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论说文集 这一类的文章有“论殖民”①、“论父母与子女”②、“论建筑”、 论园庭”、“论请托”、“论司法”、“论辞令”③、“论党派”… 等皆是也 第二类的文章是以个人的自身为主题的,内容多是一个 人的智力与道德的种种关系。代表这一类的文章是“论养 生”④、“论学问”、“论野心”、“论自谋”、“论伪智”、“论困 厄”、“论荣华与名誉”、“论残疾”…等篇。 第三类的主题是人与上帝及非感官所及的世界的关系 这一类的文章可以下面几篇来代表:“论死亡”,“论宗教 统”,“论无神论”,“论迷信”,“论人性”,“论善”⑦∴… 由培根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来作者至少在理论方面是 个对于道德有极深的崇敬的人。若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决 说不出下面的这几句话来 “一个自身无德的人见别人有德必怀嫉妒。”⑧ “行善事的能力是一个人之希冀的真实合法的目标,因 为善意虽然是上帝接受的,而对于人则比好梦好不了多少, 除非他是以行为表现出来。”⑨ ① of Plantation,本集第33篇。 ② O Parents and Children,本集第7篇 ③ DiScourse,本集第32篇。 ④ O regiment of health,本集第30篇 ⑤ O f Honour and Reputation,本集第55篇 ⑥ OfDeath,本集第2篇。 ⑦ o gOodness,,本集第13篇。 ⑧见第9篇“论嫉妒”。 ⑨见第11篇“论高位
这 一 类 的 文 章 有 “ 论 殖 民 ” ① 、 “ 论 父 母 与 子 女 ” ② 、 “ 论 建 筑 ” 、 “ 论 园 庭 ” 、 “ 论 请 托 ” 、 “ 论 司 法 ” 、 “ 论 辞 令 ” ③ 、 “ 论 党 派 ” … … 等 皆 是 也 。 第 二 类 的 文 章 是 以 个 人 的 自 身 为 主 题 的 , 内 容 多 是 一 个 人 的 智 力 与 道 德 的 种 种 关 系 。 代 表 这 一 类 的 文 章 是 “ 论 养 生 ” ④ 、 “ 论 学 问 ” 、 “ 论 野 心 ” 、 “ 论 自 谋 ” 、 “ 论 伪 智 ” 、 “ 论 困 厄 ” 、 “ 论 荣 华 与 名 誉 ” 、 ⑤ “ 论 残 疾 ” … … 等 篇 。 第 三 类 的 主 题 是 人 与 上 帝 及 非 感 官 所 及 的 世 界 的 关 系 。 这 一 类 的 文 章 可 以 下 面 几 篇 来 代 表 : “ 论 死 亡 ” ⑥ , “ 论 宗 教 一 统 ” , “ 论 无 神 论 ” , “ 论 迷 信 ” , “ 论 人 性 ” , “ 论 善 ” ⑦ … … 由 培 根 的 文 章 , 我 们 可 以 看 出 来 作 者 至 少 在 理 论 方 面 是 一 个 对 于 道 德 有 极 深 的 崇 敬 的 人 。 若 不 是 这 样 的 一 个 人 , 决 说 不 出 下 面 的 这 几 句 话 来 — — “ 一 个 自 身 无 德 的 人 见 别 人 有 德 必 怀 嫉 妒 。 ” ⑧ “ 行 善 事 的 能 力 是 一 个 人 之 希 冀 的 真 实 合 法 的 目 标 , 因 为 善 意 虽 然 是 上 帝 接 受 的 , 而 对 于 人 则 比 好 梦 好 不 了 多 少 , 除 非 他 是 以 行 为 表 现 出 来 。 ” ⑨ 2 6 培 根 论 说 文 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见 第 1 1 篇 “ 论 高 位 ” 。 见 第 9 篇 “ 论 嫉 妒 ” 。 O f G o o d n e s s , 本 集 第 1 3 篇 。 O f D e a t h , 本 集 第 2 篇 。 O f H o n o u r a n d R e p u t a t i o n , 本 集 第 5 5 篇 。 O f R e g i m e n t o f H e a l t h , 本 集 第 3 0 篇 。 O f D i s c o u r s e , 本 集 第 3 2 篇 。 O f P a r e n t s a n d C h i l d r e n , 本 集 第 7 篇 。 O f P l a n t a t i o n , 本 集 第 3 3 篇
