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技性來定義 n 在1989年史佩斯(James Gustava Spath)從科 技選擇的角度擴展永續發展的定義,認為:永續 發展就是轉向更清潔、更有效的技術,儘可能使 用達到〝零排放〞或〝密閉式〞的製程方法,儘 可能減少能源和其他資源的消耗。 n 此外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在1992年也從技術 角度來探討永續發展的定義,認為:「永續發展 是建立極少產生廢料和污染物的製程或技術系 統」。 n 他們認為污染並不是工業活動不可避免的結果, 而是技術差、效率低的表現
從科技性來定義 n 在1989年史佩斯(James Gustava Spath)從科 技選擇的角度擴展永續發展的定義,認為:永續 發展就是轉向更清潔、更有效的技術,儘可能使 用達到〝零排放〞或〝密閉式〞的製程方法,儘 可能減少能源和其他資源的消耗。 n 此外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在1992年也從技術 角度來探討永續發展的定義,認為:「永續發展 是建立極少產生廢料和污染物的製程或技術系 統」。 n 他們認為污染並不是工業活動不可避免的結果, 而是技術差、效率低的表現
從廣泛性來定義 n 由前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Gro Harlem Brundland)領 導的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在1987年 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闡述 了人類正面臨一系列的重大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提 出永續發展的概念; n 這個概念得到了廣泛的接受與認同,並在1992年聯合環境 與發展大會(UNCED)上得到共識。她提出永續發展定 義是:人類有能力使開發持續下去,也能保証使之滿足當 前的需要,而不致危及到下一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 n 分析其內涵認為永續發展應包含 n 公平性(Fairness) n 永續性(Sustainability) n 及共同性(Commonality)
從廣泛性來定義 n 由前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Gro Harlem Brundland)領 導的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在1987年 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闡述 了人類正面臨一系列的重大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提 出永續發展的概念; n 這個概念得到了廣泛的接受與認同,並在1992年聯合環境 與發展大會(UNCED)上得到共識。她提出永續發展定 義是:人類有能力使開發持續下去,也能保証使之滿足當 前的需要,而不致危及到下一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 n 分析其內涵認為永續發展應包含 n 公平性(Fairness) n 永續性(Sustainability) n 及共同性(Commonality)
生態效益 n 「生態效益」是一種經營管理的哲學,鼓勵企業提高經 濟效益、更具有競爭力、更創新,但同時也更能負起保 護環境的責任。 n 其基本理念最早是在「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簡稱BCSD)於 1992年在地球高峰會議的報告「改變經營之道」 (Changing Course)中成形的。 n 生態效益的工作定義如下:「生態效益的達成,須在提供 價格具有競爭力的商品和服務,以滿足人們需求、提高 生活品質的同時,在商品和服務的整個生命週期內將其 對環境的衝擊及天然資源的耗用,逐漸減少到地球能負 荷的程度。」
生態效益 n 「生態效益」是一種經營管理的哲學,鼓勵企業提高經 濟效益、更具有競爭力、更創新,但同時也更能負起保 護環境的責任。 n 其基本理念最早是在「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簡稱BCSD)於 1992年在地球高峰會議的報告「改變經營之道」 (Changing Course)中成形的。 n 生態效益的工作定義如下:「生態效益的達成,須在提供 價格具有競爭力的商品和服務,以滿足人們需求、提高 生活品質的同時,在商品和服務的整個生命週期內將其 對環境的衝擊及天然資源的耗用,逐漸減少到地球能負 荷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