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试卷 第卷(选择题共21分】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最初是从“日中为市”的集市贸易开始的。由于受传统势力“重 农抑商”的影响,商人在土农工商的“四民”中,被排在末位,且一旦从商,则不可仕宦为 吏。福建远离中原文化区,受此风气的影响较小,加之人多地少,物产丰富,人们除了依靠 当地自然资源赖以生存外,还可以就地取材,经营土特产品,増加收λ,于是“商能致富ˆ 商胜于工、商胜于农”的思想深入人心。商人们以他们的聪明和才智赢得独特的社会地位, 不仅从商还可以为官,这使中原贬抑商人的传统制度和观念受到冲击。早在闽国时期,统治 者就对商人刮目相看,《福建古代经济史》载:“闽商借雄厚实力,参与和介入闽国的政 治活动和政治斗争。闽国统治者常有借助闽商之力;沟通与五代中原王朝的往来,甚至以闽 商′作为闽国的使者而举表称藩于五代。闽商人林仁翰、林灵仙曾孙,后事闽王王延羲, 曾谋求市舶司之官。” 宋元时期,在中国外销产品中,大量的茶叶和瓷器出自福建。闽北的建阳是当时全国印 刷出版业的中心。泉州是世界最大的五个城市之一,刺桐港是当时全国知名的通商口岸,是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源地。其中,泉州蒲氏家族长于海外贸易,拥有大量船舶,甚至 拥有私人军队,南宋朝廷干脆任命蒲寿庚为提单市舶,掌管泉州财政大权;元初,蒲寿庚又 被授官闽广都兵马招讨使、福建行省参知政事,累官至江淮等处行省中书左丞兼泉州分省平 章政事。蒲氏亦官亦商,进一步扩大其商业领域,拥有80艘海船,成为地方第-大势力 明清时期,福建的航海业及对外贸易十分发达。郑和下西洋六次从福州长乐出发,其海船和 船员也都主要来自福建。此时闽商进入了鼎盛时期,以海商为主,闽商控制我国东南沿海商
2008 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卷 第 I 卷(选择题共 21 分) 一、(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最初是从“日中为市”的集市贸易开始的。由于受传统势力“重 农抑商”的影响,商人在士农工商的“四民”中,被排在末位,且一旦从商,则不可仕宦为 吏。福建远离中原文化区,受此风气的影响较小,加之人多地少,物产丰富,人们除了依靠 当地自然资源赖以生存外,还可以就地取材,经营土特产品,增加收入,于是“商能致富”、 “商胜于工、商胜于农”的思想深入人心。商人们以他们的聪明和才智赢得独特的社会地位, 不仅从商还可以为官,这使中原贬抑商人的传统制度和观念受到冲击。早在闽国时期,统治 者就对商人刮目相看,《福建古代经济史》载:“‘闽商’借雄厚实力,参与和介入闽国的政 治活动和政治斗争。闽国统治者常有借助闽商之力,沟通与五代中原王朝的往来,甚至以‘闽 商’作为闽国的使者而‘举表称藩’于五代。闽商人林仁翰、林灵仙曾孙,后事闽王王延羲, 曾谋求市舶司之官。” 宋元时期,在中国外销产品中,大量的茶叶和瓷器出自福建。闽北的建阳是当时全国印 刷出版业的中心。泉州是世界最大的五个城市之一,刺桐港是当时全国知名的通商口岸,是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源地。其中,泉州蒲氏家族长于海外贸易,拥有大量船舶,甚至 拥有私人军队,南宋朝廷干脆任命蒲寿庚为提单市舶,掌管泉州财政大权;元初,蒲寿庚又 被授官闽广都兵马招讨使、福建行省参知政事,累官至江淮等处行省中书左丞兼泉州分省平 章政事。蒲氏亦官亦商,进一步扩大其商业领域,拥有 80 艘海船,成为地方第一大势力。 明清时期,福建的航海业及对外贸易十分发达。郑和下西洋六次从福州长乐出发,其海船和 船员也都主要来自福建。此时闽商进入了鼎盛时期,以海商为主,闽商控制我国东南沿海商
业,还控制了全国纸业,并大量进入內地经商。这一时期,一些大商人集团由于得到地方势 力和乡族势力的支持,成为左右地方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即使在清初实行禁海令时,闽商航 运业的老大位置被粤商、浙商取代,但在国內闽商衰微的同时,不少福建人移居海外,通过 打拼,涌现了像陈嘉庚、胡文虎、林绍良、郭鹤年等-大批闽籍巨商,成为世界风云人物。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闽商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这些通过开荒、种植、打工赚取资本发家 致富的闽商,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闽商在省外投资兴业以“诚"、“信”经营。 确立了形象,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也给企业带来了商机 1.下列对闽商的评述不符合上文意思的一项是 A.闽国时期,闽商参与和介入当时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斗争,一些商人不仅从商还可为 官 B.宋元时期,闽商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海外贸易,大量出自福建的茶叶和瓷器 销往国外。 C.明清时期,闽商进人鼎盛时期,以海商为主的闽商控制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商业,成 为国内第一大商帮 D.19世纪后半期,闽商又凭借他们爱拼会贏的精神,在全国各地投资兴业,诚信经营, 成为当今最活跃的商群之一 2.下列引用的其他论述与上文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在今天的福建版图上设置了闽中郡,“闽”归人中华民族大家 庭,福建文化一直是中国主流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福建文化却是这一主流文化中的某 种异质、某个另类。 B.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说:“西方文明是蓝色的海洋文化,而东方文明是土黄 色的内陆文化”。海洋文化被黑格尔当作区别中西方文明的一道界限 C.闽人的迁流性格,最初缘自秦汉以来的移民传统。福建自古是个典型的移民社会, 福建现有的大部分居民,源于汉唐以来北方汉人的南迁。 D.“多山滨海”的特殊生存空间,使福建在漫长的历史中打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 “多山”,提供了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生存方式的多样性;“滨海”,使福建人因开放而善于 吸纳,因冒险而勇闯世界,因前卫而敢为天下先。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由于月球比地球稳定得多,并拥有弱重力、高洁净的特殊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因而还 可作为制备一些昂贵生物制品与特殊材料等的理想场所,以及深空探测的前.肖或中转站
