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教案和讲稿【参考】第十条制定环境标准应遵循下列原则:(一)以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为依据,以保护人体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二)环境标准应与国家的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三)各类环境标准之间应协调配套;(四)标准应便于实施与监督;(五)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标准和其他国家的标准。四、环境保护标准介绍(可上环保部网站查阅)(一)水环境保护标准介绍我国现行水环境保护标准共有四类(可查国家环保部网站)(1)水环境质量标准5个标准名称标准编号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49个(3)监测规范、方法标准159个(4)相关标准24个典型标准介绍(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共24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5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70项。适用范围:全国江河、湖泊、水库等具有实用功能的地面水域。划分为五类区域:(见第9页)环境质量标准:参数共分为感官性状指标(基本要求和水温):水质自净指标(PH、COD、BOD);富营养化指标(N、P);细菌学指标(大肠杆菌):化学、毒理指标。11
环境监测教案和讲稿 11 【参考】第十条 制定环境标准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以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为依据,以保护人体 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环境标准应与国家的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三)各类环境标准之间应协调配套; (四)标准应便于实施与监督; (五)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标准和其他国家的标准。 四、环境保护标准介绍(可上环保部网站查阅) (一)水环境保护标准介绍 我国现行水环境保护标准共有四类(可查国家环保部网站) (1) 水环境质量标准 5 个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海水水质标准 GB 3097-1997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084-92 渔业水质标准 GB 11607-89 (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9 个 (3)监测规范、方法标准 159 个 (4)相关标准 24 个 典型标准介绍 (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共 24 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 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5 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 70 项。 适用范围:全国江河、湖泊、水库等具有实用功能的地面水域。 划分为五类区域:(见第 9 页) 环境质量标准:参数共分为感官性状指标(基本要求和水温);水质自净指标(PH、 COD、BOD);富营养化指标 (N、P);细菌学指标(大肠杆菌);化学、毒理指标
环境监测教案和讲稿(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配套标准: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标准特点:1.饮用水不存在自净问题,故无氧平衡指标。2.微量元素要有适当含量(如F);3.大肠菌群为细菌学指标(生物优先监测);4.对于游离余氯有适量要求。(发达国家已经是用臭氧和二氧化氯为消毒剂)。(氯酚有恶臭;氯胺有毒)(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法规P477)【特定提法:生活污水、工业废水。】1.三类水域划分:按照水域功能和排放去向。特殊保护水域:即I、IⅡ类水域:不得新建排污口,已有排污口要环保部门从严控制。重点保护水域:即GB3838规定IⅢI类水域和《海水水质标准》I类水域。执行一级标准。一般保护水域:即GB3838规定的IV、V类水域和《海水水质标准》规定的IⅢII类水域。执行二级标准。排入下水道并进行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生物处理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排入下水道无二级污水处理的:分别执行一级或二级标准。2.污染物分类:第一类污染物: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者,主要为各种重金属。取样时必须在车间或车间设施排出口取样。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mg/l,共13项,主要为重金属,见18页表 1-6。第二类污染物: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者,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取样,见表1-7。3.水污染控制的特点我国制度特点: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总量控制:当收纳水体的环境容量尚难准确确定时,可按照总量控制方案确定目标总量,按所在地区的实际经济水平,确定削减比例,分配到主要污染源。12
环境监测教案和讲稿 12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配套标准: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 标准特点: 1.饮用水不存在自净问题,故无氧平衡指标。 2.微量元素要有适当含量(如 F); 3.大肠菌群为细菌学指标(生物优先监测); 4.对于游离余氯有适量要求。(发达国家已经是用臭氧和二氧化氯为消毒剂)。(氯 酚有恶臭;氯胺有毒)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污水: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法规 P477) 【特定提法: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1.三类水域划分:按照水域功能和排放去向。 特殊保护水域:即Ⅰ、Ⅱ类水域:不得新建排污口,已有排污口要环保部门从严 控制。 重点保护水域:即 GB3838 规定Ⅲ类水域和《海水水质标准》Ⅱ类水域。执行一 级标准。 一般保护水域:即 GB3838 规定的Ⅳ、Ⅴ类水域和《海水水质标准》规定的Ⅲ类 水域。执行二级标准。 排入下水道并进行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生物处理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排入下水道无二级污水处理的:分别执行一级或二级标准。 2.污染物分类: 第一类污染物: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者,主要为 各种重金属。取样时必须在车间或车间设施排出口取样。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单位:mg/l,共 13 项,主要为重金属,见 18 页 表 1-6。 第二类污染物: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者,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取样,见表 1-7。 3.水污染控制的特点 我国制度特点: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 * 总量控制:当收纳水体的环境容量尚难准确确定时,可按照总量控制方案确定 目标总量,按所在地区的实际经济水平,确定削减比例,分配到主要污染源
环境监测教案和讲稿(二)大气环境保护标准介绍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3个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的通知)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45个(举例)GB 13271-2001b001-11-12002-1-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001-11-122002-1-1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996-3-73GB9078-19961997-1-1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19961996-3-71997-1-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1996-4-121997-1-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1993-8-61994-1-15P3.相关监测规范、方法标准125个GB/T1995-3-2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1995-8-115432-1995GB/T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1995-3-251995-8-115435-1995GB/T31995-8-1环境空气苯并[a]芪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1995-3-2515439-1995空气质量硝基苯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GB/T1995-3-251995-8-115501-1995的测定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简介: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1)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教材p25表1-10已修改】环保总局,环发【2000】1号,取消了NOx指标,并13
