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KDH高考导航 2011年高考重庆卷) 阅渎下文,完成第14~17题。 论诚意 朱自清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丛前论人的诚伪, 半是教 养;品性的表现出于百然,是整个九的为人 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 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 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 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
• (2011年高考重庆卷) • 阅渎下文,完成第14~17题。 • 论诚意 • 朱自清 •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 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 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 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 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 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 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 间
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 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还有一层,这些 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 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庋。态度不一定 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 的时侯,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 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 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 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 容许
• 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 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还有一层,这些 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 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 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 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 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 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 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 容许
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 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 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 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 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 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 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 得,但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 贤总是很少的
• 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 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 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 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 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 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 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 得,但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 贤总是很少的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 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 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 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 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 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 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 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 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分,不 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 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 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 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 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 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 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 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 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分,不 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 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 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 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 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 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 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 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 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 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 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 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 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 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 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 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 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 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 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 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 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