业,还控制了全国纸业,并大量进入內地经商。这一时期,一些大商人集团由于得到地方势 力和乡族势力的支持,成为左右地方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即使在清初实行禁海令时,闽商航 运业的老大位置被粤商、浙商取代,但在国內闽商衰微的同时,不少福建人移居海外,通过 打拼,涌现了像陈嘉庚、胡文虎、林绍良、郭鹤年等一大批闽籍巨商,成为世界风云人物。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闽商崛起于 19 世纪后半期。这些通过开荒、种植、打工赚取资本发家 致富的闽商,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闽商在省外投资兴业以“诚”、“信”经营。 确立了形象,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也给企业带来了商机。 1.下列对闽商的评述不符合上文意思的一项是 A.闽国时期,闽商参与和介入当时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斗争,一些商人不仅从商还可为 官。 B.宋元时期,闽商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海外贸易,大量出自福建的茶叶和瓷器 销往国外。 C.明清时期,闽商进人鼎盛时期,以海商为主的闽商控制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商业,成 为国内第一大商帮。 D.19 世纪后半期,闽商又凭借他们爱拼会赢的精神,在全国各地投资兴业,诚信经营, 成为当今最活跃的商群之一。 2.下列引用的其他论述与上文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在今天的福建版图上设置了闽中郡,“闽”归人中华民族大家 庭,福建文化一直是中国主流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福建文化却是这一主流文化中的某 种异质、某个另类。 B.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说:“西方文明是蓝色的海洋文化,而东方文明是土黄 色的内陆文化”。海洋文化被黑格尔当作区别中西方文明的一道界限。 C.闽人的迁流性格,最初缘自秦汉以来的移民传统。福建自古是个典型的移民社会, 福建现有的大部分居民,源于汉唐以来北方汉人的南迁。 D.“多山滨海”的特殊生存空间,使福建在漫长的历史中打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 “多山”,提供了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生存方式的多样性;“滨海”,使福建人因开放而善于 吸纳,因冒险而勇闯世界,因前卫而敢为天下先。 二、(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4 题。 由于月球比地球稳定得多,并拥有弱重力、高洁净的特殊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因而还 可作为制备一些昂贵生物制品与特殊材料等的理想场所,以及深空探测的前.肖或中转站
航天器只需用很小的推力即很少的火箭燃料和很低的成本就能摆脱月球的引力前往别的星 球。 随着月球资源利用能力的提高,人们将利用月球资源在月面上建立火箭燃料加工厂,或 者建立—个“加油站”,这可大大降低航天运输的费用,使载人航天飞行更经济和更方便。 美国的“太空探索构想”就是先到达月球,然后再飞往火星。月球基地将成为人类飞向火星、 开展深空探测和探索太阳系的一个天然航天港。 月球不仅将成为丰足的能源基地,而且还是十分理想的空间天文台。除了科硏和商业用 途之外,在月球上还可建立武器试验场、军用火箭燃料库和导弹发射基地,打击地球上任何 敌对的军事目标而不用担心会受到敌人的攻击美国很早就想通过控制月球来控制地球了。 21世纪的最终目标是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载人基地,开发和利用月球的资源、能源和特殊 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总的步骤为探月、登月和驻月,即实现“探、登、 驻”的目标。在月球上建设规模庞大的基地,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新工程,需要花费巨大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在建设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发射月球探测器对月球进 行全面探测,以选择好月球基地的地址;还要硏制充当开路先锋的月球机器人等,为人类重 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及载人火星航行开道铺路 月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月球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它将为全人类带来幸福。正如第 二个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奥尔德林所说:“对于那些在悠悠转动的地球上仰望夜空的人, 月亮都匀洒银光,绝不厚此薄彼。因此,我们希望,太空探索的成果也将由大家分享,从而 给整个人类带来和谐的影响。” 3.下列不属于人类探索月球目的的一项是 A.了解月球,发展航天工程技术,带动一些高新技术的进步 B.瞄准了月球上的丰富资源和能源,准备开展大规模开发 C.以月球为基地,为载人登火星,开展深空探测和探索太阳系做准备 D.分享太空探索的成果,从而给整个人类带来和谐的影响
