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2纳米科技发展史 1.2.2纳米科技历史重大事件 1、纳米概念的提出 1905年春,爱因斯坦估计出一 个糖分子的直径约为1纳米。当提交 论文时,因为论文过短而被拒绝, 他只好加了些段落。 195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 理学家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作报告: “倘若我们能按意愿操纵一个个原子, 将会出现什么奇迹?..现在我们还没 有走到这一步,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在 这方面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1905年春,爱因斯坦估计出一 个糖分子的直径约为1纳米。当提交 论文时,因为论文过短而被拒绝, 他只好加了些段落。 195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 理学家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作报告: “倘若我们能按意愿操纵一个个原子, 将会出现什么奇迹?……现在我们还没 有走到这一步,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在 这方面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 1.2.2 纳米科技历史重大事件 1、纳米概念的提出 1.2 纳米科技发展史
上降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2纳米科技发展史 费曼的赏金 我可不希望这个 奖要等太长的时 间才发得出 去。。。 (1)谁第一个能把一页书的信息都纪录到页面的两 万五千分之一上,赏1000美元; (2)谁第一个能在0.06毫米大小的空间里,造出一 台能通电转动的电动机,也赏1000美元
(1)谁第一个能把一页书的信息都纪录到页面的两 万五千分之一上,赏1000美元; (2)谁第一个能在0.06毫米大小的空间里,造出一 台能通电转动的电动机,也赏1000美元。 我可不希望这个 奖要等太长的时 间才发得出 去。。。 费曼的赏金 1.2 纳米科技发展史
上降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2纳米科技发展史 1982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苏黎世实验室的 葛·宾尼(Gerd Binnig)博士和海·罗雷尔(Heinrich Rohrer)博士共同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新型的表面 分析仪器一一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简称STM)。 STM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20世纪 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并于1986年获得Nobel物理学奖
1982 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苏黎世实验室的 葛·宾尼(Gerd Binnig)博士和海·罗雷尔(Heinrich Rohrer)博士共同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新型的表面 分析仪器— — 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简称STM)。 STM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20世纪 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并于1986年获得Nobel物理学奖 1.2 纳米科技发展史
上浒充通大学 SHANGHAI JLAO TONG UNIVERSITY 1.2纳米科技发展史 STM特点: 极高的分辨率: 平行方向达0.04nm 垂直方向达0.01nm ·STM能以原子级空间分辨率来观察测试物质的表面原子或分子 的几何分布和密度分布,确定物理局域光、电、磁、热和机械 特性。 ·直接观察到材料表面的单个原子和原子在表面上的三维结构图 像。 冬在观察材料表面原子结构的同时得到材料表面的扫描隧道谱, 从而研究材料表面化学结构和电子状态。 在多种环境中进行工作,温度可以从绝对零度到上千摄氏度
平行方向达0.04nm 垂直方向达0.01nm 极高的分辨率: v STM能以原子级空间分辨率来观察测试物质的表面原子或分子 的几何分布和密度分布,确定物理局域光、电、磁、热和机械 特性。 v 直接观察到材料表面的单个原子和原子在表面上的三维结构图 像。 v 在观察材料表面原子结构的同时得到材料表面的扫描隧道谱, 从而研究材料表面化学结构和电子状态。 v 在多种环境中进行工作,温度可以从绝对零度到上千摄氏度。 STM特点: 1.2 纳米科技发展史
上浒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2纳米科技发展史 1988年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的艾格勒在镍 金属(110)表面用35个氙原子排出“BM字样。 低温(4.2K)条件下用STM移动吸附在Ni(110)表面上的Xe原子
1988年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的艾格勒在镍 金属(110)表面用35个氙原子排出“IBM”字样。 低温(4.2K)条件下用STM移动吸附在Ni(110)表面上的Xe原子 1.2 纳米科技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