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渲染对象 第13章图形的输入输出 13.1图形的输入和输出 13.2创建布局和项面设置 13.3使用浮动视口 13.4打印 13.5网上发布图形 第14章AutoCAD绘图综合应用实例 14.1制作样板图 142绘制零件平面图 14.3绘制三视图 144绘制轴测图 145绘制三通模型 14.6绘制齿轮实体 第15章3DMax基陆 6 作业:三雕速模 15.13迹Max的基础知识 15.2创建二潍图形和三维模型 15.33Max的高级建模 15.4材质和贴图 15.5灯光、摄影机和治染的应用 第16章Matlab基础 6 作业:编制程序 I6】MATLAB操作基 162 MATLAB的数值计算 163 MATLAB的符号远算 l64 Matlab绘图 165 matlab句柄绘图和GU 166 Matlab工其箱 a7 Matlab的程序设计 三、教学方法 理论课以讲授为主, 辅助以电子教案和多媒体以及课件。对于课程中不属于基本原理
14 12.9 渲染对象 第 13 章 图形的输入输出 13.1 图形的输入和输出 13.2 创建布局和页面设置 13.3 使用浮动视口 13.4 打印 13.5 网上发布图形 1 √ √ 第 14 章 AutoCAD 绘图综合应用实例 14.1 制作样板图 14.2 绘制零件平面图 14.3 绘制三视图 14.4 绘制轴测图 14.5 绘制三通模型 14.6 绘制齿轮实体 1 √ √ √ 第 15 章 3DMax 基础 15.1 3ds Max 的基础知识 15.2 创建二维图形和三维模型 15.3 3ds Max 的高级建模 15.4 材质和贴图 15.5 灯光、摄影机和渲染的应用 6 作业:三维建模 √ √ √ 第 16 章 Matlab 基础 16.1 MATLAB 操作基础 16.2 MATLAB 的数值计算 16.3 MATLAB 的符号运算 16.4 Matlab 绘图 16.5 matlab 句柄绘图和 GUI 16.6 Matlab 工具箱 16.7 Matlab 的程序设计 6 作业:编制程序 √ √ √ 三、教学方法 理论课以讲授为主,辅助以电子教案和多媒体以及课件。对于课程中不属于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范畴的内容,鼓励学生自学并在课堂模拟教学及讨论。在教学方法和手段 上采用现代教有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音像教材(磁 带、光盘)、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 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L、QQ群等形式)。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考试主要采用开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 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25%、出勤占15%和课堂讨论10%、考试占50%。 五、参考敕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薛山.《AutoCAD2018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2薛焱.《中文版AutoCAD2018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阅读:最近出版的最新版本Autocad、3 Ds Max和Matlab等软件的教程。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行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修、《机械制图》等是本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与上 述先行课程无内容上的重复,并起到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它为该专业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如包装 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运输包装、包装设计与CD、数字化包装、包装机械与自动化等的学习 提供帮助。 附录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认识和改造 第1章,第1节讲授 2.1、2.2理性思拼。 感知格第15章,第1讲报 2.1、22、2.3感受自然哲学的 思辨魅力 主撰人:丁勇 审核人:雷桥焦阳 教学院长:金银哲 日期:201811/26
15 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范畴的内容,鼓励学生自学并在课堂模拟教学及讨论。在教学方法和手段 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音像教材(磁 带、光盘)、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 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IL、QQ 群等形式)。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考试主要采用开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 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 25%、出勤占 15%和课堂讨论 10%、考试占 50%。 五、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 薛山.《AutoCAD 2018 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 2 薛焱.《中文版 AutoCAD2018 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 阅读:最近出版的最新版本 Autocad、3Ds Max 和Matlab 等软件的教程。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行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等是本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与上 述先行课程无内容上的重复,并起到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它为该专业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如包装 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运输包装、包装设计与 CAD、数字化包装、包装机械与自动化等的学习 提供帮助。 附录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1 人类对自然的 认识和改造 第 1 章,第 1 节 讲授 2.1、2.2 理性思辨。 2 现实与感知,格 物致知 第 15 章,第 1 节 讲授 2.1、2.2、2.3 感受自然哲学的 思辨魅力 主撰人:丁勇 审核人:雷桥 焦阳 教学院长:金银哲 日期:2018/11/26
