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应用: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风疹瘙痒;风痹;破伤风 用量用法:3-10克
防 风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应用: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风疹瘙痒;风痹;破伤风 用量用法:3---10克
羌活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应用:风寒表证;痹证; 用量用法:3-10克
羌 活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应用:风寒表证;痹证; 用量用法:3-10克
细辛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 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应用:风寒表证;痹证;止痛 用量用法:1-3克 反藜芦
细 辛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 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应用:风寒表证;痹证;止痛 用量用法:1---3克 反藜芦
白芷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解表,止痛,祛风盛湿,消肿排脓。 应用 风寒表证; 头痛;鼻渊; 带下; 皮肤瘙痒 疮疡肿毒 用量用法:3-10克
白 芷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解表,止痛,祛风盛湿,消肿排脓。 应用: 风寒表证 ; 头痛;鼻渊; 带下; 皮肤瘙痒 疮疡肿毒 用量用法:3---10克
四、常见证型治要 (一)风寒束表证 临床表现:恶寒甚、或有发热,无汗、头 身疼痛、或鼻塞留清涕、气喘 苔薄白,脉浮紧。 治疗方法:发表散寒 代表方剂:麻黄汤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四、常见证型治要 (一)风寒束表证 临床表现:恶寒甚、或有发热,无汗、头 身疼痛、或鼻塞留清涕、气喘 苔薄白,脉浮紧。 治疗方法:发表散寒。 代表方剂:麻黄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