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地球高峰會議 n 1992年在巴西里約召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 (UNCED)(又稱地球高峰會議) n 會議中通過三項決議,其中最重要的部份是「廿 一世紀議程」及「里約宣言」,其中「廿一世紀 議程」是供全人類從1993年至2000年間和至以 後年代,實地執行人類永續發展的工作藍圖,包 含 n 全球性社會經濟問題 n 資源的保育與管理 n 各主要團體的角色貢獻 n 實施方案等四大部份
1992地球高峰會議 n 1992年在巴西里約召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 (UNCED)(又稱地球高峰會議) n 會議中通過三項決議,其中最重要的部份是「廿 一世紀議程」及「里約宣言」,其中「廿一世紀 議程」是供全人類從1993年至2000年間和至以 後年代,實地執行人類永續發展的工作藍圖,包 含 n 全球性社會經濟問題 n 資源的保育與管理 n 各主要團體的角色貢獻 n 實施方案等四大部份
1993年 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 n 里約會後,聯合國為有效監督管理各國執行「廿一世紀 議程」之進展,於是在1993年 2月成立了聯合國「永續 發展委員會」(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CSD),並召開「永續發 展委員會」的組織會議(Organizational Session),會 中對組織任務的討論歸納有四點 n 推動永續發展監督程序及對特殊方案的支援 n 對廿一世紀議程的履行報告 n 對永續發展財務來源的監督及認定 n 建立永續發展的有效架構及效率提昇。 n 此後便確立了永續發展委員會為各國廿一世紀議程履行 的監督機構
1993年 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 n 里約會後,聯合國為有效監督管理各國執行「廿一世紀 議程」之進展,於是在1993年 2月成立了聯合國「永續 發展委員會」(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CSD),並召開「永續發 展委員會」的組織會議(Organizational Session),會 中對組織任務的討論歸納有四點 n 推動永續發展監督程序及對特殊方案的支援 n 對廿一世紀議程的履行報告 n 對永續發展財務來源的監督及認定 n 建立永續發展的有效架構及效率提昇。 n 此後便確立了永續發展委員會為各國廿一世紀議程履行 的監督機構
永續發展的意義 n 從自然生態來定義 n 永續發展的觀念最早是由生態學家所提出的,即 所謂生態的永續性(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說 明自然生態及其開發程度間的平衡。 n 在1991年,國際生態學聯合會(INTECOL)及國 際生物科學聯合會(IUBS)共同主辦永續發展問 題專題研討會,該研討會對永續發展的定義為: 保護和加強環境系統的生產及再生能力。 n 此外,1990年福曼(R.T.T. Forman)從生物圈的 概念,認為永續發展是:尋求一種最佳的生態系 統,以支持生態的完整性和人力願望的實現,使 人類的生存環境得以持續
永續發展的意義 n 從自然生態來定義 n 永續發展的觀念最早是由生態學家所提出的,即 所謂生態的永續性(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說 明自然生態及其開發程度間的平衡。 n 在1991年,國際生態學聯合會(INTECOL)及國 際生物科學聯合會(IUBS)共同主辦永續發展問 題專題研討會,該研討會對永續發展的定義為: 保護和加強環境系統的生產及再生能力。 n 此外,1990年福曼(R.T.T. Forman)從生物圈的 概念,認為永續發展是:尋求一種最佳的生態系 統,以支持生態的完整性和人力願望的實現,使 人類的生存環境得以持續
從社會性來定義 n 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及世界野 生動物基金會(WWF)在1991年共同發 表「保護地球―永續的生存策略」,將永 續發展定義為:在生存於不超出維持生態 系統涵容能力下,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
從社會性來定義 n 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及世界野 生動物基金會(WWF)在1991年共同發 表「保護地球―永續的生存策略」,將永 續發展定義為:在生存於不超出維持生態 系統涵容能力下,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
從經濟性來定義 n 1985年巴比爾(Edward B.Barbier)在其著作 「經濟、自然資源、不足與發展」中,將永續發 展定義為:在確保自然資源的品質及其所提供服 務的前提下,使經濟發展的淨利益增加到最大的 限度。 n 另外由馬肯華及皮爾斯(Anil Markandva and David W. Pearce)兩位學者在1988年所出版的 「自然環境與社會折現率」著作中,談到永續發 展是:今天的資源使用,不應減少未來的實際收 入。 n 還有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在1992年也從經濟 角度來定義永續發展:不降低環境品質與不破壞 世界自然資源基礎的經濟發展
從經濟性來定義 n 1985年巴比爾(Edward B.Barbier)在其著作 「經濟、自然資源、不足與發展」中,將永續發 展定義為:在確保自然資源的品質及其所提供服 務的前提下,使經濟發展的淨利益增加到最大的 限度。 n 另外由馬肯華及皮爾斯(Anil Markandva and David W. Pearce)兩位學者在1988年所出版的 「自然環境與社會折現率」著作中,談到永續發 展是:今天的資源使用,不應減少未來的實際收 入。 n 還有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在1992年也從經濟 角度來定義永續發展:不降低環境品質與不破壞 世界自然資源基礎的經濟發展