《食品营养学》教学大纲(理论课)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课程编号:5501009 学分: 学时:总学时32学时分配:讲授学时30讨论学时2 课程负责人:樊玉霞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概况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从食品科学和食品加工的观点出发,深入理解营养玉人体 需要和健康的关系。重点介绍食品营养学的基理论及相关的实用知识。主要侧重于健康饮食 和生活选择,介绍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食物的营养要求,食品贮藏加工中的营养问 愿,膳食营养与疾病等方面。对近年来食品营养学中的热点问 了介绍和探讨,如平衡膳 宝塔、最新的中国居民DIs。本课程适用于所有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通过本课程学习 不但可以掌握一定的食品营养学知识有助于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还可为今后从事营养相关的 教学、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蓝定基础,在食品生产及相关工作中,能熟练营养营养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服务。 alue of foods tenuttonisueamongfod urse is centered on style c Th dge offod choic er nutritior n-relaled wo e teaching. 2.课程目标 2.1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消化生理、营养素在体内的运转及代谢过程:理解并掌握 营养素和DRIs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食物营养素计算等知识编制合理膳食食谱,以及对膳 食做出评价,从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理解各类营养素生理功能:各类食品的营养特点和营养脚趾及其影响因素:营养 素评价方法。 (3)掌握各种营养素的主要缺乏症状:理解并掌握不同人群不同的营养需求,用以指 导自己和家人朋友的饮食需求,从个人推动家庭的合理膳食习惯。 2.2技能技巧方面 (1)具备分析和辨别虚假营养概念和产品的能力。 (2)根据主要缺乏症,能初步判断何种营养素缺乏。 (3)通过居民营养状况调查和营养监测方法的学习,能够进行区域范围居民营养调查 和营养监测
16 《食品营养学》教学大纲(理论课)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课程编号:5501009 学分:2 学时:总学时 32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 30 讨论学时 2 课程负责人:樊玉霞 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概况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从食品科学和食品加工的观点出发,深入理解营养玉人体 需要和健康的关系。重点介绍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及相关的实用知识。主要侧重于健康饮食 和生活选择,介绍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食物的营养要求,食品贮藏加工中的营养问 题,膳食营养与疾病等方面。对近年来食品营养学中的热点问题作了介绍和探讨,如平衡膳食 宝塔、最新的中国居民DRIs。本课程适用于所有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通过本课程学习 不但可以掌握一定的食品营养学知识有助于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还可为今后从事营养相关的 教学、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在食品生产及相关工作中,能熟练营养营养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服务。 This course 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nutrition, including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foods, the various nutrition demands during life span, the nutrition issue among food process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 and health .The focus of the course is centered on healthy food and life style choices. The overall goal for all levels of the food program is to enhance student knowledge of food choices and to motivate students to actually improve their choices. In addition, this course will be a basis for further nutrition-related work, like teaching, researching, management or healthy food development. 2. 课程目标 2.1 理论知识方面 (1)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消化生理、营养素在体内的运转及代谢过程;理解并掌握 营养素和 DRIs 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食物营养素计算等知识编制合理膳食食谱,以及对膳 食做出评价,从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 理解各类营养素生理功能;各类食品的营养特点和营养脚趾及其影响因素;营养 素评价方法。 (3) 掌握各种营养素的主要缺乏症状;理解并掌握不同人群不同的营养需求,用以指 导自己和家人朋友的饮食需求,从个人推动家庭的合理膳食习惯。 2.2 技能技巧方面 (1) 具备分析和辨别虚假营养概念和产品的能力。 (2) 根据主要缺乏症,能初步判断何种营养素缺乏。 (3) 通过居民营养状况调查和营养监测方法的学习,能够进行区域范围居民营养调查 和营养监测