绪论 “过度的求权力的欲望使天使们堕落;过度的求知的欲 望使人类堕落;但是为善的欲望是不会过度的。无论是人 或天使,也不会因为他而冒危险的。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来培根至少在理论方面是一个对正义 公道有甚深的爱慕和崇敬的人。下面的这段话可以为证。 “一个法官的主要任务是除灭暴力与奸诈。”2 “谁也不可以愚蠢的认为公平的法律和真正的治术是 不相侔的,因为这两样东西就好象一个人的精神和筋肉 样,是同时并行的。③ “思想中的疑心就好象鸟中的蝙蝠一样,永远是在黄昏 中飞的。疑心使君王倾向专制,丈夫倾向嫉妒,智者倾向 寡断和忧郁。”④ 最后,培根永远是一个坚持真理神圣的人。无论在科学 的研究或人生的交往上他都是这样主张。譬如他说: “真理为自己的判断者。他的教训是—真理的探求 (就是对真理求爱求婚),真理的认识(就是真理的获得)和 真理的信仰(就是对真理的享用)乃是人性中的最优之 点 “一个人的心智若在仁爱中行动,在天意中休息,在真 ①见第13篇“论善”。 ②见第56篇“论司法” ③同上。 见第31篇“论猜疑 见第1篇“论真理
“ 过 度 的 求 权 力 的 欲 望 使 天 使 们 堕 落 ; 过 度 的 求 知 的 欲 望 使 人 类 堕 落 ; 但 是 为 善 的 欲 望 是 不 会 过 度 的 。 无 论 是 人 或 天 使 , 也 不 会 因 为 他 而 冒 危 险 的 。 ” ① 同 时 我 们 可 以 看 出 来 培 根 至 少 在 理 论 方 面 是 一 个 对 正 义 公 道 有 甚 深 的 爱 慕 和 崇 敬 的 人 。 下 面 的 这 段 话 可 以 为 证 。 “ 一 个 法 官 的 主 要 任 务 是 除 灭 暴 力 与 奸 诈 。 ” ② “ 谁 也 不 可 以 愚 蠢 的 认 为 公 平 的 法 律 和 真 正 的 治 术 是 不 相 侔 的 , 因 为 这 两 样 东 西 就 好 象 一 个 人 的 精 神 和 筋 肉 一 样 , 是 同 时 并 行 的 。 ” ③ “ 思 想 中 的 疑 心 就 好 象 鸟 中 的 蝙 蝠 一 样 , 永 远 是 在 黄 昏 中 飞 的 。 疑 心 使 君 王 倾 向 专 制 , 丈 夫 倾 向 嫉 妒 , 智 者 倾 向 寡 断 和 忧 郁 。 ” ④ 最 后 , 培 根 永 远 是 一 个 坚 持 真 理 神 圣 的 人 。 无 论 在 科 学 的 研 究 或 人 生 的 交 往 上 他 都 是 这 样 主 张 。 譬 如 他 说 : “ 真 理 为 自 己 的 判 断 者 。 他 的 教 训 是 — — 真 理 的 探 求 ( 就 是 对 真 理 求 爱 求 婚 ) , 真 理 的 认 识 ( 就 是 真 理 的 获 得 ) 和 真 理 的 信 仰 ( 就 是 对 真 理 的 享 用 ) 乃 是 人 性 中 的 最 优 之 点 。 ” ⑤ “ 一 个 人 的 心 智 若 在 仁 爱 中 行 动 , 在 天 意 中 休 息 , 在 真 绪 论 2 7 ① ② ③ ④ ⑤ 见 第 1 篇 “ 论 真 理 ” 。 见 第 3 1 篇 “ 论 猜 疑 ” 。 同 上 。 见 第 5 6 篇 “ 论 司 法 ” 。 见 第 1 3 篇 “ 论 善 ”
培根论说文集 理的地轴上旋转,那可谓他已到了地上的天堂了。”0 到了这里我们可与弗兰西斯·培根告别了。假如他没有 留下别的著作而只有一部《论说文集》传世,他也仍然会得 到读者的感谢的。这一般感谢他的读者并不限于他的同国之 人,而是全人类大家都有分。培根值得我们感谢的地方并不 是一时的,而将与时具增,与年俱永。 ①同上。 附注:绪论中所引培根“论说文”之片段,其译文与集中译文稍有出入
理 的 地 轴 上 旋 转 , 那 可 谓 他 已 到 了 地 上 的 天 堂 了 。 ” ① 到 了 这 里 我 们 可 与 弗 兰 西 斯 · 培 根 告 别 了 。 假 如 他 没 有 留 下 别 的 著 作 而 只 有 一 部 《 论 说 文 集 》 传 世 , 他 也 仍 然 会 得 到 读 者 的 感 谢 的 。 这 一 般 感 谢 他 的 读 者 并 不 限 于 他 的 同 国 之 人 , 而 是 全 人 类 大 家 都 有 分 。 培 根 值 得 我 们 感 谢 的 地 方 并 不 是 一 时 的 , 而 将 与 时 具 增 , 与 年 俱 永 。 2 8 培 根 论 说 文 集 ① 同 上 。 附 注 : 绪 论 中 所 引 培 根 “ 论 说 文 ” 之 片 段 , 其 译 文 与 集 中 译 文 稍 有 出 入
