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接触面积A,】物体真实接触面积的总和(两接触物体通过表面 微凸体直接传递界面相互作用,发生变形而产生的微接触面积之和)。为 名义接触面积的001~0.1%。(图中黑点所示) 4 An 囝你害画接鹤
6 【 实际接触面积A r】物体真实接触面积的总和(两接触物体通过表面 微凸体直接传递界面相互作用,发生变形而产生的微接触面积之和)。为 名义接触面积的0.01~0.1 %。(图中黑点所示) 固体表面接触
表面接触模型: P(x) 在研究表面接触时,必须 把粗糙表面上的微凸体假定为 某一理想的形状。用一组微凸 体模型表示的两粗糙表面的接 触称为接触模型。工程上常用 的微凸体的形状主要有球体、 圆柱体和圆锥体。 不同形状的微凸体接触模型 囝你害画接鹤
7 表面接触模型: 在研究表面接触时,必须 把粗糙表面上的微凸体假定为 某一理想的形状。用一组微凸 体模型表示的两粗糙表面的接 触称为接触模型。工程上常用 的微凸体的形状主要有球体、 圆柱体和圆锥体。 W W W o x o x o x p(x) p(x) p(x) 图 3-3 不同形状的微凸体接触模型及应力分布 固体表面接触 不同形状的微凸体接触模型
主要研究圆柱体和球体所产生的接触变形,原因有二: 工程接触表面大多是圆弧形接触,如滚动轴承、齿轮、凸轮等 凡是固体表面都有微凸体,可将微凸体视为很小的球体,物体表面 接触可简化为一系列粗糙不平的球体接触。 根据接触特点,通常可将固体表面的接触问题分为点接触和线接 触。根据外载荷的大小或变形是否可逆,固体表面的接触又有弹性接 触和塑性接触之分。 囝你害画接鹤
8 主要研究圆柱体和球体所产生的接触变形,原因有二: 工程接触表面大多是圆弧形接触,如滚动轴承、齿轮、凸轮等 凡是固体表面都有微凸体,可将微凸体视为很小的球体,物体表面 接触可简化为一系列粗糙不平的球体接触。 根据接触特点,通常可将固体表面的接触问题分为点接触和线接 触。根据外载荷的大小或变形是否可逆,固体表面的接触又有弹性接 触和塑性接触之分。 固体表面接触
固体表面的弹性接触赫兹弹性接触: (1)接触体的材质均匀且各向同性; (2)接触表面是理想光滑状态,不考虑实际的粗糙度; (3)接触体只承受法向外载荷,而不存在切向载荷,即不考虑摩擦力; (4)接触体的变形是完全可逆的弹性变形,没有残余塑性变形; (5)与接触体大小相比,两固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小; (6)两接触表面间没有润滑剂。 XF平面 囝你害画接鹤
9 (1)接触体的材质均匀且各向同性; (2)接触表面是理想光滑状态,不考虑实际的粗糙度; (3)接触体只承受法向外载荷,而不存在切向载荷,即不考虑摩擦力; (4) 接触体的变形是完全可逆的弹性变形,没有残余塑性变形; (5) 与接触体大小相比,两固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小; (6)两接触表面间没有润滑剂。 固体表面接触 固体表面的弹性接触——赫兹弹性接触: W O A B Z δB δA δ a a X—Y平面
gS 5 几种摩擦副的 Hertz接触 囝你害画接鹤 10
10 几种摩擦副的Hertz接触 固体表面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