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豆类蔬菜设施栽培 豆类蔬菜共同特征: ①均为直根系,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氨形成氮素物质,以供植物营养并增加士壤肥力, ②根系再生能力弱 ,宜直播或护根育苗 ③要求土壤排水和通气性良好,不耐盐碱, ④忌连作,宜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 ⑤多为短日照植物,喜温暖,不耐寒。 ⑥均为蝶形花冠,多为自花授粉,留种容易。 菜豆设施栽培 菜豆, 别名四季豆、芸豆等,豆科菜豆属一年生蔬菜,原产中南美洲,6世纪传入中国,我国南北 各地普遍栽培。 菜豆主要以嫩荚为食,营养丰富,嫩荚中含6%蛋白质及丰富的赖氨酸、精氨酸,还含有丰富的维 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和糖等,是设施栽培中的重要蔬菜类型。 品种类型 1.蔓生 又称"架豆",主蔓长达2~3m,节间长,攀缘生长,属无限生长类型。每茎节腋芽均可抽生侧枝 或花序,成熟较迟,产量高,品质好,主栽品种。 2.矮生型 又称"地豆或蹲豆 。植株矮生直立,株高40~60 m。 主茎长至4~8节时顶芽形成花芽封顶,从 各叶腋发生若干侧枝,侧枝生长数节后,顶芽亦形成花芽封顶。成熟早,产量低,品质差。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11根 根系较发达,主根深达80cm以上,根群多分布在15~30cm耕层中。根系易老化,再生能力弱。 1.2茎叶 茎分蔓生和矮生两类,分枝力和缠绕力强。初生真叶为单叶对性,以后真叶为三出复叶互生,具长 叶柄.叶面和叶柄有茸手 1.3花 蝶形花 总状花序 花梗着生于叶腋或茎顶端。花色有白、黄、红、紫等多种。菜豆的大量花芽变 成潜伏芽或在开放时脱落,结荚率相当低。 1.4.果 果,圆柱形或扁圆柱形,全直或稍弯曲。嫩英绿、淡绿、紫红或紫红花斑等。 肾形 种皮颜色有黑、白、红、黄、褐和花斑等,千粒重300g~700g。 2.生长发育周期 发芽期:种子萌动-第一对真叶出现,10d-14d。 幼苗期:第一对填叶出现一4~5片真叶,需20d~25d。 抽蔓期:4~5片真叶-开花,需10d15d 开花结荚期 矮生种播种后30d~40d进入开花结荚期,历时20d~30d: 蔓生种播种后50d~70d进入开花结荚期,历时45d~70d.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 发芽最适温度:20-25℃ 幼苗生长发育最适温度:18~20℃。 开花结结荚最适温度:18~25℃。 (2)光照 喜光,弱光下生长不良;多数品种属日中性 (3)水
第一节 豆类蔬菜设施栽培 豆类蔬菜共同特征: ① 均为直根系,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形成氮素物质,以供植物营养并增加土壤肥力。 ② 根系再生能力弱,宜直播或护根育苗。 ③ 要求土壤排水和通气性良好,不耐盐碱。 ④ 忌连作,宜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 ⑤ 多为短日照植物,喜温暖,不耐寒。 ⑥ 均为蝶形花冠,多为自花授粉,留种容易。 一、 菜豆设施栽培 菜豆,别名四季豆、芸豆等,豆科菜豆属一年生蔬菜,原产中南美洲,16世纪传入中国,我国南北 各地普遍栽培。 菜豆主要以嫩荚为食,营养丰富,嫩荚中含6%蛋白质及丰富的赖氨酸、精氨酸,还含有丰富的维 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和糖等,是设施栽培中的重要蔬菜类型。 (一)品种类型 1. 蔓生型 又称"架豆",主蔓长达2~3m,节间长,攀缘生长,属无限生长类型。每茎节腋芽均可抽生侧枝 或花序,成熟较迟,产量高,品质好,主栽品种。 2. 矮生型 又称"地豆"或"蹲豆"。植株矮生直立,株高40~60cm。