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柳永 参考文献: 。《乐章集校注》薛瑞生校注,中华书局,1994 《柳永词选》,薛瑞生选注,中华书局,2005 《柳永词》,王兆鹏、姚蓉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必 《柳永集》孙光贵、徐静校注,岳麓书社,2003 《白衣卿相》黄大铣1986 《柳永词集》谢桃坊,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四讲 柳永 v 参考文献: v 《乐章集校注》薛瑞生校注 ,中华书局,1994 v 《柳永词选》,薛瑞生选注,中华书局,2005 v 《柳永词》,王兆鹏、姚蓉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v 《柳永集》孙光贵、徐静校注,岳麓书社 ,2003 v 《白衣卿相》黄大铣 1986 v 《柳永词集》 谢桃坊, 上海古籍出版社
帝
÷一、柳永其人、身世与性情的矛盾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去便, 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 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 低唱! ÷狂荡、疏狂、风流 必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 对酒竞留连。(《戚氏》) “奉旨填词柳三变” 必 宋玉型人格
v 一、柳永其人、身世与性情的矛盾 v 鹤冲天 v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去便, 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 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 低唱! v 狂荡、疏狂、风流 v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 对酒竞留连。(《戚氏》) v “奉旨填词柳三变” v 宋玉型人格
附柳永生平: (987?一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 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 屣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 南唐,为监察御更,入宋后授祈州费县令,官终工部待郎 。 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 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佑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 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 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流落不 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 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清波杂志》卷八)。所著 《乐章集》凡一百五十馀曲。其词自成一派,世称“屯田蹊 径”、“柳氏家法”。《避暑录话》卷三记西夏归朝官语: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之大。其词对 后世词家及金元戏曲、明清小说有重大影响
v 附柳永生平: v ( 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 改名永,字 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 ,祖籍河东 (今山西永济), 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 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 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 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 永少时流连于汴京, 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 京兆,遍历 荆湖、吴越。景佑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 任睦州 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 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晚年流落不 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为人放荡不 羁,终身潦倒。 《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 志。善为诗文, “皆不传 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 (《清波杂志》卷八)。所著 《乐章集》凡一百五十 馀曲。其词自成一派,世称“屯田蹊 径” 、 “柳氏家 法” 。《避暑录话》卷三记西夏归朝官语: “凡有井 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之大。其词对 后 世词家及金元戏曲、明清小说有重大影响
二、北宋词坛一大家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 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 律,而词语尘下。”(李清照 《词论》) “我词比柳七词何如?”(苏轼) 词调:变旧声作新声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 词,用了133种词调 其一,他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二,他用俗语填入词 。 宋人中评柳词较公允者,王灼说他“序事闲暇,有首有尾, 亦间出佳语,又能择声律谐美者用之”(《碧鸡漫志》)。 陈振孙说:“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 气象,形容曲尽。”(《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 词风:亦俗亦雅(题材:谢娘心曲、城市生活、羁旅情怀) 近人夏敬观评《乐章集》认为:柳词当分雅俚二类。雅词用 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 笔到底,始终 不懈。俚词袭五代淫波之风气,开金元曲子之先声。比于里 巷歌谣,亦复自成一格。一
v 二、北宋词坛一大家 v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 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 律,而词语尘下。 ”(李清照《词论》) v “我词比柳七词何如?”(苏轼) v 词调:变旧声作新声 v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 词,用了133种词调。 v 其一,他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二,他用俗语填入词 中。 v 宋人中评柳词较公允者,王灼说他“序事闲暇,有首有尾, 亦间出佳语,又能择声律谐美者用之”(《碧鸡漫志》)。 陈振孙说: “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 气象,形容曲尽。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 v 词风:亦俗亦雅(题材:谢娘心曲、城市生活、羁旅情怀) v 近人夏敬观评《乐章集》认为:柳词当分雅俚二类。雅词用 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 不懈。俚词袭五代淫诐之风气,开金元曲子之先声。比于里 巷歌谣,亦复自成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