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预期:社会保障对中国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的影响 保障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改革的步伐,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 步扩大: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 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 保尽保”,各级财政部门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大幅度增长。 (二)居民储蓄率 居民储蓄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储蓄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是指居民储蓄占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 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从表2中可以看出, 1989年至2005年中国的居民储蓄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居民储蓄 率保持在40%左右。到2006年1月末,中国居民储蓄余额己经突破 了14.8万亿人民币。 表3:中国人均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储蓄率模型数据(19892005年) 年份 居民储蓄率(%) 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1989 37.39 0.1539 1990 38.27 0.1498 1991 38.50 0.1471 1992 39.96 0.1326 1993 41.85 0.1271 1994 42.65 0.1203 1995 43.80 0.1172 1996 41.94 0.1304 1997 40.38 0.1352 1998 39.68 0.1535 1999 38.26 0.1731 2000 38.10 0.1641 2001 38.40 0.1738 2002 38.27 0.1625 2003 38.43 0.1549 2004 38.89 0.1466 2005 38.93 0.1398 ·137·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保障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改革的步伐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 步扩大 ;另一方面 ,为了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 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 保尽保”,各级财政部门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大幅度增长。 (二) 居民储蓄率 居民储蓄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 储蓄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 是指居民储蓄占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实 力不断增强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在此背景下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 , 1989 年至 2005 年中国的居民储蓄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居民储蓄 率保持在 40 %左右。到 2006 年 1 月末 ,中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 了 14. 8 万亿人民币。 表 3 :中国人均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储蓄率模型数据(198922005 年) 年份 居民储蓄率( %) 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 1989 37. 39 0. 1539 1990 38. 27 0. 1498 1991 38. 50 0. 1471 1992 39. 96 0. 1326 1993 41. 85 0. 1271 1994 42. 65 0. 1203 1995 43. 80 0. 1172 1996 41. 94 0. 1304 1997 40. 38 0. 1352 1998 39. 68 0. 1535 1999 38. 26 0. 1731 2000 38. 10 0. 1641 2001 38. 40 0. 1738 2002 38. 27 0. 1625 2003 38. 43 0. 1549 2004 38. 89 0. 1466 2005 38. 93 0. 1398 ·137 · 风险与预期 :社会保障对中国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的影响
社会2009·5 人均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储蓄率是反映社会保障对储蓄影响的两 个有代表性的变量,以其为基础建立中国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储蓄率 这两个变量(见表3)的线性模型是 y=a+Bx 其中,x代表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y代表居民储蓄率。 通过SPSS软件计算,对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储蓄率进行相关分 析所得出的相关系数,如表4所示。 表4:人均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储蓄率的相关系数 居民储蓄率(%)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居民储蓄率(%) 1 -0.857 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0.857 注:显著水平为0.05 中国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和居民储蓄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857,说明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即人均社会保障支出 水平的提高,可以促使中国居民的储蓄率降低。 对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和居民储蓄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模型 估计如下: y=53.17092.748x 标准化模型为: y=-0.857x R2=0.716 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如下的分析和说明。 (1)R=0.716(拟合优度检验),说明在影响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因 素中,有71.6%可以通过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进行说明。也就是 说,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中国居民储 蓄的解释力度为71.6%。 (2)B=-0.857,这表明1991年至2007年间,在不考虑其他因素 的影响下,中国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每提高1.0%,中国居民的储蓄 率将下降0.857%。 (3)T检验(系数检验,检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居民储蓄率 的影响是否显著)。经验证,T=0.00<0.05,满足系数要求,因此B在 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即中国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居民储蓄 ·138·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人均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储蓄率是反映社会保障对储蓄影响的两 个有代表性的变量 ,以其为基础建立中国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储蓄率 这两个变量(见表 3) 的线性模型是 y = α+βx 其中 ,x 代表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y 代表居民储蓄率。 通过 SPSS 软件计算 ,对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储蓄率进行相关分 析所得出的相关系数 ,如表 4 所示。 表 4 :人均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储蓄率的相关系数 居民储蓄率( %) 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 居民储蓄率( %) 1 20. 857 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 20. 857 1 注 :显著水平为 0. 05 中国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和居民储蓄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0. 857 ,说明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即人均社会保障支出 水平的提高 ,可以促使中国居民的储蓄率降低。 对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和居民储蓄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模型 估计如下 : y = 53. 170292. 748x 标准化模型为 : y =20. 857x R 2 = 0. 716 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如下的分析和说明。 (1) R 2 = 0. 716 (拟合优度检验) ,说明在影响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因 素中 ,有 71. 6 %可以通过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进行说明。也就是 说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 ,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中国居民储 蓄的解释力度为 71. 6 %。 (2)β= - 0. 857 ,这表明 1991 年至 2007 年间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 的影响下 ,中国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每提高 1. 0 % ,中国居民的储蓄 率将下降 0. 857 %。 (3) T 检验(系数检验 ,检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居民储蓄率 的影响是否显著) 。经验证 , T = 0. 00 < 0. 05 ,满足系数要求 ,因此 β, 在 0. 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即中国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居民储蓄 ·138 · 社会 ·200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