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片,分出层次 第一层:“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 孙权。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 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 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英雄”一词赞颂他,表 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 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舞谢歌台”一句, 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 没有了。 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 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阅读上片,分出层次 第一层:“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 孙权。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 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 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 “英雄 ”一词赞颂他,表 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 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舞谢歌台” 一句, 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 没有了。 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 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第二层:“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写俯 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 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 伐桓直,平定叛乱。“想当年”三句颂扬刘裕率 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 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 煊赫一时。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1165年)呈给 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明白指出出兵北伐,应 取道山东——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 “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 可复。”在当时韩伉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 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 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 用的意思
第二层:“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 ” ,写俯 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 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 伐桓直,平定叛乱。 “想当年 ”三句颂扬刘裕率 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 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 煊赫一时。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 1165 年)呈给 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明白指出出兵北伐,应 取道山东——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 “ 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 可复。 ”在当时韩伉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 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 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 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