主茎长至4~8节时顶芽形成花芽封顶,从 各叶腋发生若干侧枝,侧枝生长数节后,顶芽亦形成花芽封顶。成熟早,产量低,品质差。 (二)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1.1 根 根系较发达,主根深达80cm以上,根群多分布在15~30cm耕层中。根系易老化,再生能力弱。 1.2 茎叶 茎分蔓生和矮生两类,分枝力和缠绕力强。初生真叶为单叶对生,以后真叶为三出复叶互生,具长 叶柄,叶面和叶柄有茸毛。 1.3 花 蝶形花、总状花序,花梗着生于叶腋或茎顶端。花色有白、黄、红、紫等多种。菜豆的大量花芽变 成潜伏芽或在开放时脱落,结荚率相当低。 1.4. 果 荚果,圆柱形或扁圆柱形,全直或稍弯曲。嫩荚绿、淡绿、紫红或紫红花斑等。 1.5 种子 肾形,种皮颜色有黑、白、红、黄、褐和花斑等,千粒重300g ~700g。 2. 生长发育周期 发芽期:种子萌动—第一对真叶出现,10d~14d。 幼苗期:第一对真叶出现—4~5片真叶,需20d~25d。 抽蔓期:4~5片真叶—开花,需10d~15d。 开花结荚期: 矮生种播种后30d~40d进入开花结荚期,历时20d~30d; 蔓生种播种后50d~70d进入开花结荚期,历时45d~70d。 3.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 温度 发芽最适温度:20~25℃。 幼苗生长发育最适温度:18~20℃。 开花结结荚最适温度:18~25℃。 (2)光照 喜光,弱光下生长不良;多数品种属日中性。 (3)水
耐旱力较强,适宜土壤湿度为60%~70%,空气相对湿度为50%~75%。 (4)▣ 喜土层深厚 有机质丰富、疏松透气土壤,以利根瘤繁殖和寄生 适宜土壤pH6.2~7.0。 喜钾、氨肥,磷、钙肥次之。对氯离子反应敏感,而硼和钼对菜豆生育和根瘤菌活动有良好作用。 (三)栽培季节与茬次安排 (四)日光温室早春茬菜豆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春茬:早熟、耐寒 一矮生型。 如农友早生、日本花皮豆、特嫩1号、超长四季豆等。 秋茬和秋冬茬:耐热、优质、抗病 一蔓生型 如绿龙、泰国架豆王、芸丰、超长四季豆、老来少等。 2音苗 (1)苗床准备 温室内设置苗床,电热温床;育苗用的营养土宜选用大田土,土中切忌加化肥和农家肥,否则易 发生烂种;营养钵直播。 (2)种子处理 用种量:育苗每667m2时需种子5000g~6000g(定植密度7500~9000株/667m2) 播前处理: 晒种1d2d;种子药剂消毒;根瘤菌拌种。 (3)苗期管理 温度:出苗前约25℃;出苗后降至15℃~20C/10℃~15℃;第1真叶展开后20℃~25℃/15℃~18℃; 定植前1周降温炼苗15℃-20C/10℃。 光照:苗期尽可能改善光照条件 水分:幼苗较耐旱 ,在底水充足的前提下,定植前一般不再浇水。 3.整地定植 (1)整地施肥 施基肥→深翻→起垄→覆膜 每亩施充分腐熟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50kg,草木灰100kg或硫酸钾20kg,肥料2/3撒施,1/3集 中施于垄下。 (2)定植 开穴→浇定植水→摆苗一→封埯 蔓生种穴距25cm。矮生种穴距33cm 4.定植后管理 4.1温光调节 定植后:闭棚升温,25一30℃/20~25℃。 缓苗后:通风降温、20-25C/15℃。 开花期:日温22~25℃,棚外最低温度达13℃以上时昼夜通风。 清洁棚膜, 增加光照。 4.2水肥管理 缓苗后每亩追施15kg尿素: 开花结荚前,适当控水蹲苗,如干旱则浇小水。浇水的原则是浇荚不浇花。 第1花序豆荚开始伸长时,随水追施复合肥,每次每亩15~20kg 开花结荚期10d浇1次水,隔1水追1肥,浇水后注意通风排湿 4.3植株调整 主蔓长至30cm时,需吊绳引蔓。 现蕾开花前,第1花序以下侧技T草,中部枝3050c时商小 主接近棚顶时落 结荚后期, 剪除老蔓和病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侧枝再生和潜伏芽开花结荚。 4.4防落保荚 菜豆花芽量较大,但正常开放花数仅占20%~30%,能结英的花又仅占开放花的20%~30%,结英率