航天器只需用很小的推力,即很少的火箭燃料和很低的成本就能摆脱月球的引力前往别的星 球。 随着月球资源利用能力的提高,人们将利用月球资源在月面上建立火箭燃料加工厂,或 者建立一个“加油站”,这可大大降低航天运输的费用,使载人航天飞行更经济和更方便。 美国的“太空探索构想”就是先到达月球,然后再飞往火星。月球基地将成为人类飞向火星、 开展深空探测和探索太阳系的一个天然航天港。 月球不仅将成为丰足的能源基地,而且还是十分理想的空间天文台。除了科研和商业用 途之外,在月球上还可建立武器试验场、军用火箭燃料库和导弹发射基地,打击地球上任何 敌对的军事目标,而不用担心会受到敌人的攻击,美国很早就想通过控制月球来控制地球了。 21 世纪的最终目标是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载人基地,开发和利用月球的资源、能源和特殊 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总的步骤为探月、登月和驻月,即实现“探、登、 驻”的目标。在月球上建设规模庞大的基地,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新工程,需要花费巨大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在建设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发射月球探测器对月球进 行全面探测,以选择好月球基地的地址;还要研制充当开路先锋的月球机器人等,为人类重 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及载人火星航行开道铺路。 月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月球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它将为全人类带来幸福。正如第 二个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奥尔德林所说:“对于那些在悠悠转动的地球上仰望夜空的人, 月亮都匀洒银光,绝不厚此薄彼。因此,我们希望,太空探索的成果也将由大家分享,从而 给整个人类带来和谐的影响。” 3.下列不属于人类探索月球目的的一项是 A.了解月球,发展航天工程技术,带动一些高新技术的进步。 B.瞄准了月球上的丰富资源和能源,准备开展大规模开发。 C.以月球为基地,为载人登火星,开展深空探测和探索太阳系做准备。 D.分享太空探索的成果,从而给整个人类带来和谐的影响
4.下列说法不同于上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月球的弱重力,使以月球为中转站的深空探测的航天器所用的火箭燃料大大减少。 B.月球的自然环境高度洁净,是制备一些昂贵生物制品的理想场所。 C.在月球上建立的导弹发射基地,可打击地球上任何敌对的军事目标,而不用担心会受 到敌人的攻击 D.发射绕月探测器,研制月球机器人,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等,是为人类的登月所做的 准备工作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 小斋,号日‘市隐’,往来大夫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 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 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 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 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 乎?今夫乾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疊足以登垄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 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日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 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 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 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 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小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
4.下列说法不同于上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月球的弱重力,使以月球为中转站的深空探测的航天器所用的火箭燃料大大减少。 B.月球的自然环境高度洁净,是制备一些昂贵生物制品的理想场所。 C.在月球上建立的导弹发射基地,可打击地球上任何敌对的军事目标,而不用担心会受 到敌人的攻击。 D.发射绕月探测器,研制月球机器人,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等,是为人类的登月所做的 准备工作。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7 题。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 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 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 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 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 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 乎?今夫乾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垄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 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 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 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 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 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小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
