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哈罗德问题 ■既然同时n、σ也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那有保证的 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难于一致。两者不一致时, 经济也会波动。如果有保证的Gw>Gn(自然的), 将会出现资本过剩,生产实际水平将低于预期水平 于是企业将在下一个时期减少投资,储蓄将大于投 资,引起资本剩余或投资不足,引发经济衰退 ■Gw<Gn则会引起资本短缺、需求膨胀的累积性经济 扩张,产生通货膨胀和结构性失业 ■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的 长期均衡增长,这种被罗宾逊夫人称为的“黄金时代” 只有在“偶然的乐观情况下”才会出现。这就是第 个哈罗德问题
第一个哈罗德问题 ◼ 既然同时n、σ也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那有保证的 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难于一致。两者不一致时, 经济也会波动。如果有保证的Gw>Gn(自然的), 将会出现资本过剩,生产实际水平将低于预期水平, 于是企业将在下一个时期减少投资,储蓄将大于投 资,引起资本剩余或投资不足,引发经济衰退 ◼ Gw<Gn则会引起资本短缺、需求膨胀的累积性经济 扩张,产生通货膨胀和结构性失业 ◼ 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的 长期均衡增长,这种被罗宾逊夫人称为的“黄金时代” 只有在“偶然的乐观情况下”才会出现。这就是第 一个哈罗德问题
哈罗德间题 G=Gw这种均衡是“刀刃上的均衡”。 因为一旦两者发生偏离(事实上是经常 发生的),偏离不但不会自行矫正,还 会产生更大的偏离,这也就是所谓的 “不稳定原理”,后人称其为“第二个 哈罗德问题”* 举例来说
第二个哈罗德问题 ◼ G=Gw这种均衡是“刀刃上的均衡” 。 因为一旦两者发生偏离(事实上是经常 发生的),偏离不但不会自行矫正,还 会产生更大的偏离,这也就是所谓的 “不稳定原理” ,后人称其为“第二个 哈罗德问题”* ◼ 举例来说
第二个哈罗德问题的举例 举例来说,假定s=10%,Vr4,于是Gw 2.5%,假定实际增长率G比有保证的增长率 0.1%,为2.6%,那么伴随26%的产出增长,加 速器原理将要求4×26%的国民收入追加投资 投资将达到产出的104%,而储蓄被限制在 10%,于是实际增长率超过有保证的增长率 0.1%导致投资超过储蓄0.4%。而根据凯恩斯的 理论,任何投资超过储蓄都将带来设备短缺、 存量减少、刺激更多的投资,带来国民收入的 进一步扩张。因此实际增长率超过有保证的增 长率将导致实际增长率更快增长。反之亦成立。 对均衡的偏离不是自行矫正,而是自行加重
第二个哈罗德问题的举例 ◼ 举例来说,假定s=10%,Vr=4,于是Gw= 2.5%,假定实际增长率G比有保证的增长率高 0.1%,为2.6%,那么伴随2.6%的产出增长,加 速器原理将要求4×2.6%的国民收入追加投资, 投资将达到产出的10.4%,而储蓄被限制在 10%,于是实际增长率超过有保证的增长率 0.1%导致投资超过储蓄0.4%。而根据凯恩斯的 理论,任何投资超过储蓄都将带来设备短缺、 存量减少、刺激更多的投资,带来国民收入的 进一步扩张。因此实际增长率超过有保证的增 长率将导致实际增长率更快增长。反之亦成立。 对均衡的偏离不是自行矫正,而是自行加重
1.1.5经济含义 口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把这 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提出了一个经济增长 理论,重新唤起了人们对长期增长问题的研究, 开创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先河 口模型提出储蓄或资本的形成是经济增长的决定 性变量,一个经济的增长能力依赖于一个经济 的储蓄能力,政府可以通过调节储蓄水平、束 激资本积累来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该模型强调了经济不稳定的内生性,自由放仼 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就是其经济增长的周期 性,并且这种不稳定的周期波动具有“累积” 的效应。于是,政府的干预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1.1.5 经济含义 ◼ 哈罗德—多马模型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把这 一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提出了一个经济增长 理论,重新唤起了人们对长期增长问题的研究, 开创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先河 ◼ 模型提出储蓄或资本的形成是经济增长的决定 性变量,一个经济的增长能力依赖于一个经济 的储蓄能力,政府可以通过调节储蓄水平、刺 激资本积累来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 该模型强调了经济不稳定的内生性,自由放任 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就是其经济增长的周期 性,并且这种不稳定的周期波动具有“累积” 的效应。于是,政府的干预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1.1.6理论缺陷 口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从而资本一产出 率不变这一假定是不现实的* ■该模型过于强调储蓄和资本积累的作用, 从而将经济增长推向“唯资本论”的方 向* ■没有考虑到技术进步等在经济发展中的 作用* 政府干预的结论带有浓厚的凯恩斯主义 的色彩,而对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所忽视
1.1.6 理论缺陷 ◼ 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从而资本—产出 率不变这一假定是不现实的 * ◼ 该模型过于强调储蓄和资本积累的作用, 从而将经济增长推向“唯资本论”的方 向 * ◼ 没有考虑到技术进步等在经济发展中的 作用 * ◼ 政府干预的结论带有浓厚的凯恩斯主义 的色彩,而对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所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