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 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 等——组合起来,美丽而感伤,辽阔而迷茫,情藏景中,更 显情深意浓。 ■反过来,意象又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 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涵义,“孤帆”脱离原诗意 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 简而言之,意象与意境是点与面的关系
2. 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 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反过来,意象又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 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涵义,“孤帆”脱离原诗意 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 ◼ 简而言之,意象与意境是点与面的关系。 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 等——组合起来,美丽而感伤,辽阔而迷茫,情藏景中,更 显情深意浓
意象的共性与个性 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 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如“折柳”寓“惜别怀远”之意 ■在把握意象的时候,既要了解意象的约定,即其共性,又要唤醒 人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深入分析诗歌语境,以便了解意象 在诗中的寓意,即意象的个性 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当中的“柳”就是一种个 性,它代表的不是“惜别怀远”,而是表现烂漫的春光
意象的共性与个性 ◼ 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 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如“折柳” 寓“惜别怀远”之意 ◼ 在把握意象的时候,既要了解意象的约定,即其共性,又要唤醒 个人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深入分析诗歌语境,以便了解意象 在诗中的寓意,即意象的个性。 如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当中的“柳”就是一种个 性,它代表的不是“惜别怀远”,而是表现烂漫的春光
常见意象 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为人类 的情感或品格的载体,从而形成具有特定 寓意的常见意象 ■熟记这些意象,应从其特性入手,揣摩这 特性与寓意之间的关联,在理解的基础 上记忆
常见意象 ◼ 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为人类 的情感或品格的载体,从而形成具有特定 寓意的常见意象。 ◼ 熟记这些意象,应从其特性入手,揣摩这 一特性与寓意之间的关联,在理解的基础 上记忆
柳 柳:以折柳表惜别。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 成为多情之物。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丝长玉骢难系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柳 ◼ 柳:以折柳表惜别。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 成为多情之物。 ◼ 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_ ◼ 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客舍青青柳色新。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丝长玉骢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