耐旱力较强,适宜土壤湿度为60%~70%,空气相对湿度为50%~75%。 (4)肥 喜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疏松透气土壤,以利根瘤繁殖和寄生。适宜土壤pH6.2~7.0。 喜钾、氮肥,磷、钙肥次之。对氯离子反应敏感,而硼和钼对菜豆生育和根瘤菌活动有良好作用。 (三)栽培季节与茬次安排 (四)日光温室早春茬菜豆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春茬:早熟、耐寒——矮生型。 如农友早生、日本花皮豆、特嫩1号、超长四季豆等。 秋茬和秋冬茬:耐热、优质、抗病——蔓生型 如绿龙、泰国架豆王、芸丰、超长四季豆、老来少等。 2. 育苗 (1)苗床准备 温室内设置苗床,电热温床;育苗用的营养土宜选用大田土,土中切忌加化肥和农家肥,否则易 发生烂种;营养钵直播。 (2)种子处理 用种量:育苗每667m2时需种子5000g~6000g(定植密度7500~9000株/667m2)。 播前处理: 晒种1d~2d; 种子药剂消毒;根瘤菌拌种。 (3)苗期管理 温度:出苗前约25℃;出苗后降至15℃~20℃/10℃~15℃;第1真叶展开后20℃~25℃/15℃~18℃; 定植前1周降温炼苗15℃~20℃/10℃。 光照:苗期尽可能改善光照条件。 水分:幼苗较耐旱,在底水充足的前提下,定植前一般不再浇水。 3. 整地定植 (1)整地施肥 施基肥→深翻→起垄→覆膜。 每亩施充分腐熟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50kg,草木灰100kg或硫酸钾20kg,肥料2/3撒施,1/3集 中施于垄下。 (2) 定植 开穴→浇定植水→ 摆苗→封埯 蔓生种穴距25cm。矮生种穴距33cm。 4. 定植后管理 4.1 温光调节 定植后:闭棚升温,25~30℃/20~25℃。 缓苗后:通风降温、20~25℃/15℃。 开花期:日温22~25℃,棚外最低温度达13℃以上时昼夜通风。 清洁棚膜,增加光照。。 4.2水肥管理 缓苗后每亩追施15kg尿素; 开花结荚前,适当控水蹲苗,如干旱则浇小水。浇水的原则是浇荚不浇花。 第1花序豆荚开始伸长时,随水追施复合肥,每次每亩15~20kg。 开花结荚期10d浇1次水,隔1水追1肥,浇水后注意通风排湿。 4.3 植株调整 主蔓长至30cm时,需吊绳引蔓。 现蕾开花前,第1花序以下侧枝打掉,中部侧枝30~50cm时摘心。 主蔓接近棚顶时落蔓。 结荚后期,剪除老蔓和病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侧枝再生和潜伏芽开花结荚。 4.4 防落保荚 菜豆花芽量较大,但正常开放花数仅占20%~30%,能结荚的花又仅占开放花的20%~30%,结荚率
极低。 主要原因:开花结荚期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如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或光照较弱,水肥供 应不足等,都能造成授粉不良而落花 可通过加强管理,适时采收等措施防止落花落荚。落荚较重,可用5~25mg儿的萘乙酸喷花序,保花 保荚。 5.收获 采收时间:开花后10-15d, 采收标准: 豆荚由细变粗,荚大而嫩,豆粒略显。结荚盛期,每2~3d可采收1次 设施豌豆栽培 豌豆,又名麦豆、寒豆、回回豆等,豆科豌豆属一、二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在中国的栽培历史约有 2000多年,并早已遍及全国,是世界性第二大食用豆类。 嫩荚、嫩豆粒和嫩梢均作菜用,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健脑蔬菜之一 品种类型 1.荚用类型 以食用嫩荚为主,也可食用豆粒和嫩梢,俗称荷兰豆。种子成熟后果皮紧包种子而不开裂,以蔓 生种为主。 2.