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1.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史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 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 洲”,隋、唐以后称“流求”,明万历年间正式 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1.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史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 “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 、 “夷 洲”,隋、唐以后称“流求”,明万历年间正式 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据载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 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 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 至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有军民屯 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中 国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 明朝永乐年间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访问南洋各国, 曾在台湾停留。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据载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 •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 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 •至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有军民屯 戍。 •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中 国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 •明朝永乐年间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访问南洋各国, 曾在台湾停留。 (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和平统 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1642年,荷兰人夺取了 A 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 据点,台湾自此沦为荷 兰的殖民地。 1661年,郑成功率领25 万名将士及数百艘战船, 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z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 1642年,荷兰人夺取了 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 据点,台湾自此沦为荷 兰的殖民地。 • 1661年,郑成功率领2.5 万名将士及数百艘战船, 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1683年,郑克爽 率众归顺。自此台 湾在清政府直接统 一乌果合 治之下。清政府统 台湾之后,翌年 在台湾设1府3县, 潘时期全图 隶属福建省。 是 此美定了今日中 清时期全图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1683年,郑克爽 率众归顺。自此台 湾在清政府直接统 治之下。清政府统 一台湾之后,翌年 在台湾设1府3县, 隶属福建省。 清时期全图
“和平统 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 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 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 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从而 达50年的日据时期。 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台湾 民众进行过多次武装起义都被 残酷镇压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 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 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 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从而 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开始了长 达50年的日据时期。 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台湾 民众进行过多次武装起义,都被 残酷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