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世界 【答案】A 二、主观题 1.(2014·广东文综·39)(27分)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的学者孔多蹇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 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柬缚和宗教柬 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 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 大发现”的历史影响。(8分) 【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1)第一小问注意划分村料层次,特别注意三个分号之间的信息,“把教育从各种政治 柬缚和宗教柬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 命促进了思想自由”,可见孔多塞在阐述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的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思 想文化教育(知识)的影响,从而归纳出其角度是思想文化(知识)进步的角度;第二小问新 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剔除思想文化角度的影响,可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世界市 场、殖民掠夺等角度来归纳即可。 【答案】(1)角度:知识进步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4分) 影响: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融合,西欧崛起,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略 见雏形。(4分) 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第6页(共16页)
第6页(共16页) 体世界。 【答案】A 二、主观题 1.(2014·广东文综·39)(27 分)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 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 15 世纪中叶至 17 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 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 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 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 大发现”的历史影响。(8 分) 【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1)第一小问注意划分材料层次,特别注意三个分号之间的信息,“把教育从各种政治 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 命促进了思想自由”,可见孔多塞在阐述 15 世纪中叶至 17 世纪初的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思 想文化教育(知识)的影响,从而归纳出其角度是思想文化(知识)进步的角度;第二小问新 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剔除思想文化角度的影响,可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世界市 场、殖民掠夺等角度来归纳即可。 【答案】(1)角度:知识进步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4 分) 影响: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融合,西欧崛起,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略 见雏形。(4 分) 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41)(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日录A 日录B 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 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 命形势的成熟 革命 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内 第二节文艺复兴 战共和国的建 第三节宗教改革 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 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德兰革命 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 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政变 第二章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二章(略) 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 年的英国 第二节(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l 1972年版 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 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大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十一届 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解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对材料进行认真对比,找到不同,是解体关键,然后运用历史史 实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多种思维加以分析即可,注意史实准确,论述充分。 【答案】评分说明:不同之处: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既可指出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 也可指出其他不同。(4分) 分析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如 历史史实角度:史实准确,言之成理,论述充分 历史认识角度:有历史依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对时代特点概括准确,辩证地看待时代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用具体例证加 以说明。 综合多种角度或另有角度进行分析,酌情赋分。(8分) 第7页(共16页)
第7页(共16页) 目录 A 第一章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 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 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 1688 年 政变 第二章 (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 1972 年版 目录 B 第一章 16 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 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 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 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 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 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 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 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 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大革命”; 新航路的开辟;十一届三 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解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对材料进行认真对比,找到不同,是解体关键,然后运用历史史 实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多种思维加以分析即可,注意史实准确,论述充分。 【答案】评分说明:不同之处: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既可指出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 也可指出其他不同。(4 分) 分析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如 历史史实角度:史实准确,言之成理,论述充分。 历史认识角度:有历史依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对时代特点概括准确,辩证地看待时代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用具体例证加 以说明。 综合多种角度或另有角度进行分析,酌情赋分。(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