粒用类型 英果的内果皮在肥大前就已革质硬化,不能食用,以食用嫩豆粒为主。成熟时荚果开裂,多为矮生 和半蔓生的硬荚品种。 3.嫩梢类型 豆苗用品种,大多茎秆粗壮,叶大而肥厚,生长旺盛,分枝较多。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1.1根 直根系,主根发达、侧根少,固氨能力强,耐贫瘠。 1.2茎 近四方形且中空。分矮生、半蔓生、蔓生3种类型。分枝性强。 3. 子叶不出士,基部1-2节为单生叶,以后为偶数羽状复叶,卵形,叶面略有蜡质或白粉。 4.化 蝶形花、总状花序,叶腋处着花1~2朵,偶有3朵;白色、紫色、紫红色;自花授粉。 5.果实和种子 果荚深绿或黄绿色,分软荚和硬荚。分圆粒种和皱粒种,绿或黄白色,干粒重150-800g。种子寿命 23年。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1温度 发芽适温:16-18℃;茎叶生长适温:12~16℃;开花结荚期适宜温度:1518℃;嫩荚成熟期适 温:18-20℃。 2.2光照 要求不严格,但在长日照、低温条件下能促进花芽分化。生长期间需充足光照。 2.3水 要求中等湿度,适宜土壤湿度为70%,空气相对湿度为60%左右:不耐涝 2.4肥 以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中性土壤为宜。注意施用磷肥和钾肥。 三、栽培季节和茬次安排 露地栽培、风障小棚冬季栽培、阳畦栽培、塑料拱棚早春栽培、温室周年栽培、软化栽培等 (三)栽培季节与茬次安排 露地栽培:春播豌豆和秋播豌豆 设施栽培:春茬、秋挂、秋冬茬和冬春挂
极低。 主要原因:开花结荚期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如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或光照较弱,水肥供 应不足等,都能造成授粉不良而落花。 可通过加强管理,适时采收等措施防止落花落荚。落荚较重,可用5~25mg/L的萘乙酸喷花序,保花 保荚。 5.收获 采收时间: 开花后10~15d。 采收标准: 豆荚由细变粗,荚大而嫩,豆粒略显。结荚盛期,每2~3d可采收1次。 二、设施豌豆栽培 豌豆,又名麦豆、寒豆、回回豆等,豆科豌豆属一、二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在中国的栽培历史约有 2000多年,并早已遍及全国,是世界性第二大食用豆类。 嫩荚、嫩豆粒和嫩梢均作菜用,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健脑蔬菜之一。 (一)品种类型 1. 荚用类型 以食用嫩荚为主,也可食用豆粒和嫩梢,俗称荷兰豆。种子成熟后果皮紧包种子而不开裂,以蔓 生种为主。 2. 粒用类型 荚果的内果皮在肥大前就已革质硬化,不能食用,以食用嫩豆粒为主。成熟时荚果开裂,多为矮生 和半蔓生的硬荚品种。 3. 嫩梢类型 豆苗用品种,大多茎秆粗壮,叶大而肥厚,生长旺盛,分枝较多。 (二)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1.1 根 直根系,主根发达、侧根少,固氮能力强,耐贫瘠。 1.2 茎 近四方形且中空。分矮生、半蔓生、蔓生3种类型。分枝性强。 3. 叶 子叶不出土,基部1-2节为单生叶,以后为偶数羽状复叶,卵形,叶面略有蜡质或白粉。 4. 花 蝶形花、总状花序,叶腋处着花1~2朵,偶有3朵;白色、紫色、紫红色;自花授粉。 5. 果实和种子 果荚深绿或黄绿色,分软荚和硬荚。分圆粒种和皱粒种,绿或黄白色,千粒重150-800g。种子寿命 2~3年。 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 1温度 发芽适温: 16~18℃ ;茎叶生长适温:12~16℃;开花结荚期适宜温度:15~18℃;嫩荚成熟期适 温:18~20℃。 2.2 光照 要求不严格,但在长日照、低温条件下能促进花芽分化。生长期间需充足光照。 2.3 水 要求中等湿度,适宜土壤湿度为70%,空气相对湿度为60%左右;不耐涝。 2.4 肥 以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中性土壤为宜。注意施用磷肥和钾肥。 三、栽培季节和茬次安排 露地栽培、风障小棚冬季栽培、阳畦栽培、塑料拱棚早春栽培、温室周年栽培、软化栽培等。 (三)栽培季节与茬次安排 露地栽培:春播豌豆和秋播豌豆 设施栽培:春茬、秋茬、秋冬茬和冬春茬
