日常穿用。 12.文章第③段写《水浒全传》才进中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3分) 13.请分行文章第④段加点词语“大多”的表达效果。(3分) 14.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单朴素的原因有哪些。(4分) (四)阅读《呼兰河传》片段,完成15-18题。(13分) 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也许把蚂蚱腿就绑掉, 线头上只拴了一只腿,而不见蚂蚱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抡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 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 “下雨了,下雨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 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 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 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 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
4 仅到后腰。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 只穿一件对襟半臂。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 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平邑兴蒙学校李传鹏。 ⑤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 在他们中普遍存在这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中,显示出 一种散淡清雅、和平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于这种情趣相协调, 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 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竖一条原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这是便服更多的保存了古 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 ⑥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它也叫道跑,或者直裰、直缝,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为左 右两个一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 主。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所以后 来黑色的直裰变成了僧袍,和尚们日常穿用。 12.文章第③段写《水浒全传》才进中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3 分) 13.请分行文章第④段加点词语“大多”的表达效果。(3 分) 14.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单朴素的原因有哪些。(4 分) (四)阅读《呼兰河传》片段,完成 15—18 题。(13 分) 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也许把蚂蚱腿就绑掉, 线头上只拴了一只腿,而不见蚂蚱了。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抡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 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 “下雨了,下雨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 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 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 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 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 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
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定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5.“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一句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什么?(3分) 16.文中童年的“我”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概括。“我”为什么对大花园这么喜爱?(3分) 17.“一切都是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表达了作者 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分) 18.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呼兰河还有哪些精神上的盛举?(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6分) 两棵树墨村 ①胖子和瘦子那时候很年轻,两人结伴到山里去。奇山诡水,令人迷醉。在一风景绝佳处,游 兴正浓的胖子和瘦子同时发现了一种很奇特的树。两人生性好抬杠,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胖子说 这树肯定能长成栋梁之材!瘦子说,那不一定。胖孑说,咱各弄一棵树苗试一试!瘦子说,那就弄吧。 ②于是,胖子和瘦子两家的庭院里便都有了这种树,只不过胖子栽在地上,瘦子植在瓦盆里 胖子和瘦子较着劲儿为各自的树苗儿浇水、施肥、松土、修剪。胖子的树没遮没拦,一天天长大长 髙,很劲秀,很漂亮。瘦子的树用铁丝左绕右缠,一天天眼瞅着老往那斜刺里窜,很怪异,很邪乎。 日子一晃悠,胖子头顶秃了,瘦子脑袋光了 ③胖子的树长得有一搂粗细,铜杆铁臂,挺拔巍峨,冠盖如伞,遮天蔽日,惹得周围十里八村鲁 班的子孙们整日绕着左测右量直打鬼主意。胖子笑眯眯搔着脑壳对瘦子说,咋样?不错吧! ④瘦子的树虽只一米有零,且疙疙瘩瘩,歪歪扭扭,枝丫纤弱,却被瘦子侍弄得盘龙虬扎道骨 仙风,随便站在哪个角度上看,都能让人陡生一种云天雾地深奥难测之感。 ⑤一日,被一采风的摄影记者撞见,记者被其别有洞天的玲珑奇绝与怪诞飘逸的鬼斧神工所深 深折服,惊叹之余,“叭叭叭”一口气拍完了整幅胶卷。月余,一封来自首都北京的牛皮大信径送 瘦子家。瘦子满腹狐疑地拆开一看,竟是那位记者寄给他的一份画报。瘦子一蹦三尺高,乖乖,咱 的大名咱的树竞上了《人民画报》咧!瘦子笑眯眯哗啦啦抖着画报对胖子说,咋样?不错吧! ⑥胖子撇撇嘴,熊样儿,烧火都嫌碍事!瘦子吊吊眉,整形,谁愿跟你换!胖子说,走着瞅!瘦子 说,走着瞅! ⑦忽一日,县里来辆卡车,从司机楼里跳下一个瘦猴样的人,老驴曳磨般围着胖子的树转了 圈儿又一圈儿,最后突然打住,要出大价钱买了这棵树。胖子头摇得如拨浪鼓,冲着在门口晒暖的 瘦子夸张地可着嗓门吼,啥?你说啥?九百?不中不中,再添五十也不卖 ⑧最后,那人阴着脸甩出十张领袖票,吃亏似的连树根都挖出来拉走了。那几日,胖子红光满
5 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定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5. “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一句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什么?(3 分) 16.文中童年的“我”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概括。“我”为什么对大花园这么喜爱?(3 分) 17.“一切都是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表达了作者 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 分) 18.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呼兰河还有哪些精神上的盛举?(3 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 题。(16 分) 两棵树 墨村 ①胖子和瘦子那时候很年轻,两人结伴到山里去。奇山诡水,令人迷醉。在一风景绝佳处,游 兴正浓的胖子和瘦子同时发现了一种很奇特的树。两人生性好抬杠,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胖子说, 这树肯定能长成栋梁之材! 瘦子说,那不一定。胖子说,咱各弄一棵树苗试—试!瘦子说,那就弄吧。 ②于是,胖子和瘦子两家的庭院里便都有了这种树,只不过胖子栽在地上,瘦子植在瓦盆里。 胖子和瘦子较着劲儿为各自的树苗儿浇水、施肥、松土、修剪。胖子的树没遮没拦,一天天长大长 高,很劲秀,很漂亮。瘦子的树用铁丝左绕右缠,一天天眼瞅着老往那斜刺里窜,很怪异,很邪乎。 日子一晃悠,胖子头顶秃了,瘦子脑袋光了。 ③胖子的树长得有一搂粗细,铜杆铁臂,挺拔巍峨,冠盖如伞,遮天蔽日,惹得周围十里八村鲁 班的子孙们整日绕着左测右量直打鬼主意。胖子笑眯眯搔着脑壳对瘦子说,咋样?不错吧! ④瘦子的树虽只一米有零,且疙疙瘩瘩,歪歪扭扭,枝丫纤弱,却被瘦子侍弄得盘龙虬扎道骨 仙风,随便站在哪个角度上看,都能让人陡生一种云天雾地深奥难测之感。 ⑤一日,被一采风的摄影记者撞见,记者被其别有洞天的玲珑奇绝与怪诞飘逸的鬼斧神工所深 深折服,惊叹之余,“叭叭叭”一口气拍完了整幅胶卷。月余,一封来自首都北京的牛皮大信径送 瘦子家。瘦子满腹狐疑地拆开一看,竟是那位记者寄给他的一份画报。瘦子一蹦三尺高,乖乖,咱 的大名咱的树竟上了《人民画报》咧!瘦子笑眯眯哗啦啦抖着画报对胖子说,咋样?不错吧! ⑥胖子撇撇嘴,熊样儿,烧火都嫌碍事!瘦子吊吊眉,整形,谁愿跟你换!胖子说,走着瞅!瘦子 说,走着瞅! ⑦忽一日,县里来辆卡车,从司机楼里跳下一个瘦猴样的人,老驴曳磨般围着胖子的树转了一 圈儿又一圈儿,最后突然打住,要出大价钱买了这棵树。胖子头摇得如拨浪鼓,冲着在门口晒暖的 瘦子夸张地可着嗓门吼,啥?你说啥?九百?不中不中,再添五十也不卖。 ⑧最后,那人阴着脸甩出十张领袖票,吃亏似的连树根都挖出来拉走了。那几日,胖子红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