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榕树 黄河浪 江苏省东台市职业育中心高昌明
故乡的榕树 黄河浪 江苏省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校 高昌明
你简所 黄河浪,原名黄世,曾用笔名洪荒等,941年生,福建省长乐县人。中学时代就酷爱 文艺,摧长丹青,有许多画被选去参加东欧、英国等地的国际少年儿童画展,并获了奖。 9年考入福建师院中文系,便从诗歌起步,走上文学道路。他的作品先后在(人民文 学)(福建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并获好评。其中(两代人等诗还技译为英文 和法文。1975年9月赴香港定居,从事绘画工作,坚持业余创作,发表了大量诗歌和散文, 出版了(海外浪花)和(大地诗情》两本诗集。此外,还同他爱人合作,以连云的笔名发表了 些反映香港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如(失落的珍珠)、(大彡里迸医院》和《香港式的烦恼) 等90年,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格树)荣获香港第-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获奖后 被海内外十多家报刊转载
作者简介
从文章前后所写事情的空间和时间关系来看,文章可分为 几个部分?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由服前住所附近的景物,引出对从前 故乡榕树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4-10段),圈绕从前故乡的榕树,描述有关的人 和事,寄托作者的思乡之情; 第三部分(第11—13段),抒发蓄积在心头的对故乡的深切怀 念和真挚眷念之情。 三个部分从时间看,分别写服前、过去、眼前; 从空阃看,分写香、福建、香港
研讨 从文章前后所写事情的空间和时间关系来看,文章可分为 几个部分?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由眼前住所附近的景物,引出对从前 故乡榕树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4—10段),围绕从前故乡的榕树,描述有关的人 和事,寄托作者的思乡之情; 第三部分(第11—13段),抒发蓄积在心头的对故乡的深切怀 念和真挚眷念之情。 三个部分从时间看,分别写眼前、过去、眼前; 从空间看,分别写香港、福建、香港
研析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由眼前住所附近的 景物,引出对从前故乡榕树的怀念。 这三段是全文的引子,作者缓缓地把读者带进了自己的回忆之中。 第三段是由眼前景象到回忆的过渡。“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 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小鸟”之喻,充分表现了心情的轻快、 愉悦和联想的迅捷。“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 乡熟悉的大榕树上”,照应自己千里万里远离故乡的实际,并借 助飞鸟的“飞”与“停”,巧妙地引出了故乡的榕树,文笔自然 不露痕迹。“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 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紧紧抓住了故乡榕树的主要特征 宇里行间充满了赞美之情,“浓得化不开”,给人以“凝碧”之 感。如果说这个分句主要写榕树的形的话,“看到春天新长的嫩 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 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则是绘色绘声地展现了榕树的 美。这一段文字虽短,却渗透着浓烈的乡情,奠定了全文基调
研析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由眼前住所附近的 景物,引出对从前故乡榕树的怀念。 第三段是由眼前景象到回忆的过渡。 “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 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 , “小鸟”之喻,充分表现了心情的轻快、 愉悦和联想的迅捷。 “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 乡熟悉的大榕树上” ,照应自己千里万里远离故乡的实际,并借 助飞鸟的“飞”与“停” ,巧妙地引出了故乡的榕树,文笔自然, 不露痕迹。 “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 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 ,紧紧抓住了故乡榕树的主要特征, 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之情, “浓得化不开” ,给人以“凝碧”之 感。如果说这个分句主要写榕树的形的话, “看到春天新长的嫩 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 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 ,则是绘色绘声地展现了榕树的 美。这一段文字虽短,却渗透着浓烈的乡情,奠定了全文基调
研析第二部分-1 第二部分(第4-10段),围绕从前故乡的榕树, 描述有关的人和事,寄托作者的思乡之情。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共分四层
研析第二部分-1 • 第二部分(第4—10段),围绕从前故乡的榕树, 描述有关的人和事,寄托作者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