(四)软英豌豆设施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设施豌豆早熟栽培多选用荚用品种。如大荚荷兰豆、食荚大菜豌、台中11号、内软1号等 2.播种育苗 (1)播种 (2)苗期管理 播后苗前:温度需保持在10-18℃。 出苗后 出苗后真叶展开前温度降至8~10℃,真叶出现后20~23℃/13~16℃,保持床土见干见湿。 定植前:5~6d炼苗。 苗龄:苗龄达25~30d,幼苗具46片真叶. 3.整地定植 3.1整地施肥 深翻25cm,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25kg。 单垄栽培,垄宽50cm;或高畦双行栽培,畦宽1m,也可与叶菜隔垄隔畦间种。 3.2定植 当棚内最低气温达到4℃左右时定植。按株距20cm开穴栽苗。 4,定植后管理 (1)温度 25-22℃/12-15℃. (2)水肥 现蕾前一般不浇水:结荚盛期每10-15d追肥灌水1次,每667m2用三元复合肥15~20kg。 (3)植株调整 及时插架或吊蔓, 5.采收 开花后10d左右,嫩荚为绿色时分期分批采收。 三、豇豆设施栽培 豇豆,别名长豆。豆科豇豆属一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陈南部,我国南方普遍种植 以嫩荚为产品 茎叶是优质饲料,也可作绿肥。其豆、叶、根和果皮均可入药。 (一)品种类型 1莒牛型 主蔓侧蔓均为无限生长,叶腋间可抽生侧枝和花序,陆续开花结荚,生长期长,产量高。 2.矮生型 主茎4~8节后以花芽封顶,茎直立,植株矮小,生长期较短,成熟早,产量较低。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11根 根系发达,固氮能力强,但再生力弱,宜直播。 1.2茎 蔓生或矮生,呈左旋性缠绕。栽培种以蔓生型为主。 1.3叶 叶出士,基生叶对生,第3片真叶以上为三小叶组成的复叶,互生 1.4 花 状花序,蝶形花,有紫红、淡紫、乳黄色,自花授粉。 1.5果实、种子 荚果线形,每个花序结荚2~4个,长30-90cm,因品种而异。种子肾形,每荚含种子16~22粒,干 粒重3004000 2.对坏境条件的要求 2.1温度 发芽最适温度:25~35℃;植株生育适温:20~25℃;开花结荚适温:25~28℃
(四)软荚豌豆设施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设施豌豆早熟栽培多选用荚用品种。如大荚荷兰豆、食荚大菜豌、台中11号、内软1号等。 2. 播种育苗 (1) 播种 (2)苗期管理 播后苗前:温度需保持在10~18℃。 出苗后:出苗后真叶展开前温度降至8~10℃,真叶出现后20~23℃/13~16℃,保持床土见干见湿。 定植前:5~6d炼苗。 苗龄:苗龄达25~30d,幼苗具4~6片真叶。 3. 整地定植 3.1整地施肥 深翻25cm,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25kg。 单垄栽培,垄宽50cm;或高畦双行栽培,畦宽1m,也可与叶菜隔垄隔畦间种。 3.2定植 当棚内最低气温达到4℃左右时定植。按株距20cm开穴栽苗。 4. 定植后管理 (1)温度 25~22℃/12~15℃。 (2)水肥 现蕾前一般不浇水;结荚盛期每10~15d追肥灌水1次,每667m2用三元复合肥15~20kg。 (3)植株调整 及时插架或吊蔓。 5. 采收 开花后10d左右,嫩荚为绿色时分期分批采收。 三、豇豆设施栽培 豇豆,别名长豆。豆科豇豆属一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我国南方普遍种植。 