书目 培根著作之主要版本 《论说文集》 (E says)初版1597,再版1598,三版1606,五版、 增改本1620 《广学论》 a dv ancement of learning)1605,1629,1633 《古学篇》(拉丁文本) e Scientia v eterum)1609,1617,1633, 《古学篇》sirA.G. Knight译英文本)1619,1658. 《新阿特阑提斯》( Thenew a tlan tis)1660 《新工具》 Novum Organum)1620,1645 《亨利第七本纪》Life of HenryⅦ)1622,1629 《广学论》(拉丁文增大本)① e a ugmentis Scientiarum)1623, 1625,1645 《古今格言》 A pophthegmes, New and old)1624(大英博物院 本1625出版) 《林木篇》( Sylva Sylv arum)(作者殁后由W. Rawley出版)1627, 1635 全集 拉丁本甲: O pera omnia quae extant. Philosophica, Moralia,Po itica, Historia, 1665 拉丁本乙: O pera omnia(附 Rawley著《培根传》,J. Blackbourne
书 目 一 培 根 著 作 之 主 要 版 本 《 论 说 文 集 》 ( E s s a y s ) 初 版 1 5 9 7 , 再 版 1 5 9 8 , 三 版 1 6 0 6 , 五 版 、 增 改 本 1 6 2 0 。 《 广 学 论 》 ( A d v a n c e m e n t o f L e a r n i n g ) 1 6 0 5 , 1 6 2 9 , 1 6 3 3 . 《 古 学 篇 》 ( 拉 丁 文 本 ) ( D e S c i e n t i a V e t e r u m ) 1 6 0 9 , 1 6 1 7 , 1 6 3 3 , 1 6 3 4 . 《 古 学 篇 》 ( S i r A . G . K n i g h t 译 英 文 本 ) 1 6 1 9 , 1 6 5 8 . 《 新 阿 特 阑 提 斯 》 ( T h e N e w A t l a n t i s ) 1 6 6 0 . 《 新 工 具 》 ( N o v u m O r g a n u m ) 1 6 2 0 , 1 6 4 5 . 《 亨 利 第 七 本 纪 》 ( L i f e o f H e n r y Ⅶ ) 1 6 2 2 , 1 6 2 9 . 《 广 学 论 》 ( 拉 丁 文 增 大 本 ) ( D e A u g m e n t i s S c i e n t i a r u m ) 1 6 2 3 , 1 6 2 5 , 1 6 4 5 . 《 古 今 格 言 》 ( A p o p h t h e g m e s , N e w a n d O l d ) 1 6 2 4 ( 大 英 博 物 院 本 1 6 2 5 出 版 ) . 《 林 木 篇 》 ( S y l v a S y l v a r u m ) ( 作 者 殁 后 由 W . R a w l e y 出 版 ) 1 6 2 7 , 1 6 3 5 . 二 全 集 拉 丁 本 甲 : O p e r a o m n i a q u a e e x t a n t . P h i l o s o p h i c a , M o r a l i a , P o - l i t i c a , H i s t o r i a , 1 6 6 5 . 拉 丁 本 乙 : O p e r a o m n i a ( 附 R a w l e y 著 《 培 根 传 》 , J . B l a c k b o u r n e
培根论说文集 编辑),1730 英文本甲: Bacon' s Works(附传, Mallet编辑),1740,1753 英文本乙: Bacon’ s Works M ontagu编辑),共17卷,1825 1826 英文本丙: Bacon' sWorks r. Stephens与J. Locker原辑。