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 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 贞祐丙子年十二月,河东元某记。 5.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于娄公所舍:留宿 B.今夫乾没氏之属属:类 C.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终:结束 D.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爱:吝惜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夫隐,自闭之义也 B.今为小女子所知 均之二策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君其以我故为之 D.君其以我故为之 其闻道也先乎吾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适当的一项是 A.文章从作者的一位姓李的朋友,代娄公求作者为娄公的“市隐斋”写一篇记为开端, 借此引出作者对隐士的看法和对娄公的评价 B.作者认为,所谓“隐”,就是与世隔绝,任何地方任何行业都可以作为隐居之所,不 定要到深山之中,蓬蒿之下,才算是隐居。 C.作者认为能初步懂得大道,为了不接触贪欲,使自己的心不乱,所以以隐居山林为 小隐:而能做到把握操守,不被外物诱惑,喧寂两忘,所以以隐居朝市为大隐。作者进而强 调隐居在朝市的人一定是大隐 D.文章最后引用的韩伯休的故事旨在说明真正的隐士就不需要文饰,不需要求得显贵 言下之意,娄公的“隐”,不是真正的隐士:而士大夫喜欢娄公,是硬要为他写诗文而扬自 己的名 第Ⅱ卷(共129分 四、(32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①。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 ②,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⑥。王命相者趋射之④,狙执死⑤。王顾谓其友颜不疑 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⑥,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顷 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①,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庄子徐无鬼》
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 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 贞祐丙子年十二月,河东元某记。 5.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于娄公所 舍:留宿 B.今夫乾没氏之属 属:类 C.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 终:结束 D.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 爱:吝惜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夫隐,自闭之义也 B.今为小女子所知 均之二策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C.君其以我故为之 D.君其以我故为之 其闻道也先乎吾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适当的一项是 A.文章从作者的一位姓李的朋友,代娄公求作者为娄公的“市隐斋”写一篇记为开端, 借此引出作者对隐士的看法和对娄公的评价。 B.作者认为,所谓“隐”,就是与世隔绝,任何地方任何行业都可以作为隐居之所,不 一定要到深山之中,蓬蒿之下,才算是隐居。 C.作者认为能初步懂得大道,为了不接触贪欲,使自己的心不乱,所以以隐居山林为 小隐;而能做到把握操守,不被外物诱惑,喧寂两忘,所以以隐居朝市为大隐。作者进而强 调隐居在朝市的人一定是大隐。 D.文章最后引用的韩伯休的故事旨在说明真正的隐士就不需要文饰,不需要求得显贵。 言下之意,娄公的“隐”,不是真正的隐士;而士大夫喜欢娄公,是硬要为他写诗文而扬自 己的名。 第Ⅱ卷(共 129 分) 四、(32 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 分)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①。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 ②,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③。王命相者趋射之④,狙执死⑤。王顾谓其友颜不疑 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⑥,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颜 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①,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 《庄子•徐无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