以嫩荚为产品,茎叶是优质饲料,也可作绿肥。其豆、叶、根和果皮均可入药。 (一)品种类型 1. 蔓生型 主蔓侧蔓均为无限生长,叶腋间可抽生侧枝和花序,陆续开花结荚,生长期长,产量高。 2. 矮生型 主茎4~8节后以花芽封顶,茎直立,植株矮小,生长期较短,成熟早,产量较低。 (二)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1.1 根 根系发达,固氮能力强,但再生力弱,宜直播。 1.2 茎 蔓生或矮生,呈左旋性缠绕。栽培种以蔓生型为主。 1.3 叶 子叶出土,基生叶对生,第3片真叶以上为三小叶组成的复叶,互生。 1.4 花 总状花序,蝶形花,有紫红、淡紫、乳黄色,自花授粉。 1.5 果实、种子 荚果线形,每个花序结荚2~4个,长30~90cm,因品种而异。种子肾形,每荚含种子16~22粒,千 粒重300~400g。 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1 温度 发芽最适温度: 25~35℃ ;植株生育适温:20~25℃;开花结荚适温:25~28℃
2.光照 多属中光性植物:短日照能降低第1花序节位,开花结荚增多。开花结荚期间要求日照充足。 3.水分 耐 力较强,不耐涝。开花结荚期要求适当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 4.巴 以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的壤土为宜;需肥量较其它豆类作物要多。 (三)栽培季节与茬次安排 露地栽培: 、秋豇豆 设施栽培:春提早 秋延石 (四)塑料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选早熟、高产、抗病、豆英长、商品性好的蔓生品种 2.播种育苗 2.1播种 直播: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12C以上即可.。 护根育苗 2.2苗期管理 播后苗前:白天保持30C左右 ,夜间25℃左右, 子叶展开后:日温保持20-25℃,夜间14~16℃。加强水分管理,防止苗床过干过湿。 定植前7d炼苗: 苗龄:20-25d,幼苗具3~4片真叶。 3.整地定植 3.1整地施 定植前1个月扣棚:基肥包括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25kg,草木灰150kg或硫酸钾20kg;做畦或 垄,覆盖地膜。 3.2定植 待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15℃,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定植密度为60cm×30cm,每穴2-3株 4.定植后管理 4.1温光管理 定植后闭棚升温,促进缓苗。缓苗后,棚内保持25~30C/15℃以上。当外界温度稳定通过20℃时, 撤除棚膜,转入露地生产。 42水管理 现蕾期若干旱, 浇1次小水;初花期不浇水;植株下部花序开花结荚期间,2周浇1次水,每6672随 水追施磷酸二铵7.5kg;中部花序开花结荚期,每10d左右浇1次水,每6672追施三元复合肥10kg和 充分腐熟的人粪尿100kg;上部的花序开花结英时,视墒情10d左右浇1次水,每次每667m2追施复 合肥、尿素和硫酸钾各7.5kg。苗期和盛花期各用0.2%硼砂和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1次。 4.3植株调整 主蔓第1花序以下萌生的侧蔓长到3~4cm时打掉,其余侧枝要摘心.其中下部侧枝保留10节左右,中 部侧枝留5~7节,上部侧枝留2~3节。主蔓长至1.5~1.6m时打顶。 5.采收 豆荚充分长成,达到商品成熟期,应及时采收。 采收时,不要损伤其它花芽及嫩英,更不能连花序一齐摘掉。 第二节芽苗栽培技术 一、概念及特点 我国是生产、实用芽苗菜最早的国家。早在秦汉时期就有记载,如《神农咱草本经》。芽苗菜由中 国传入日本, 后又传入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出后又和传入西欢知羊州大陆 1概念 凡利用植物种子或其他营养贮存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直接生长出可供食用的芽、芽苗、芽 球、幼稍或幼茎均可称芽苗类蔬菜,简称芽苗菜或芽菜。芽苗菜可分为"芽菜"和"苗菜"两大类
