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12.2电力市场基本原理BEIJING JIAOTONGUNIVERSITY经济学原理市场结构市场体系交易方式单价(P)①供给曲线④供给曲线S1Q=S1 (P)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的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数量√通常单价越高,供给者愿意生产的产品越多P供给曲线呈单调递增②需求曲线D1Q=D1 (P)√供给曲线反映生产者的边际成本(类比于电厂边际报价曲线0Q1数量(Q)12
12.2 电力市场基本原理 ① 供给曲线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的条件下,生产 者愿意并有能力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数量。 通常单价越高,供给者愿意生产的产品越多 (供给曲线呈单调递增) 供给曲线反映生产者的边际成本(类比于电厂 边际报价曲线) 单价(P) 0 Q1 数量(Q) P1 ① 供给曲线 S1 Q=S1(P) ② 需求曲线 D1 Q=D1(P) 经济学原理 市场结构 市场体系 交易方式 12
北京交通大学12.2 电力市场基本原理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市场结构市场体系交易方式经济学原理单价(P)②需求曲线④供给曲线S1Q=S1 (P)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的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意愿。√购买商品的边际意愿随着消费量的增多而递减R需求曲线单调递减②需求曲线D1Q=D1 (P)需求曲线反映消费者的边际意愿类比于天用户的边际报价曲线0Q1数量(Q)市场出清价(出清:供需均衡)13
市场出清价(出清:供需均衡) 12.2 电力市场基本原理 ② 需求曲线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的条件下,消费 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意愿。 购买商品的边际意愿随着消费量的增多而递减 (需求曲线单调递减) 需求曲线反映消费者的边际意愿(类比于大用 户的边际报价曲线) 单价(P) 0 Q1 数量(Q) P1 ① 供给曲线 S1 Q=S1(P) ② 需求曲线 D1 Q=D1(P) 经济学原理 市场结构 市场体系 交易方式 13
北京交通大学12.2 电力市场基本原理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经济学原理市场结构市场体系交易方式单价(P)③市场均衡S1S2在完全竞争市场里(购售双方不能通过个体行为影响市场价格)③市场均衡市场存在一个均衡价格使得市场需求等于P1市场供给。P2√S1与D1均衡于(Q1,P1),商品将以P1(单价)卖出Q1(数量)D1V市场未均衡前,若市场价格P2<P1,则0Q3 Q1 Q2数量(Q)供给量Q3<需求量Q2供不应求,价格上升,直至P1均衡。14
12.2 电力市场基本原理 经济学原理 市场结构 市场体系 交易方式 ③ 市场均衡 在完全竞争市场里(购售双方不能通过个 体行为影响市场价格), 市场存在一个均衡价格使得市场需求等于 市场供给。 S1与D1均衡于(Q1,P1),商品将以P1 (单价)卖出Q1(数量) 市场未均衡前,若市场价格P2<P1,则 供给量Q3<需求量Q2,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直至P1均衡。 单价(P) 0 Q1 数量(Q) P1 P2 Q2 S1 D1 ③ 市场均衡 S2 Q3 14
北京交通大学12.2 电力市场基本原理BEIJING JIAOTONGUNIVERSITY市场体系交易方式经济学原理市场结构单价(P)④供给增加S1S2当市场供给增加后1供给曲线向右移动(S1 → S2)③市场均衡供给增加2.同一价格下,愿意且有能力提供的商品P1数量增加P23.均衡于(Q2,P2)(P1-P2),价格减少D1成交量增加(Q1→Q2)0数量(Q)Q3 Q1 Q215
12.2 电力市场基本原理 经济学原理 市场结构 市场体系 交易方式 ④ 供给增加 1. 当市场供给增加后,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S1 → S2) 2. 同一价格下,愿意且有能力提供的商品 数量增加 3. 均衡于(Q2,P2),价格减少(P1→P2), 成交量增加(Q1→Q2) 单价(P) 0 Q1 数量(Q) P1 P2 Q2 S1 D1 ③ 市场均衡 S2 Q3 ④ 供给增加 15
北京交通大学12.2 电力市场基本原理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经济学原理市场结构市场体系交易方式消费者剩余单价(P)√消费净剩余相当于购买意愿高于实际价格的收益A消费者剩余D√需求曲线之下,市场价格水平线之上的面DB生产者剩余积,对应右图A生产者剩余√生产净剩余相当于实际价格高于生产意愿C生产者机会成本:、数量(Q)0的收益Q1√供给曲线之上,市场价格水平线之下的面积,对应右图B16
12.2 电力市场基本原理 经济学原理 市场结构 市场体系 交易方式 消费者剩余 消费净剩余相当于购买意愿高于实际价格 的收益 需求曲线之下,市场价格水平线之上的面 积,对应右图A 生产者剩余 生产净剩余相当于实际价格高于生产意愿 的收益 供给曲线之上,市场价格水平线之下的面 积,对应右图B 单价(P) 数量(Q) 0 Q1 P1 D A 消费者剩余 B 生产者剩余 C 生产者机会成本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