二 氏殁后T. Birch续编),共5卷,1765 英文本丁: Bacon’ s Works c. Spedding.R.L.Eli,D.D Heath编),共14卷,18571874(此案为权威本) 论说文集通行本 Bacon’ s Essays.W. A ldis w right编, Macmillan公司出版 Bacon’ s Essay s. Samuel h. Reynolds编, Clarendon Press出版 此本较精确) Bacon’ s Essays. Edwin a. A bbot编, Longmans出版 Bacon’ S Essays. Richard W hately编, Longmans出版 Bacon' s Essays. M elville B. Anderson编, McClary出版 Bacon’ s Essays.F.G. Selby编, Macmillan出版(译本据 Bacon'’ s Essays.H. Morley编, Routledge出版 Bacon’ s Essays. Ernest Rhys编,J.M.Dent出版。 (Everyman s Library, No. 10) Bacon’ s Essays. G eorge Herbert. Clarke编, Macmillan出版 四重要参考书 甲传记 Frrington, Benjamin: Francis Bacon. Henry Schuman New Y ork
编 辑 ) , 1 7 3 0 . 英 文 本 甲 : B a c o n ’ s W o r k s ( 附 传 , M a l e t 编 辑 ) , 1 7 4 0 , 1 7 5 3 . 英 文 本 乙 : B a c o n ’ s W o r k s ( M o n t a g u 编 辑 ) , 共 1 7 卷 , 1 8 2 5 — 1 8 2 6 . 英 文 本 丙 : B a c o n ’ s W o r k s ( R . S t e p h e n s 与 J . L o c k e r 原 辑 。 二 氏 殁 后 T . B i r c h 续 编 ) , 共 5 卷 , 1 7 6 5 . 英 文 本 丁 : B a c o n ’ s W o r k s ( J . S p e d d i n g . R . L . E l i s , D . D . H e a t h 编 ) , 共 1 4 卷 , 1 8 5 7 — 1 8 7 4 ( 此 案 为 权 威 本 ) . 三 论 说 文 集 通 行 本 B a c o n ’ s E s s a y s . W . A l d i s W r i g h t 编 , M a c m i l a n 公 司 出 版 . B a c o n ’ s E s s a y s . S a m u e l H . R e y n o l d s 编 , C l a r e n d o n P r e s s 出 版 ( 此 本 较 精 确 ) . B a c o n ’ s E s s a y s . E d w i n A . A b b o t 编 , L o n g m a n s 出 版 . B a c o n ’ s E s s a y s . R i c h a r d W h a t e l y 编 , L o n g m a n s 出 版 . B a c o n ’ s E s s a y s . M e l v i l e B . A n d e r s o n 编 , M c C l u r y 出 版 . B a c o n ’ s E s s a y s . F . G . S e l b y 编 , M a c m i l a n 出 版 ( 译 本 据 此 ) . B a c o n ’ s E s s a y s . H . M o r l e y 编 , R o u t l e d g e 出 版 . B a c o n ’ s E s s a y s . E r n e s t R h y s 编 , J . M . D e n t 出 版 。 ( E v e r y m a n ’ s L i b r a r y , N o . 1 0 ) . B a c o n ’ s E s s a y s . G e o r g e H e r b e r t . C l a r k e 编 , M a c m i l a n 出 版 。 四 重 要 参 考 书 甲 传 记 F r r i n g t o n , B e n j a m i n : F r a n c i s B a c o n . H e n r y S c h u m a n N e w Y o r k , 3 0 培 根 论 说 文 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