2. 光照 多属中光性植物;短日照能降低第1花序节位,开花结荚增多。开花结荚期间要求日照充足。 3. 水分 耐旱力较强,不耐涝。开花结荚期要求适当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 4. 肥 以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的壤土为宜;需肥量较其它豆类作物要多。 (三)栽培季节与茬次安排 露地栽培:春豇豆、夏豇豆、秋豇豆 设施栽培:春提早、 秋延后 (四)塑料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选早熟、高产、抗病、豆荚长、商品性好的蔓生品种。 2. 播种育苗 2.1 播种 直播: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 12℃以上即可。 护根育苗 2.2 苗期管理 播后苗前:白天保持30℃左右,夜间25℃左右。 子叶展开后:日温保持20~25℃,夜间14~16℃。加强水分管理,防止苗床过干过湿。 定植前7d炼苗: 苗龄:20~25d,幼苗具3~4片真叶。 3. 整地定植 3.1 整地施肥 定植前1个月扣棚;基肥包括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25kg,草木灰150 kg或硫酸钾20kg;做畦或 垄,覆盖地膜。 3.2 定植 待棚内10 cm地温稳定在15℃,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定植密度为60cm×30cm,每穴 2~3株。 4. 定植后管理 4.1 温光管理 定植后闭棚升温,促进缓苗。缓苗后,棚内保持25~30℃/15℃以上。当外界温度稳定通过20℃时, 撤除棚膜,转入露地生产。 4.2 水肥管理 现蕾期若干旱,浇1次小水;初花期不浇水;植株下部花序开花结荚期间,2周浇1次水,每667m2随 水追施磷酸二铵7.5kg;中部花序开花结荚期,每10d左右浇1次水,每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10kg和 充分腐熟的人粪尿100kg;上部的花序开花结荚时,视墒情10d左右浇1次水,每次每667m2追施复 合肥、尿素和硫酸钾各7.5kg。苗期和盛花期各用0.2%硼砂和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1次。 4.3 植株调整 主蔓第1花序以下萌生的侧蔓长到3~4cm时打掉,其余侧枝要摘心。其中下部侧枝保留10节左右,中 部侧枝留5~7节,上部侧枝留2~3节。 主蔓长至1.5~1.6m时打顶。 5. 采收 豆荚充分长成,达到商品成熟期,应及时采收。 采收时,不要损伤其它花芽及嫩荚,更不能连花序一齐摘掉。 第二节 芽苗栽培技术 一、概念及特点 我国是生产、实用芽苗菜最早的国家。早在秦汉时期就有记载,如《神农咱草本经》。芽苗菜由中 国传入日本,后又传入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此后又和传入西欧和美洲大陆。 1. 概念 凡利用植物种子或其他营养贮存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直接生长出可供食用的芽、芽苗、芽 球、幼稍或幼茎均可称芽苗类蔬菜,简称芽苗菜或芽菜。芽苗菜可分为"芽菜"和"苗菜"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