环境监测教案和讲稿 13 (二)大气环境保护标准介绍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3 个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18883-200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1996(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修改单的通知)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 9137-88 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45 个(举例) 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271-2001 2001-11-12 2002-1-1 2.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 18483-2001 2001-11-12 2002-1-1 3.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9078-1996 1996-3-7 1997-1-1 4.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171-1996 1996-3-7 1997-1-1 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1996-4-12 1997-1-1 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93 1993-8-6 1994-1-15 3.相关监测规范、方法标准 125 个 1.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5432-1995 1995-3-25 1995-8-1 2. 环境空气 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 法 GB/T 15435-1995 1995-3-25 1995-8-1 3. 环境空气 苯并[a]芘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439-1995 1995-3-25 1995-8-1 4. 空气质量 硝基苯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 的测定 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501-1995 1995-3-25 1995-8-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1996 简介: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 1)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 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教材 p25 表 1-10 已修改】环保总局,环发【2000】1 号,取消了 NOX 指标,并
环境监测教案和讲稿修订了二氧化氮和臭氧含量指标。(三)环境噪声与振动标准1.声环境质量标准3个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发布时间实施时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008-8-192008-10-1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1988-8-111988-11-1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1988-12-10[1989-7-12.环境噪声排放标准9个3.相关监测规范、方法标准13个(四)固体物环境标准1.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26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号2003-12-26 b003-12-262003-6-302003-6-30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19217-2003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GB19218-20032003-6-302003-6-30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2002-1-1GB18484-20012001-11-122001-11-122002-1-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2001-12-282002-7-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2001-12-282002-7-1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8个3.固体废物监测方法标准18个(五)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六)核辐射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标准(七)土壤环境保护标准(八)其它14
环境监测教案和讲稿 14 修订了二氧化氮和臭氧含量指标。 (三)环境噪声与振动标准 1.声环境质量标准 3 个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 2008-8-19 2008-10-1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GB 9660-88 1988-8-11 1988-11-1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 10070-88 1988-12-10 1989-7-1 2.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9 个 3.相关监测规范、方法标准 13 个 (四)固体物环境标准 1.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26 个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 环发[2003]206 号 2003-12-26 2003-12-26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 GB 19217-2003 2003-6-30 2003-6-30 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 GB 19218-2003 2003-6-30 2003-6-30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484-2001 2001-11-12 2002-1-1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485-2001 2001-11-12 2002-1-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2001 2001-12-28 2002-7-1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2001 2001-12-28 2002-7-1 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8 个 3.固体废物监测方法标准 18 个 (五)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六)核辐射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标准 (七)土壤环境保护标准 (八)其它
环境监测教案和讲稿小结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进行的监视、测定、监控。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连续性等特点。对人、财、物的投入要求高。环境监测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工作,要求从开始到结束均具有科学严密的计划和方案,最终要对结果做出符合目的的某种说明。选择方法和标准,执行方法和标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人员能力的要求很高。正确理解和掌握标准的内涵是非常重要的。本讲要点:理解环境监测工作的连续性;环境监测分类方法环境监测的特点什么是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我国环境污染物黑名单的特点: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分类和分级?地表水功能区域划分为五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水质指标主要分为哪4类?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将受纳水体分为三类,分别执行不同的排放标准;将水污染源中污染物质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按照功能区不同分为三类,分别执行三级标准。15
环境监测教案和讲稿 15 小结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进行的监视、测定、监控。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研究的重要 组成部分; 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连续性等特点。对人、财、物的投入要求高。 环境监测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工作,要求从开始到结束均具有科学严密的 计划和方案,最终要对结果做出符合目的的某种说明。 选择方法和标准,执行方法和标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人员能力的 要求很高。 正确理解和掌握标准的内涵是非常重要的。 本讲要点: 理解环境监测工作的连续性; 环境监测分类方法 环境监测的特点 什么是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我国环境污染物黑名单的特点: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分类和分级? 地表水功能区域划分为五类;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水质指标主要分为哪 4 类?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将受纳水体分为三类,分别执行不同的排放标准;将水污染 源中污染物质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按照功能区不同分为三类,分别执行三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