(4)根据人体营养需要及各类食品营养价值,正确编制不同人群合理食谱 2.3学生能力培养方面 (1)知识营养能力。居民营养调查、营养监测,编制不同需求食谱,正确评价食品营 养价值。 (2)拓宽视野。通过对比中西方或不同国家饮食模式和文化,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营 养和食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3)道德认知。理解诚信守则的职业操守和规范,能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自觉遵守 公平公正的原则。 (4)自学及归纳总结能力。能够举一反三,查阅文献质量了解更多,同时对主要及重 要知识能归纳总结,形成体系,使知识更加明确清晰,避免混淆。 二、教学内容 模块 章节学时 主要内容 学习要求 对课程目标的 支排度 第一章2 营养学概述 掌握营养学概念、食自学:食品营 品营养学研究方法。 养学发展史 模块1 样营养出香的基本 营养学理论 第十 营养调查、营养 方法原则,了解进来 检测与营养政策 国际和国内营养政 束的变 蛋白质 1 星必须氨基 第二章 6 脂肪 碳水化合物 (2 能营养素的生理功 话摄入量及合 第三章 2 人体能量需要 物来源 (3)堂提 大营兼素缺乏和过 剩的营养状况。 (1)熟悉VA、VD、B 矿物质 族维生素,VC以及 学生讲述矿物 Ca、Fe、Zn等的生 第四章 2 功能、缺之症、食多 模块3 来源(2)重点掌辉 非产能营养 维生素 VA的代谢和功能 掌郴膳食纤维的概 其他膳食成分 念、膳食纤维与人材 第五章 膳食纤维与人体 健康的关系,水的生 健康的关系 理功能与水平衡: 羊握食物营养价 模块4 食品的营养 第六章 2 的评定和食物中的 价值 营养因 第七章2 加工、贮藏对食了解各种加工、贮栽
17 (4) 根据人体营养需要及各类食品营养价值,正确编制不同人群合理食谱 2.3 学生能力培养方面 (1) 知识营养能力。居民营养调查、营养监测,编制不同需求食谱,正确评价食品营 养价值。 (2) 拓宽视野。通过对比中西方或不同国家饮食模式和文化,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营 养和食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3) 道德认知。理解诚信守则的职业操守和规范,能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自觉遵守 公平公正的原则。 (4) 自学及归纳总结能力。能够举一反三,查阅文献质量了解更多,同时对主要及重 要知识能归纳总结,形成体系,使知识更加明确清晰,避免混淆。 二、教学内容 模块 章节 学时 主要内容 学习要求 对课程目标的 支撑度 模块 1 营养学理论 第一章 2 营养学概述 掌握营养学概念、食 品营养学研究方法。 自学:食品营 养学发展史 第十一 章 2 营养调查、营养 检测与营养政策 解营养调查的基本 方法原则,了解进来 国际和国内营养政 策的变动。 模块 2 产能营养素 第二章 6 蛋白质 (1)掌握必须氨基 酸、限制氨基酸、必 需脂肪酸、反式脂肪 酸;(2)了解三大产 能营养素的生理功 能、适宜摄入量及食 物来源;(3)掌握三 大营养素缺乏和过 剩的营养状况。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第三章 2 人体能量需要 模块 3 非产能营养 素 第四章 2 矿物质 (1)熟悉 VA、VD、B 族维生素,VC 以及 Ca、Fe、Zn 等的生理 功能、缺乏症、食物 来源(2)重点掌握 VA 的代谢和功能 学生讲述矿物 质 维生素 第五章 2 其他膳食成分 膳食纤维与人体 健康的关系 掌握膳食纤维的概 念、膳食纤维与人体 健康的关系,水的生 理功能与水平衡。 模块 4 食品的营养 价值 第六章 2 各类食品的营养 价值 掌握食物营养价值 的评定和食物中的 抗营养因子。 第七章 2 加工、贮藏对食 了解各种加工、贮藏
品中营养素的影方式对食品中营养 素的变化以及原因。 膳食营养素参考 案例: 第十章 2 入量与腊食指 分 析是否合理 熟悉各类人群的生 理特占 合理理 不同生理状况下 第八章 求与膳食结构特点 4 人群的营养与食 重点掌握孕妇、婴刻 品 儿和老年人的膳色 要求 模块5 特珠坏境茶件 了解极瑞/特殊环境 全部自学 营养与健康 第九章 /2 人群的营养与食 群的特殊营养需 了解营养与骨健康 膳食营养与疾病 的关管 过营养控制疾病进 期末考试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PPT授课为主,结合观看录像、具体案例分析、学生讲解和自学等方式构成。借 助0L平台作为本课程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发布通知和学习资科、开展在线测试和讨论等。期望 通过课上课下的学习互动使学生掌握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真正学以致用。 对学生的答疑,主要采用一对一、微信群和E-AL答疑方式。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平时成绩占比50%,出勤、作业、汇报各占10%、20%、20%. 期末考核占比50%,采用开卷考试。 五、课程思政素材 对课程目标的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散学方法 支撞度 1 精率斐的深国文化的 模块2 讲投 2.2 相关食品展示,如《舌尖上的中国》等,引导学生 2 考中西方饮食文化和特点的不同,并讨论其产生 模块4 视颊观看小 2.2 原 对比分析不同食模式的优劣 组讨论 3 模块3 何抵制。引导学生思考职业操守及逆德原则。 观看视频
18 品中营养素的影 响 方式对食品中营养 素的变化以及原因。 第十章 2 膳食营养素参考 摄入量与膳食指 南 掌握 DRIs 的概念, 了解中国居民膳食 指南及平衡膳食宝 塔。 案例: 膳食回顾,分 析是否合理 熟悉各类人群的生 第八章 4 不同生理状况下 人群的营养与食 品 理特点、合理营养要 求与膳食结构特点; 重点掌握孕妇、婴幼 儿和老年人的膳食 要求。 模块 5 特殊环境条件下 了解极端/特殊环境 全部自学 营养与健康 第九章 2 人群的营养与食 人群的特殊营养需 品 求 了解营养与骨健康、 第十一 章 2 膳食营养与疾病 肥胖、心血管疾病, 癌症的关系,如何通 过营养控制疾病进 展 期末考试 2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 PPT 授课为主,结合观看录像、具体案例分析、学生讲解和自学等方式构成。借 助 EOL 平台作为本课程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发布通知和学习资料、开展在线测试和讨论等。期望 通过课上课下的学习互动使学生掌握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真正学以致用。 对学生的答疑,主要采用一对一、微信群和 E-MAIL 答疑方式。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平时成绩占比 50%,出勤、作业、汇报各占 10%、20%、20%。 2. 期末考核占比 50%,采用开卷考试。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 支撑度 1 通过食品营养发展史介绍,分享中国饮食文化的博 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模块 2 讲授 2.2 2 相关食品展示,如《舌尖上的中国》等,引导学生 思考中西方饮食文化和特点的不同,并讨论其产生 原因,对比分析不同膳食模式的优劣。 模块 4 视频观看小 组讨论 2.2 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讲述一些食品安全 事件案列,让学生分析食品安全背后的根源以及如 何抵制。引导学生思考职业操守及道德原则。 模块 3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